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孝孺点了点头,微微思索了一番,道:“如今燕王兵权已收回,若是此刻派遣采访使,以慰问燕藩为由,密探燕王府,若是他燕藩当真有谋逆之意,还怕找不到罪证!“
“采访使?“建文帝笑声的嘀咕了声。
“方大人言之有理,陛下登基不足四载,这次可接着这个机会,派遣采访使,明为圣上仁慈,体察天下民情,暗中密令他们暗中查访燕王不法之事,如果有了确凿的证据,朝廷正好借这个机会削掉燕藩,就不像削除周王、齐王、代王、湘王时候那般被动了,这般即可名正言顺,有可以让其他诸王震慑,当真是一举数得!”黄子澄不待方孝孺说完,抢过话头说道,他是建文帝的老师,对这个好学生最为了解,此刻不给他一个吃一个定心丸,只怕一会儿又生变故。
果然,听完二人的一番言语,建文帝脸上有些变化,微微一叹,颇有些感慨地道:“黄爱卿、方先生说的是啊,如此数管齐下,何愁燕藩不灭!就依方先生所言,选派贤良采访燕王府,就些采访使的人选,就请方先生和老师为朕拟选吧!”
岂料,方孝孺不待建文帝话音一落,走上前一步,低声道:“如此大事,臣不敢妄言,还需陛下亲诀!”方孝孺这般说,自有它自己的打算,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若是连这人都自己派遣,一旦出了事情,一时也难以脱了干系,若是有皇帝亲自派遣,就算事情办不好,也只是派遣的人不利,并非自己的法子不好而已,这样一来,罪责可就小的多了。
“这个……?”建文帝皱着眉头犹豫了片刻,方才低声道:“此举关乎朝廷灭燕藩大计,须当派遣得力人士,依三位爱卿之言,朕派遣谁比较合适呢?”
三人虽知给皇帝推荐人并非好差事,但此刻皇帝垂询,三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黄子澄身为翰林学士,平日里就是负责为皇帝出谋划策,此刻走上前一步,脑子微微想了想,道:“宣布派遣刑部尚书暴昭、户部侍郎夏原吉、给事中徐思勉等二十四人充任朝廷采访使,代天子巡视燕王府如何?”黄子澄说完,目光瞧瞧的移到了建文帝的脸上。
建文帝皱着眉头,口中见黄子澄提起的姓名喃喃的念了一遍,方才抬起头,对方孝孺、齐泰道:“二位卿家意下如何?”
方孝孺和齐泰相对一望,三人一起作为建文帝心腹之臣,平日里在一起也厮混久了,这会儿早已心意相通,耳听皇帝问话,两声慌忙道:“此等大事,还请陛下亲决!”
“这……?”建文帝脸露难色,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加上御史林嘉猷与谷王府长史刘璟。三人爱卿意下如何?”
“嗯,林嘉猷是方大人的门生,而刘璟则是开国功臣、诚意伯刘伯温的嫡孙。此二人皆忠于朝廷。有二人随同前往最好不过了!”站在方孝孺身边的齐泰,难得听建文帝发表了意见,刚忙附和。
皇帝大人发话,方孝孺、黄子澄二人岂敢不同意,况且这刘璟、林嘉猷为人谨慎,二人也略有此意,此刻皇帝提起二人,方孝孺、黄子澄何等精明,这等顺水人情,岂能白白错过!“当下跪倒在地,大呼:“吾皇圣明!”
建文帝见此,脸上难得一丝笑意,略感轻松了一叹,朗声道:“黄爱卿,传朕旨意:“着刑部尚书暴昭、户部侍郎夏原吉、给事中徐思勉、御史林嘉猷与谷王府长史刘璟等二十四人充任朝廷采访使,代天子分巡燕王府,问民疾苦,考察官吏!”
“是!”黄子澄大喜,没料到事情解决的如此圆满!听皇帝颁布圣旨,急忙躬身领旨!——
翰林学士
是一般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品秩,也无官署。据说原定额为六员,但《唐会要•;翰林院》则说,实“出于所命,盖无定数”,自六部尚书至校书郎皆得与选。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天下用兵频繁,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出自翰林院。因此翰林学士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许多军国要事,甚至不与中书省商议。据《旧唐书•;陆贽传》记载,德宗时,泾原兵变,天子出奔,翰林学士陆贽“行止辄随从”,“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云:“大凡大诏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他人无得而参”。这种翰林学士承旨的职权,实际上已经不只是起草文书诏制了,还直接出谋划策于内廷,分割外朝宰相议政之权,可谓名副其实之“内相”了。至于五代,翰林学士的选任,则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五代会要•;翰林院》记载,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翰林学士刘昫(音虚),在一份奏章中说:臣伏见本院旧例,学士入院,除中书舍人即不试,余官皆先试麻制(册封、赦文及任命之类诏书)、答蕃(对少数民族或域外的文书)、批答(对臣下章表的处理批复)各一道,诗、赋各一道,号曰五题。所试并于当日内了,便具呈纳。从前虽有召试之名,而无考校之实,每遇召试新学士日,或有援者,皆预出五题,潜令宿构、无援者即日起草,罕能成功。去留皆系于梯媒,得失尽归于偏党。今后凡本院召试新学士,欲请权停试诗赋,只试麻制答,共三道,仍请内廷赐题目,兼定字数,付本院召试。刘昫这里所说的“本院旧例”,当指后唐初年的事。至于在学士中选拔谁当承旨学士,则完全由皇帝决定。《五代会要•;翰林院》记载,天成三年(公元928年)明宗敕曰:“承旨一员。出自朕意,不计官资先后,在学士之上,仍编入《翰林志》。”唐代翰林学士入院后,必须见习一年,迁“知制诰”以后,才有握笔草诏的资格。若是被提拔为承旨学士,一般短期内便可正式拜中书舍人,然后入相。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说,从宪宗到穆宗时的十七年中,承旨学士“十一人而九参大政”。长庆以后各朝由翰林出身的宰相一般占二分之一到五分之四左右,开了后世拜相必由翰林之先河。
翰林学士具有皇帝机要秘书的身份,被天子视为“私人”,因此,在唐后期宦官势力膨胀的情况下,皇帝时常依靠他们来对付宦官。如顺宗时委任翰林学士王叔文主持“永贞革新”,谋夺宦官兵权,大阉俱文珍扼杀这次革新的第一个措施便是削去王叔文学士之职,使王叔文无由“入内商量公事”。文宗时,翰林学士李训,在皇帝支持下策划欲尽诛宦官。由此可见,翰林学士在唐后期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中,具有重要而微妙的政治地位,所以最为仕途中人所羡慕。明清时期的翰林虽已不直接预闻政事,而习惯上总以翰林为清贵之选,不由翰林出身不拜相,也还是从唐宋沿袭下来的风气。
(https://www.tbxsvv.cc/html/69/69001/359814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