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万骑左营统帅葛福顺列传第一
葛福顺,唐朝中期名将,因支持李隆基政变平韦后之乱而闻名。
唐中宗景龙四年,中宗宴近臣,韦后毒死唐中宗,立年仅十六岁的李重茂为,改元唐隆,自摄朝政。
时任临淄王兼潞州别驾的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素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阿瞒为魏武帝曹操的小字。他七岁时入朝,金吾大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他在马上怒目而视,对武懿宗说:“此吾李家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李家骑士护卫!”随之扬鞭而去。听报,武则天甚奇,非不加罪,更宠爱之,为何,李隆基之父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也就是说李隆基是武则天的亲孙子。
唐少帝李重茂即位仅一个月,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宫廷政变,意在恢复李唐江山,葛福顺支持李隆基政变,率左万骑攻打玄德门。
葛福顺,突袭宿卫玄武门的羽林营,将韦跨、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然后成功策反羽林营,遂率军掩杀,攻入玄德门,所派的另一支人马由李仙凫率领,攻入白兽门。三更时分,葛福顺与李仙凫两军会师于凌烟阁。这时李隆基自引兵赶到,称韦氏毒死先帝,危害社稷,诛杀诸韦,意在恢复李唐江山,太极殿前守卫唐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士,纷纷表示效忠李唐朝廷听从李隆基调遣,得到那些卫士的支持,四路人马合兵一处,大势已定。韦后逃入飞骑营,李隆基派人追杀,尚未赶到已得知韦后被飞骑营卫士斩首。韦后一党,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相继被杀,又在全城搜捕韦氏乱党,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隆政变。
政变成功后,唐少帝李重茂禅让位于李旦,唐睿宗李旦时隔二十年后重新即位,李隆基被改封为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葛福顺为万骑左营统帅,也就是说,他成了李隆基的左膀右臂,直接上司就是李隆基。
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葛福顺、李仙凫这些带兵的将军起了重要作用,不是他们说话有分量,而是因为他们有兵权,而且直接听命于李隆基。李隆基为唐睿宗的次子,长子李成器此时被封宋王,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李仙凫,太子的合法人为长子李成器,可李成器坚辞不受,他又不傻,人家李隆基辛辛苦苦政变得来的江山他怎么敢接,更何况,像葛福顺、李仙凫这些支持李隆基政变消灭韦党的手握重兵的将领,都支持立李隆基为太子,唐睿宗也只能顺水推舟,立李隆基为太子。两年后,即公元712年,唐睿宗禅位于儿子李隆基。李隆基登基后,改年号开元,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亦称唐明皇,像葛福顺、李仙凫这些扶保他将领,都得到封赏。
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的姑姑太平公主谋反。唐玄宗是个大孝子,他怕太上皇伤心,就事先做了周密部署,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军,再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这样宫中不至大乱,就不会惊动太上皇。葛福顺身为万骑左营统帅,自然也参与了这次平乱事件。唐玄宗派葛福顺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前往镇压,太平公主兵败,逃入山寺,三天后潜逃回家中,被唐玄宗下诏赐死,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一并处死。
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受王毛仲之事的牵连,被贬为壁州员外别驾,因为葛福顺与王毛仲是儿女亲家。被贬不久,又被唐玄宗召回,迁左骁卫大将军,仍听政事,也就是不做牵连,继续留用。
开元二十年,即公元732年,渤海靺鞨攻打登州,刺史韦俊战死,朝廷大惊,派葛福顺领兵带队前往征讨。不久,葛福顺平定叛乱,凯旋而还。
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葛福顺在修真里私第去世。
葛福顺一生,参与唐隆政变平灭韦后之乱,参与平灭太平公主之乱,又独自带兵平灭渤海靺鞨攻打登州之乱,为李唐江山历下赫赫战功,因此也成为唐玄宗时期重要将领;虽为一介武将,但他为人谨慎谦恭,居功不自傲,甚得唐玄宗器重,这一点,从王毛仲之事未受牵连就可以看出,功高盖主是历代将领的大忌,狡兔死走狗烹,也是历代将领的悲哀,葛福顺拥立新主登基,一生三平其乱,居功至伟而能寿终正寝,值得后人深思和学习。
;
(https://www.tbxsvv.cc/html/78/78555/403159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