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北齐帝国 > 35:决河道潘乐淹魏兵,败莘亭裴衍殉国难

??刚才元谭遇见宇文泰是从未见过,可是迎面而来之人却是熟悉不过,正是玉面周郎潘乐。潘乐早已在周边埋伏多时,元谭一见潘乐,指着骂道:“好贼子,出卖朝廷,罪大恶极!”

    潘乐道:“若不是朝中有人这等庸人,也不至于天下共愤!”

    元谭大怒道:“潘相贵,可敢与我决战否?”

    潘乐冷笑一声,解掉身上的披风,高声喝道:“元谭!接招!”

    潘乐催马杀出,直取元谭,元谭也勒马迎战,二人打了七八个回合,元谭一个不留神被潘乐挑落下马,一命呜呼。

    诛杀了元谭,潘乐率兵赶赴吉祥寺,挑起元谭人头,那些押粮的魏兵一看主将人头,战心全无,或是下跪求饶,或是弃甲逃跑。起义军大获全胜,又劫掠了不少官军粮草,潘乐、宇文泰将所剩粮草一路押回了起义军大营。这才是:

    吉祥寺内恶梦惊,粮车七百遭劫兵。

    魏师大意折主将,断送禁军赴平冥。

    魏军大营,十万禁军还期待着二路军粮送到,可是军粮未到,到是一匹快马荡尘激土飞奔入营,一个魏军探子翻身下马,飞快跑到中军大帐。

    此时开国公裴衍正在等待元谭的粮草,只见跑回来一个探子,裴衍问道:“军粮怎么样了?”

    “国公大事不好!”

    “快讲!”

    “反贼在吉祥寺劫掠了粮草,元谭将军被贼人斩首。”

    “啊!”

    裴衍顿时血灌瞳仁,眼前一黑,险些昏厥过去,幸好源子邕在一旁扶住裴衍:“国公,气大伤身啊。”

    裴衍缓缓坐定,说话有些气短:“两番劫粮,十万禁军只恐大事已去。”

    源子邕道:“军粮吃紧,眼下之际,必须速战速决,万不可与反贼拖延过久。”

    裴衍道:“军粮之事,只有咱们三人知道,万不可说出,否则军心必乱。”

    “嗯。”

    “速速整顿兵马,向反贼下战书,约定两日后决战。”

    “遵命。”

    起义军大营接到开国公裴衍的战书,众将士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中军帐内众将官议论纷纷。葛荣看着桌面上的战书,说道:“诸位兄弟,各位觉得与裴衍决战胜算几何?”

    双刀大将任延敬道:“还什么几何,官军素来乌合之众,剿灭十万禁军易如反掌。”

    众人也觉得有理,纷纷称道,唯有玉面周郎潘乐不语,葛荣觉得潘乐必有想法,便问道:“相贵觉得胜算如何?”

    “齐王,末将觉得未必可胜。”

    “哦?细细说来。”

    潘乐说道:“虽说两番劫粮,使官军断了粮草,但是裴衍统率的是禁军,训练有素,绝非儿戏,硬碰硬实难取胜。”

    任延敬道:“这么说,咱们就不能应战了?”

    “当然要应战,但是必须使计破之。”

    葛荣问道:“相贵有何妙计?”

    潘乐道:“我看徒骇河之水,近来常有急流,可在决战之时,决堤引水,淹没禁军。”

    葛荣犹豫了一下,问道:“此计可行?”

    “可行。”

    葛荣点了点头,立刻命潘乐、蔡俊二人前去观察河道,准备连夜决堤开河。真可谓:

    深坑挖开陷虎豹,香饵洒下钓金鳌。

    掘开河堤淹禁军,设好玄机奇谋高。

    北魏孝昌三年、南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12月,莘县东北的漳水曲,旌旗猎猎,尘土漫天,熊熊燃烧的火盆被高高祭起,长角号长鸣不息。

    开国公裴衍、大将源子邕将十万禁军一字排开,列阵出战。迎面而来的正是葛荣的十万起义军。

    裴衍远远望去,见起义军步兵在前,盾甲护卫;骑兵在后,执戈待战,队伍成弧形列队。裴衍说道:“老夫看来,起义军阵型成防守形势,只恐有诈。”

    源子邕道:“国公多虑了,定是起义军看我禁军威武,心生胆怯,不敢出战。”

    裴衍道:“先令一军出战,不可妄动!”

    “遵命!”

    源子邕催马率领一支人马杀出,义军主帅潘乐一看,对任延敬道:“任将军率一支兵马出战,只准败,不准胜!”

    “得令!”

    一阵战鼓击响,源子邕率兵杀出,冲到阵前,起义军立刻一通乱箭,随后便是双刀大将任延敬率兵杀出,两边将士不容分说,厮杀在了一起。激战少时,任延敬诈败而逃。

    源子邕大喜,率兵继续进逼。潘乐阵前又说:“宇文泰将军出战,命你再败一阵。”

    “得令!”

    宇文泰率二路人马出战,源子邕借着士气高涨,再度交手,又是一阵厮杀,宇文泰也诈败而回。

    连负两阵,潘乐对葛荣说道:“大王可退后十里,将禁军引到大堤附近。”

    “好,传令退后十里。”

    起义军随着将令,开始往后撤退,源子邕下令继续前进,这时有号令兵拍马而来,对源子邕道:“开国公要将军暂缓进兵。”

    “万万不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一鼓作气击溃十万贼子,快让开国公率兵推进十里。”源子邕,

    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两军阵前,遥相呼应距离太远,源子邕顾不得许多,便率兵追击起义军。

    在后面的裴衍担心与源子邕相距太远,难以照应,也下令阵型推进十里。这十里之差,正好是对准了徒骇河决口堤岸。

    起义军退后十里地势略过,阵型依旧保持防守姿态,潘乐下令弓弩手乱箭齐发,阻止源子邕进攻。

    正在源子邕进退两难的时候,忽然地面轰隆,远远望见一股急流奔波冲来,霎时间遍地洪波,正好冲向开国公裴衍的主力军中。

    顿时战场洪水泛滥,十万禁军一冲击溃,源子邕所部兵马前呼后拥向前逃命,又遇高坡上起义军乱箭射出,战势急转直下,真算得:

    漳水曲畔起波洪,恶浪涛涛水汹汹。

    十万铁甲化瓦砾,无数生灵涂炭中。

    蔡俊早已掘开徒骇河岸堤,只等时机泄水,裴衍的主力一溃而散,源子邕的几千人前遇强敌,后又洪水。死的死,降的降,只有源子邕拼死夺路,还想逃走。被宇文泰瞄准一箭,射死马下,也被冲入洪水之中。

    魏国禁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一些水性好的兵士护着开国公裴衍夺路而逃,退至莘亭。

    几个兵士搀扶着发髻松散、甲胄凌乱的裴衍,躲进莘亭。众人围着裴衍,裴衍缓缓喘了口气,哀叹道:“完了,全完了。”

    一个侍卫劝道:“开国公,不如先退到汜水关,以待另图大事。”

    “老夫兵败,回去难逃一死,今日在伊尹祠前,犹是一死。”裴衍道。

    “国公,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反攻尚有时日啊。”周边人劝道。

    裴衍道:“尔等逃命去吧,去吧。”

    “国公……国公……”

    一群侍卫不忍相弃,但还是哭泣着离开了莘亭,莘亭之内死寂一般,裴衍整了整甲胄,跪在伊尹祠位前,三次叩首,遂拔剑自刎。这才是:

    万里江山乱无穷,奈何老臣难从容。

    苦心难保魏社稷,愚忠为国自刎终。

    漳水曲之战,朝中禁军全军覆没,主帅裴衍自尽,副将源子邕战死,天下震动。京师再无兵力讨伐起义军,只得扼守汜水关,惶惶不可终日。

    各路起义军蜂拥起兵,剽掠州县,声势浩大,穷苦百姓纷纷加入,唯有高欢等人一路远去,前往云州投奔冠军将军尔朱荣。

    高欢等人刚到云州城下,只见城头五色旌旗飘扬,一群身着翻毛戎甲的兵士城上站岗,众人人驻足城下,高欢说道:“尔朱荣戒备森严,如何能信的过我们。”

    窦泰说道:“末将在此,这有何难?”

    窦泰催马上前一部,对城上的校尉喊道:“城头军爷,观津虎窦泰前来投奔,劳烦通禀一声。”

    城上校尉瞭望一番,见高欢手下不过一百多人,这才说道:“你等候着,我去通禀一声。”

    那校尉回去通禀,等了时间不常,只见云州城城门大开,两队兵士列队分开,一员上将催马出城。

    众人一看,这员将领长得圆不拉叽,腿短臂短身子短,身材溜圆,骑在马上略比马头高那么一点,宽扁大脸,浓眉圆目,粗八字的胡须,面目凶狠,头戴熟铜八角盔身穿雁翎锁子甲,胯下青鬃追风驹,掌中一对镔铁轧油锤。

    泥菩萨娄昭一看差点没笑出来,对高欢说道:“穿着铠甲像个铁蛋一样,加上那对铁锤,合着就是仨铁蛋。”

    看到娄昭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窦泰一旁说道:“菩萨将军,这个人可非同小可,此人是尔朱荣麾下的一员勇将。”

    “此乃何人?”

    “侯景!”

    ;

(https://www.tbxsvv.cc/html/78/78802/404776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