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贤宁瞧纪纲半响没答话,还以为他吓怕了,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道:“常听人说,这北方人受金人统治,又受元人统治百余年,金人、元人俱是蛮人,不兴礼教,故而民间均是粗野之人,刚开始我还不信,眼前瞧来,还真不得不信!”
纪纲似乎没听见一般,目光死死的盯着那身材高大前面的一个中年男子,凭感觉,纪纲觉得那人非同一般,刚才虽被那人身后的年轻男子推了一下,但他还是瞥了一眼那中年男子,隐约之中,瞧那人身材高大,尤其一双虎目,隐隐约约吐出一股杀气,偏偏那股杀伐之气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纪纲盯着那中年男子望了半响,良久似乎想到了什么,身子微微一颤。便在这时,高贤宁惊异的望了他一眼,伸出左手轻轻的碰了碰他疑惑的道:“纪兄,你没事吧?“
高贤宁疑惑的顺着纪纲的目光望了一眼,瞧除了人头涌动,并无任何特别之除,心中暗暗道:“不是吓傻了吧?“口中却道:”极是没事,那我们也燕王府瞧瞧吧?“
“啊……?好……?”纪纲楞了一下,方才回过神来。
“纪兄,你怎么了?”高贤宁似乎感觉到纪纲的异常,忍不住望了他一眼,关切的问。
纪纲:“哦,没事,没事!”
“没事就好,那我们也混入燕王府吧?”
纪纲点了点头,道:“好……?”说完,拉着高贤宁一溜烟的朝那中年男子跟了去,但那中年男子走的极快,片刻的功夫便不见了身影。
“奇怪,去哪儿了?”纪纲望着人群小声嘀咕道。
“怎么了,纪兄?”高贤宁好奇的顺着纪纲的目光在人群里望了望,瞧并无丝毫的不妥之处,方才扭过脸来疑惑的望了一眼好友,人不住低声询问道。
“哦,没什么?”纪纲红着脸回了句。目光却没有收回,继续在人群里搜索,偏偏人群格外的多,出了拥挤的人头之外,并无特别之处。望了半响,方才低声道:“看来是我多想了!”话音一落神情变得有些黯然,跟着高贤宁随着人群朝燕王府走了去。
黄昏,萧琴跟着朱能、郑和的身后来到了燕王府的门外,北平乃是元朝古都,各路人马集散之地,人烟稠密,市肆繁盛。郑和瞧天色一暗,已过了关城门的时辰,急忙勒住马缰,扭过头冲着朱能道:“朱大哥,天色已晚,我们休息吧?”朱能点了点头道:“好,大家都赶了一天的路了,在此歇息一番!”众人勒住马缰,纷纷下马,不远去一家客栈的店小二见生意可做,满脸堆笑的走了过来,弓着腰笑道:“各位大爷,本店有上好的厢房和最为可口的牛肉……?”“有什么好酒好菜赶快上,我们吃完还要赶路呢?”朱能不等店小二说完,大声冲着店小二嚷道。“好咧,大爷你稍等片刻,马上就好!”店小二满脸笑意的走入了酒店。
众人系上马缰,进店入座,店小二利索的端出了几盘上等的牛肉,两斤面饼、两壶上等的女儿红,便知趣的下去了。众人赶了一日的路程,腹中早已饥饿无比,此刻见如此好酒好菜纷纷大口吃将起来,正吃得痛快,忽听得店门口传来声声喝彩之声,众人好奇的放下碗筷,喊来店小二道:“小二哥,这是干嘛?”店小二微微一笑道:“嗨,这是我们的武穆老头在说书!每天这个时候他都来这儿说上一段宋朝岳王爷抗金的故事!“”呵呵,还有这样的人,将自己的名字都喊做武穆,我看他是敬佩岳王爷敬佩疯了!”陈展喝着酒说道。店小二笑着道:“谁说不是呢?每天都来。讲完了就走。最奇怪的就是他讲故事从来不收钱!”“从来不收钱,还有这等奇怪的事?”萧琴好奇的问。“是啊,他已经在这里讲了两年了,我从来没见过他收一文钱!”“呵,还真是个怪人啊?我还真想看看!”沈城嚼着牛肉道。“我也想看看!”陈展走出店门道。
店门外的一处石台之上,此时此刻都积满了人,多的都是饭后闲来无事的老百姓和数十个嘻嘻哈哈赶热闹的小孩,石台之上坐着一个白须的老人,身板很直,如同悬崖上的磐石一般,他上身着一件纯白色的长衫,那白色如同被锤炼过后的石灰,在夕阳之下,显得异样的刺眼。此刻的他正摇着蒲扇,笑呵呵的坐在石台之上大声的念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他念的声音很大,几乎带有穿透力一般,一字不露的传到了我的耳朵里。店小二摇了摇头道:“这不,又开始了。这首诗词,托这老头的福,我刘四都能倒背如流了!”
那老人似乎察觉萧琴等人的到来,不动神色的斜着眼神望了萧琴一眼,便快速的收回了目光,右手快速的朝自己的身子上扇了两扇,接着一脸嬉笑的冲着台下的小孩道:“今日给你们换一个故事听听好不好啊?”台下的小孩齐声答道:“好!换一个故事!”一个个子高大的小孩忽然冲的老人道:“武穆老头,我要听文丞相的故事!”“好,好,好,不过你的告诉老夫,为何要听文丞相的故事呢?”老人一脸慈祥的问。“恩,因为,因为……他是大英雄,我长大了,也要想他一样做一个受人敬仰的大英雄!”小孩挺着胸部大声道。老人笑了笑道:“好,今日就给你说说这文丞相的故事!”“哦,好啊,好了,好……?”小孩吆喝了起来。趁着这会儿,萧琴、朱能被老头引起了好奇心,纷纷在石台的一旁坐了下来,那老头警惕的朝萧琴等人瞟一眼,不动声色,摇着蒲扇道:“自从三百多年前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登基以来,宋朝的国运就随着他登基一天一天的衰退。先是听信了奸臣的谗言诛杀了抗金的大英雄岳王爷,接着签定绍兴和议,割除大量土地,与金国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政治十分腐败。直到第八个皇帝度宗赵禥,南宋的国势终于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此时北方的蒙古于1271年,四王子忽必烈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老天竟然将挽救这场大灾难的重担放在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肩上。书生是吉州庐陵人,原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中状元后,他又改字宋瑞,后号文山。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宋恭帝德佑元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书生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书生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书生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景虽来的慢,可字数一点都不少哦,各位书友们大力支持,手中的票票,大力砸过来啊,还有就是别忘了支持首订哦!
(https://www.tbxsvv.cc/html/69/69001/359816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