??千辛万苦来到这里
是指引还是无意
不想让你赐予我任何威力
你给我的勇气也是多余
你们都经过哭泣
和我此刻一样自在欢喜
*****************************
广袤无际的“眔砥瀚海”中彩色的气泡浮在紫色的苍穹,轻盈地向“锁棂天摩”飘去......
飞行良久,赋雪才从昏迷慢慢醒来,揉一揉眼睛望着月色中的锁棂天摩。
“你醒了,我们快到“锁棂天摩”的入口之处”。瑜瑄两使中男子答道。
赋雪抬眼望去,紫色的天幕之上白云悠然。万山高拔攒簇,长风散云,在不远之处筑起一座巨大的青色魔岩。
魔岩在雨雾缭绕中高低起伏,似向苍穹伸出万双铁钩般的手,明月当空,山道崎岖杂乱,面目可憎,似厉鬼一般,抓破了月亮的心。三人慢慢迫近,骇人惊魂。
“这横贯南北的山脉叫做什么名字?”赋雪却并不为惧,饶有兴味的问道
“这山唤做“北韦提希山”。此山属于古国“摩伽陀国”国境。那女子答道。她知道赋雪感兴趣,便紧着说道。
“这摩伽陀国一国,地广人善,自国君上下崇尚佛道。以大乘佛法为宗,国境之中佛徒数以万计,皈依众多。更有十余座琉璃天祠供得道高僧,日日喻戒,弘扬善法。”
“在此国曾有咸运神通的“无忧王”,此王深信三宝、爱育四生,时遇五百罗汉、凡僧,无私供养。为罗汉建五百僧伽蓝。归入涅槃,蜚声远播。其国附近更有阿育王塔、迦叶归佛灯等名佛遗迹。”男子补充道。
“却不知无忧王是否真的无忧。”赋雪心想。
一路听两人所诉,不久便落至一座山峰之中。
此峰草木葱茏,山石峥嵘,云烟环绕,远近流水穿山而过。
三人寻找山路,披荆斩棘,穿过一片繁盛的树林,来到一阔大之处。
“你看那里”。女子道
两块巨大的石峰挡住去路。
赋雪抬头望去,千林万草之后的山道开阔处放置两块青色巨石。
巨石形如佛陀莲座,端庄肃穆。其左一块荷莲上用黑笔刻着:圣法世间。其右用青笔刻着:及见我相。
这两块巨石也将人引向东西两条不同的山道。
“这名字有趣,我们就去往这里。”赋雪指着“及见我相”的一条山道。第一个跳到山道中,向两人打招呼。
瑜瑄两使跟他在后,三人走在山道上,道旁各色奇花渐次盛开,越开越旺。直到花朵最盛大之处。
只见一朵花,婷婷净放,团簇如火,炫目红彩,高欲破月,绚烂风中。
其后诸花陪衬,浸染,一派湛净肃穆。
“那是花?”赋雪问道
瑜瑄两使却停了下来,默默双手合十,暝目,虔敬施佛理参拜。
待两人礼毕。
“她们叫做“阿阇梨”。属佛界曼陀罗花的一种,虽无曼陀罗花种多有素净端仪,却风怀坦荡,一派正直。阿阇梨原为婆罗门教中教授弟子有关吠陀祭典规矩、行仪之师,此后为佛教所采用。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
昔时也曾有高僧善无畏后唤作阿阇梨,为释尊的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传其十三年岁承接乌荼国国君。因其生性勇猛镇恶、仁政治国的才能,遭其长兄其嫉恨,举兵夺位,并派人暗施冷箭。与兄之战虽胜,但经此一事似有觉悟便赦免其兄,自此便在在南海之滨习法华三味,后在那烂陀寺受达磨鞠多长老灌顶之礼,此后多年辗转吐蕃等地,将毕生所学传至中土长安,圆寂于洛阳寺中。那男子娓娓道来。
“你看那花叶共有七片,花瓣也分作十种,层次分明,三瓣为大,分为金、青、黑三色。七瓣为小,皆为红色。可有蹊跷?那女子又故意问道,赋雪自然不知其中奥义。
“阿阇梨有七种:是为出家阿阇梨、受戒阿阇梨、教授阿阇梨、受经阿阇梨、依止阿阇梨、剃发阿阇梨,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相传其名来自西域叫做君持阿阇梨。这七叶便做称喻。
“那三大七小花瓣,实则是三师、七证师的象征。”因向佛徒传小乘佛法需三师亲临见证,这三师傅便分别为戒和尚、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若传大乘佛法三师则意指释尊、文殊、弥勒。
“那七证师呢?”赋雪问道
“这个我也不能十分肯定,我猜这七证师是佛土父母加上其上总和。”
“在密宗一派中,阿阇梨引申为通达曼荼罗及一切诸尊、真言、手印、观行悉地、传法灌顶者,需具十三种品德,才可胜任。女子道
“这十三种品德是什么?”
“(一)发菩提心。(二)妙慧慈悲。(三)兼综众生。(四)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五)通达三乘。(六)善解真言实义。(七)知众生心。(八)信诸佛菩萨。(九)得传授灌顶等妙解曼荼罗画。(十)调柔其性,远离我执。(十一)于真言行善得决定。(十二)究习瑜伽。(十三)住于勇健之菩提心。准此,故谓如能殷重服侍阿阇梨,即可获得极大之福报,正如勤耕田地,必能丰收。”
“你可能更不知晓,这花也是“及见我相”之道的入口。”男子补充道。
“我们该当如何渡过此山道?”
“昔时世尊对金刚手菩萨言法,言乐欲这锁棂天摩先过此阿阇梨所,而欲过次处,需起信心依法传受。”
“向你们那样虔诚祈祷是不是?”
“是,当然更要向他“宣咒”,这样才可得本尊的威神加护,布施众生,不至沉迷”。
“你们信”
“我们坛主信,我们亦信。”
月明天紫,周遭山脉瑰丽,照映着阿阇梨,它宛如一只月发中的红钗。赋雪仰望它道:我只信心之信。这芸芸众生,信不也是从心而起吗?
慢慢的一缕云烟,掠过天上的明月,山道上风起,天色渐紫。
瑜瑄两使两使默对阿阇梨念起咒语。
“菩提是在那天生?身下又坐着何人?
我若和你一样净一样的笑是否就不沾风尘?
闭着眼睛是不是聪明?醒来一切是不是都是空?
人在黄昏,荒野无尽,前有白骨丧、后有猛虎奔。
跑至山崖跳,攀着藤蔓升,藤有老鼠咬,也有甜蜜渗,跌落枯松,下有深海和毒龙。佛譬喻经是否徒有虚名?
妙慧是不是幸运?十问都会有回声?
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不是你给每个人的门,我要寻到的心?”
我若是你你若是我不会做什么?什么都可做?
是千千万万层沦落?是千千万万个苦与错?还是千千万万颗舍利子的光?
你可知我心?知每个人的心?
为什么你相信你离开我会醒?为什么决定让我做个善良的人?
得到的你?还是失去我?
.......你、菩萨和金刚也一样在曼荼罗画中生。
我还是我的心。
两人一段咒语过后,赋雪看到阿阇梨在月光下悄悄将花蕊的中心打开,出现了一道发光的门。
(https://www.tbxsvv.cc/html/78/78860/405023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