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了两个月,刘胜终于掌握了这一刺的奥妙后,他开始思考剑两侧的剑刃了,剑乃兵中君者,很大的原因正是其双面开的剑刃,如果不好好运用一下,真的太傻了。
用剑来劈?那是不可能的,虽然剑也可以用来劈砍,可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劈砍的话,建议你还是用刀来的爽点,或者用斧子劈砍岂不是会更加爽快。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并不适合砍或者劈!
正所谓古语有云,剑走双刃,刀走偏锋,这是有定数的。当然,还有剑走轻灵,刀走偏锋,以及剑走中宫,刀走偏锋的说法,无论如何,剑的一切特性,都与它有双刃分不开关系。
剑最犀利的攻击是刺,但是这并不是剑最大的特点,一旦刺击不中,左右两侧的剑刃,才是最犀利的存在,所谓的剑走双刃,就是指剑在刺空后,可以左右挥击,用两侧的剑刃攻击,无论你朝哪一侧躲,都难逃一死,这就是所谓的剑走双刃了。
而剑走轻灵,是因为一剑刺出,如果失去了轻灵,把力用老,那么你就很难左右挥切了,这样一来,剑就成了西洋人手里的棍子了,除了刺以外,基本什么都不成。
最后就是剑走中宫这一世代相传的剑诀了,剑唯一正确的攻击手段,就是正面进攻,不然如何可称得上是百兵之君呢?君子坦荡荡,浩浩然无愧于心,不屑行暗箭之事。
中宫一剑,堂堂正正的与你对诀,无论是犀利的一刺,还是随后的左右挥削,都让人难以防范,运用的好的话,其他武器确实很难占到上风。
所谓三年练刀,十年练剑,作为兵中君者,剑是不可谓不难练,不过若是练成了,也是无比厉害的。君不见那些盖世豪侠,仗剑天涯,无人可挡。用剑讲究轻灵翔动,一旦得其神髓,便很难被人战胜了。
可惜的是,世上练剑者无数,可是真的能练到大成境界者,举世难见其一,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认为剑不如刀,不如枪的原因所在了。
剑的削切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把剑身左右挥动,这一切都是刺的改进版而已,斜斜的刺出一剑,然后顺势左挥右推,便是削切了!
这一点上,剑与刀是不同的,硬是要挥剑猛扫着去削,去切,当然也无可厚非。不过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打算那么干的话,最好还是去用刀,剑不合适!
刘胜理解中的削切,是刺的一个变化而已,迅速的刺出手中的剑,以刺为主,在到达目的地后,才开始幅度很小的削切,顺着剑势轻微的运动,借助惯性和剑势,达到削切的效果。
总的说来,一剑刺出,被刺的那个人应该是无法看清使剑人动作的,无论怎么看都是刺,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同一个姿态的刺,至于削切,那只是剑尖一晃之间的事而已,只是刺后的一个微妙变化。使剑的人也只能手上有数,眼睛同样无法观察到。
长时间的练习下来,刘胜已经对如何刺有点心得了,当他用尽全力一刺时,连刘胜自己也只能看到一道青光略过。至于究竟怎么刺出去,怎么这么快,刘胜自己也不清楚。
只要不是坏事就行,不过,刘胜也由此陷入了一个瓶颈。这番速度是刘胜目前最快的速度了,比初练剑那会儿快了无数倍。但是他想要再快已是不能,不是不想快,而是想法过去了,手还没过去,手速跟不上脑海中的速度了。
刘胜心里明白,自己陷入瓶颈了。如果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也只能等着水到渠成,由每天一点点进步的量变再变化到质变,跟奥运会的跳高差不多,一厘米的高度,到达瓶颈后想提高不可谓不难。
平日里,刘胜会经常去杂货铺帮父母看店,然后在杂货铺不太忙的时候,也会看看书,并没有落下自己的学业。
现在的刘胜已经熟记了书院的指定必学书籍,对于家中该有的古籍也都能了然于心,如果不是刘胜刻意压抑着不表现出来的话,那么,此时年仅十岁的刘胜应该是名动一方的神童了。
虽然刘胜表现的低调,但是有人却很高调。
刘胜的堂兄,就是刘绩兄长刘业的儿子,刘杰。此时已经名动苍州。
据说刘杰在苍南县的苍南书堂进修时。因为才华出众,资质极其优秀。被正在巡视苍南书院的苍州书院院长看中,收为亲传弟子悉心培养。据大家传言称,过两年刘杰还有可能被该院长直接举荐送入圣院。
圣院啊,那可是圣院,天骄心中神圣的殿堂,一入圣院,基本上已经奠定了你天子门生的地位,要知道,圣院的院长可是当今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
天子门生,那是多么尊贵的身份。圣院出来的弟子,无论到哪个州县,起码也是县长级别的官员进行接待,其位之尊贵可见一斑。
对于大凉镇的百姓来说,他们也知道刘杰。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刘杰竟然会有如此风光的时候,要知道在几年前,刘杰的堂弟刘胜可比刘杰强的太多了。
对于刘府后来的变化,善良纯朴的镇民们对刘绩一家人都很同情,以刘绩的为人,断是不会做出那番丑恶的事的,定是被陷害了。
后来在刘胜生大病时,邻里乡亲还帮助接济过刘胜娘两。有的人家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初讨要回来的,小胜儿六岁时写的诗作,当时大家都视刘胜为神童。
只不过现在刘胜越长越平凡了,难道是老天爷见小家伙太出众,将他的才能收了回吗?众人都暗道,可惜了如此好的一个苗子。
也有人传闻,现在的刘胜有些疯疯癫癫的。因为这半年来,经常有人在树林里看到小胜儿什么都不做,成天拿着一把剑,摆出一个怪异丑陋的姿势耍来耍去。如果这也叫才能的话,那刘胜到是挺有才的。
出于对刘绩夫妇的同情,邻里乡亲对刘绩的杂货铺生意都挺照顾。多好的一个小伙子啊,小时候看着挺正常的,怎么现在长大了变成了这个样子了。
到是他爹刘二郎变化挺大,感情以前自己看走眼了啊。这么有才华,那对联写的真好,那字写的也好,很多人暗暗想到,今年年关时一定要讨一副对联回来,贴到自家门上。好歹让咱显得有点文化不是,去年没贴的时候不知道被多少人嘲笑过。
这还不算,刘二郎有时候还会写出一篇佳作出来,使得现在刘绩在苍南县名声很大啊,连带着在苍州一带都有不小的名气,世人都以隐士看待刘绩。
刘绩看着站在房间里调皮地吐着舌头的刘胜,不由感到无语,这小子,真是个不让自己省心的货。去年整出了个过年送对联的活动,写了那么多的对联,送给邻里乡亲。
这个想法确实不错,自家杂货铺的名气便是从这打出去了,生意火了好一阵子。可是后来他写出的诗作竟然全安在自己这个当爹的头上,自己竟然还被大家看做一个隐士。
上回刘胜练字时写了句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放在杂货铺里被买东西的人看到了。乡亲们都以为是我写的,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传到苍南县去了。
我的老天爷啊!这哪是我刘绩能写出来的句子!我刘绩要有这才能,早去考县才了。昨天苍南书院有几个书生竟然专门跑到大凉镇来拜访自己,幸好那时自己不在杂货铺,被孩子他娘给打发了,要是自己在的话……
想到这,刘绩不由背冒冷汗,他轻揉着额头。
“胜儿啊,你也不小了,过完年就该十一岁了,十一岁就可以参加大唐国组织的一些大考了,你有什么想法没?”
虽然对这种不属于自己的名声,刘绩承受的很头疼,但是为了儿子着想,自己也只能忍着。不过对于自家儿子的才能,刘绩可是很放心的。
刘胜也知道刘绩最近被名声害的有些辛苦,上回自己练字时突然想起自己前世读到的毛爷爷的一首诗词。
一时间,刘胜只觉得胸中似乎充满了万丈豪情,便挥毫泼墨将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写了下来,没想到却让父亲受累了。又想到这几年,自己没少拿父亲当挡箭牌,刘胜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此时听到刘绩的问话,刘胜心里想着,确实可以去闯荡闯荡这个社会了,自己一直在这偏僻的大凉镇窝着也不太好。
本来刘胜心里还打着去剑阁拜个师的小九九来着,但父亲告诉自己剑阁闭门不收弟子好久了,而且单独过去是找不到剑阁的。既然如此,比起虚无缥缈的修仙来说,还不如想些实际的来的划算。
只见刘胜回答道,“是的,爹,孩儿是有一些想法,不过孩儿不想在书院花费十年寒窗,孩儿想试试去考圣院。”
语不惊人死不休,若是有旁人听到刘绩的儿子说出这番话,定会大骂一声“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
是啊,大家都想进圣院,但圣院岂是那么容易进的。作为大唐国名声最大的书院,也是级别最高的书院。正常人即便是天资卓绝,即便是学识渊博,就好似刘杰一般。一般都是先从县级书院学起,然后再升到州级书院,这个一般人只能磨时间。
刘杰能被苍州书院院长看重,收为弟子。只能说他际运好,代表不了所有人。
更别说从州级书院进入圣院了,这一步如天垫般拦住了无数天骄。
;
(https://www.tbxsvv.cc/html/76/76770/395850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