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验智碑
萧墨三人随着那小道僮一路走来,曲径通幽,庭院深深,舍间分布错落有致,四周或见草木依依,或有奇石鬅鬙,有兰麝之气依稀飘荡,看氤氲变换,听风声鸟鸣,感草木灵气,好一处静心凝神的道门修行所在。
随着道僮穿过回廊,有淙淙溪水,过敞肩木桥,沿着溪流七转八拐之后便见一处凉亭,凉亭之外有石桌石椅,石桌上置了一方棋墩,两名身穿道袍的人似是正在对弈。
那两名道人一老一少,年老的那人发色灰白斑驳,身披一件杏黄道袍,里衬一件酱色海青,头顶五岳冠,颇有仙风道骨出尘之感。形貌年轻的一人看着只有二十来岁年纪,身穿一袭藏青色道服,内穿一件素色海青打底,头戴一方纯阳巾,眉目之间醇和自然。
二人身侧尚有数名僮子侍立,隔远看着形貌都是少年人,这数名少年于一旁静立,似是随侍又似是观棋,场间寂寂无声,只有不远处的溪水潺潺而流。
眼前景象,倒是完全符合了寻常人等对世外高人的想象,似是凡夫俗子踏入仙境遇上一众谪仙,便是小黑那种不知分寸的顽童脾性,此刻也是粗气亦不敢多出一口。
引路的道僮正襟敛容,上前向对弈中的两名道人手抱太极子午诀恭敬稽首,“禀告师尊与巡学使大人,这三人是前来启智的。”言毕低头叠手笼袖,静待二人发话。
二人对弈似是正到酣处,全神专注于桌面棋坪之上,对那小僮与三人的到来恍如未觉。却见那老道双指于身前棋壶当中拈起一枚白子,略作沉吟,犹豫片刻方将棋子下于盘中。那老道下子后捻须朗声笑道,“正和师侄,这一着却要看你如何应对。”看来这老道对自己下的这手棋却是颇为得意。
衹见二人身旁的数名少年僮子见了这一着后,于一旁轻声交头接耳,虽是不敢放声说话,但显然是在轻声谈论老道的这一手棋,当中有二三人眉飞色舞,似是对这弈棋之道饶具兴致。
被老道称为正和师侄的年轻道人凝神望向棋局,沉思片刻眉间轻蹙,过了一会抬头微微一笑说道,“紫枫师叔这手确是妙着,急切之间尚未想到如何应对,却不如先看看前来启智的三名小友?”说罢二人相视一眼,那老道亦微微颔首,于是二人转身望向萧墨三人。
正在对弈的两名道人,年长的便是这清虚观观主紫枫真人,年轻的一人,乃是云州道统本年新委任的巡学使。道门巡学使一职,专责监察州郡辖下府县启智以及稽考低阶门人修行进度,定期巡考各地回报州郡道门。此人名叫陈正和,时年二十三岁,年纪不大,却是西南道门年轻一辈当中的佼佼者,论道门辈分算是紫枫真人的师侄辈。
正当紫枫真人与陈正和转身打量前来启智的三人之时,二人身后的数名少年僮子当中却有一人奇出声来,“咦,怎么是这三个小鬼?”
原本萧墨三人来到此等有道之士身前,皆是毕恭毕敬,大牛与小黑更是诚惶诚恐。但闻声之下都是忍不住抬头细看,却见那混杂于数名僮子当中的发声之人,赫然便是方才于长街闹市之上策马奔驰的华服少爷唐勇。
有别于大牛与小黑二人的目瞪口呆,萧墨倒是并无错愕神色,其实自方才走近凉亭,隔远时他便看见了唐勇身影,记得大街之上唐勇离去前曾提及,赶着前来道门拜谒师长,看来倒是所言非虚。
反倒是唐勇刚才与身边其他僮子一样,注意力全在观棋之上,丝毫没有留意到随着接引道僮前来的便是他们三人。
“修道之人,何事当得这般大惊小怪?”随着唐勇惊呼之声,紫枫真人与陈正和扭头瞥了唐勇一眼,紫枫老道双眉微皱,显是对唐勇此等咋咋呼呼的反应略有不满。
唐勇亦是自知失仪,虽然对这三个不知好歹的毛头小子实在是看见便觉碍眼,但尊长在前却也不敢造次,因而衹是恭敬回话道,“回紫枫师叔与正和师兄,其实也没什么,衹是方才弟子过来时,却是被这三人好生阻扰了一番。”
唐勇于数年前启智,资质不俗,外加唐家花费不少人脉张罗,因此得以拜于陈正和师门之下,乃是陈正和的师弟。
站于下首的小黑听见唐勇说得轻巧,倒似刚才错不在他,于是便有点站不住,也不管眼见的是不是得道高人,便自嚷嚷着道,“谁阻你了,你骑着马儿横冲直撞的,没把人踩死了就好。”
尊长在侧,唐勇亦不敢有过多言语,当下衹是向着小黑怒目而视。一旁的接引道僮,见此情形却是忍不住怒斥小黑,“两位真人在前,岂容你这乡野顽童胡乱放肆!”
小黑闻言便想回呛那接引的道僮,此时萧墨却是伸手轻扯小黑衣袖,并以眼神示意,小黑见着萧墨示意才记起眼前还有两名道门高人,吐了吐舌头方才作罢。
那接引的道僮尚有忿忿之色,紫枫真人举手示意稍安勿躁。对这等少年人之间的摩擦,紫枫真人与陈正和二人俱是不太在意。
当下陈正和柔声发问,“你们三人是来启智的吧?”
三人当中萧墨恭敬一揖,语气平静地回话,“弟子三人正是前来接受启智的。”
眼前三人,小黑不知分寸,大牛诚惶诚恐,萧墨泰然自若。紫枫真人与陈正和相视对望,显然皆是觉得当中的萧墨最为合眼,颇有修道之人的恬静之气。
对三人细细打量一番之后,紫枫真人忽然叹道,“唉,咱们这盘河城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言语之中颇有唏嘘之意。
听得紫枫老道之言,陈正和轻轻一笑,“待了大半日方有三人前来,确是少了些。”原来那紫枫道长却并非看不起三人衣着形貌,衹是这开放启智的头一天,到得下午这三人才是头一批前来的,也着实难怪他心生概叹。
那紫枫真人感概之时,萧墨静静地伫立场中,丝毫不为所动,脸上不起一丝波澜。而一旁的小黑与大牛脸上皆有讪讪然之色,尤其是小黑,一张小嘴撅得能挂上油瓶子,待听得陈正和言语后,两人的脸色方才自然了些。
这盘河城连带附近乡镇村落,虽说人口不少,但启智依例每年一次,六岁至十六岁的孩童与少年均可前来,对启智修行一途有些念想的,怕在往年里便早已把自家孩儿送来试过。而且这启智一事,倘若欠缺天赋,年年送来也不会有何分别,这两年算是青黄不接之期,来的人便逐年见少。
“反正这启智,历来是重质不重量……”说话当中陈正和却是继续留意萧墨与其余两名少年的各自反应,少年人脸上多半藏不住事,那大牛与小黑便是如此。反观萧墨,却是大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淡定之态,依他年岁看来,有此等心性的却是不多,确似是适合修行的苗子。而紫枫真人望向萧墨的眼神,亦颇有期待之意,二人相视会意一笑。
当下陈正和与紫枫真人领着三人走近凉亭,却见亭中矗立着一块石碑,碑高丈五有余,这却是一座碑亭。
紫枫真人与陈正和于碑亭阶前止步,陈正和转身负手正色对三人说道,“虽未知你们三人最终能否通过启智,但既然有缘到此,循例也是要向你们解说一番。这启智一事,乃天下间修行必经之途,非我道门所独有,相信关于这点,你们也应当是略有所知。”说罢环视三人,三人俱是点头,当中便数小黑的头点得最是用力。
“这天地之间元气充盈,但凡夫俗子却是无从感应,因而错失感悟天道之机。人身与周天相应,修行之途便是感悟天道至理,进而以元气温养小周天与天地互应。至于如何修行,那是后话,但若不能启智,却是一切休提。”听得陈正和所言,萧墨与大牛方明白,为何每每提及修行,便首先要说启智,而小黑却是听得云里雾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听陈正和继续说道,“人身先天便有窍穴三百六十,而其中天灵脑窍三十六,若能激发,自然灵光一现,与天地产生感应,自此便能感受天地元气流动,进而开启修行之门。而激活这窍穴之法,即为启智。”
“而这启智实非纯凭人力即可为之之事,须藉先天法器当中蕴藏的太虚之气,并由一位万象境以上修为的修行者主持抚顶,引导太虚之气灌顶,为接受启智之人疏通天灵窍穴,敞开灵智,踏入修行之途。”
说到此处,陈正和向身后石碑一指,“这便是世代留存于清虚观的先天灵宝——验智碑。据传出土于太虚神石遗迹,曾受天外流火千年燃炼,因而沾染上了些许太虚气息,故此有验智启智之灵效。”
其实这清虚道观僻处西南,本身并无太多传承,而这所谓的先天灵宝亦只不过属于下下品的阶层,若是名山宫观之中的验智灵石,通常最佳者只有珍珠大小,稍差的亦只不过如印玺般大,灵宝的凝练程度越高,自是愈佳,不过这却是题外话了。
紫枫真人负手踱步至三人身前数步,望向大牛,“你看着是三人当中年岁最大的,便由你先开始吧。”
大牛不敢怠慢,当即跨前一步,大声应答,“弟子曾阿牛,如今十五岁。”声音宏亮,声响较之寻常人要大了倍余不止,场间道僮都是被他那中气十足的声量惊了一惊。
“这启智本应趁着年幼,越早越好,待得十六之后,长定成人,天灵各窍自闭,届时便是圣人抚顶,亦是再难启智,今日便由你先开始。”紫枫真人亦是被他那大嗓门弄得眉头一跳,但亦不以为怪,说罢转身向陈正和说道,“接下来便有劳正和师侄了。”
…………
………………
大牛依着指示,先是在验智碑前虔诚上香诚心叩拜,然后跪于碑前。
陈正和正了衣冠上前,左掌置于大牛头顶,右掌贴着验智碑,双目微闭之后睁开,目中精光大盛,正是运起自身真元与验智碑当中所蕴含的太虚气息感应相合,周遭元力受牵引动荡,但真元与元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也衹有已启智的修行者方能察觉。
一旁的紫枫真人感受着陈正和所散发的柔和真元之力,不由得心生感慨,时隔半年再见,这年轻后辈的修为却又明显再有突破,而自己则囿于资质,修为已是多年停滞不前,这许多年来停留于万象境后期便再难寸进。
眼前的陈正和虽是师侄辈,如今实力已稳稳站于万象中境,衹要再有些许际遇,怕是不用十年,便有突破万象境而至造化境的可能,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自己年岁不小,若要修为精进,怕是要天大机缘,因而倒是希望能觅得一根好苗子,也好让这盘河城清虚一脉,便不说发扬光大,也不要过于逊色才好。
这盘河城近年启智的少年当中,却是要数唐家的两个小少爷资质最佳,但因缘际会之下,却竟是都被云州道门的师兄收归了门下。想起此节紫枫老道便心里有气,不过唐家眼下家势颇盛,对这僻处一隅的清虚传承看不上眼,那也是意料之中。
但倘若今年前来启智的娃儿当中,再有着资质不俗的传人,紫枫老道却是打定主意不肯放手的了,料来在云州道门上那些早已成名的师兄弟辈,也不太好意思再和自己争抢不是?想到此节,紫枫老道双目余光便禁不住瞥向萧墨多望了两眼。
那边验智碑下,陈正和提聚真元,地上微尘如涟漪般荡漾开去,便是凡俗人等亦能察觉,一旁的小黑几时见过此等异象,盯着地上如潮水般轻涌的气浪,早已目定口呆。而一旁的萧墨,却是眉头轻蹙,不知在想些什么。
衹见陈正和左掌之下大牛的头发如受微风轻拂,丝丝飘荡而起。陈正和修炼的乃是道门正宗,真元中正平和,正当紫枫真人心中尚在暗诩这师侄辈根基打得厚实,他日必定更上层楼之时,却见大牛脸上渐有痛苦神色浮现,紫枫真人见状只得暗自摇头,看来此子资质却是不佳。
这抚顶启智之法,藉以验智碑当中所蕴含的太虚气息,由修行者以真元灌顶疏导,以图引入一点灵光。但大凡寻常人等,难以启智的,皆因天灵诸窍多有闭塞难于疏通,便会有着些微痛楚之感,窍穴闭塞愈多,这痛楚之感便越是明显。
看着大牛额上青筋尽现牙关紧咬,冷汗渗出涔涔滴下,萧墨与小黑是向来知道大牛皮糙肉厚,又是自幼习武体健如牛,寻常痛楚肯定不至于有此等反应。萧墨语带关切,询问身前不远的接引道僮,“敢问道兄,我这朋友不会有事吧?”
旁边不远的唐勇见此情景,早已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听得萧墨发问,便应声答道,“小爷就说你们几个乡下小子实是痴心妄想,那小子痛死也是活该!”
那接引的僮子原本对大牛小黑也是心中微微有气,但见是萧墨发问,念着他也算是懂点礼数的,方没好气地答了一声,“放心,死不了。”
话虽如此,但望向显得愈来愈是痛苦的大牛,萧墨与小黑心里也是替他捏了一把汗。
此刻的大牛所受痛楚,实在是外人难以明白的,他脑中有如万千毫针在不断钻扎,却是陈正和那原本柔和的真元结合着验智碑微弱的太虚气息,此刻似是想方设法地在往着脑中深处探去,真元荡过之处,一时如遭火炙,一时如被冰封,浑身忽冷忽热,头胀欲裂,想要大声喊叫出来,竟是难以开口,唯有咬紧牙关苦苦支撑。
便在陈正和打算放弃之时,他右掌贴着的那块巨大的验智碑,原本灰暗无光的碑身却幻起一层若不是非常留意亦难以觉察的微弱光晕,那光晕微微呈幽绿之色,衹不过却是极为微弱,且是晦暗难定。
当那验智碑幻起微弱难觉的暗绿光晕之时,紫枫真人凝目一看,旋即便再度轻轻摇头。这原本便难以觉察的晦暗光晕幻明幻灭了几个来回之后,陈正和便敛起气息,贴着验智碑的右掌与抚于大牛头顶的左掌也同时松开,显然这趟的启智已是收功结束。
大牛顿时觉得适才脑壳当中的诸般压力与痛楚消散无踪,全身一松便虚脱地往地上倒去,直至此时口鼻之中才能大口喘息,萧墨与小黑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半晌之后,大牛方才恢复了一些,眼中充满迷惘之色,仍自喘着气地便向陈正和问道,“敢问道长……弟子启智可有通过?”
…………………………
(以下是不计字数部分)继续求收藏,求评论,也可以加读友群:211965181。
这章的更新是4900多字,原本曾经是小纠结了一下,差那么一点不到5千,但新书期和全勤是无关的,于是也就不理这个了。
这是大约相当于两个2500字的更新了。
至于大牛的名字:曾阿牛,想问有多少人记得这可是曾经出现在金大侠作品里的名字?
和之前一样,这绝不是开涮啦!这是,呃,致敬……对,是致敬!
这么一说就立刻高大上了,有木有?(嘿~)
记不起金大侠的人物当中有这么一号人物?呃,那算了,这梗有点冷?
;
(https://www.tbxsvv.cc/html/77/77495/402035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