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白话大宋朝 > 第六十五章 孩子不要太坑爹

??

    第六十五章

    李飞雄就怕这句话,当时心就虚了,但还得维持表面的强硬,‘放肆,你还敢跟我要诏书,当年我在晋王府的时候....’

    多说无益,就是这句话,送了李飞雄的命,晋王,也就是赵光义以前的封号,就在听到这句话的同时,一个将军把低着的脑袋抬了起来,仔细的看着李飞雄,看了一会,在他的嘴角,不经意间出现了一丝愤怒,又出现了一丝轻蔑。

    原来,这七位将军中的一个,也曾在晋王府干过,他叫刘文裕。

    在晋王府干了那么久,他当然认出了李飞雄绝非晋王府的人,这也是李飞雄欠考虑的一点,他以为这荒山野岭,不可能有人会在晋王府干过,可惜,他就是这么倒霉。

    刘文裕悄悄地蹭向李飞雄,低声对他说‘兄弟,我也在晋王府干过,你看,我们都是一起出来的,你能否救我一下啊’

    李飞雄冷汗顿时就流了下来,他明白刘文裕的意思,自己已经穿帮了,不过,这位李大少还是心存侥幸,他也悄悄的问刘文裕‘我可以放了你,但你能和我共富贵吗?’

    刘文裕答应了,当然,假意答应的,你就快是个死人了,和你共富贵,就得和你同生死,傻子才跟你混呢。

    李飞雄放了刘文裕,刘文裕马上从羊变成了狼,一把抓住李飞雄,三下五除二的绑了起来,这些人都是武将,李飞雄名字虽然起的雄壮,可就是个富二代,让他和将军干,让他双手又何妨。

    李飞雄的命运已经被定格了,赵光义听说居然有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气得鼻子差点没歪了。

    重罚,一定要重罚,经过一番思索,惩罚措施如下,李飞雄,灭三族,这个处罚太重了,他干的事关他家人什么事,怎么形容他,坑爹坑妈坑全家啊。

    这还不止,那个李飞雄在第一个驿站骗的士兵,也被灭了三族,沿途所有被骗的官员,全部被腰斩,最无辜的,李飞雄在家乡的那些狐朋狗友们,明明没他们什么事,赵光义不放,全给杀了。

    其实我说这个故事的本意并不是想说李飞雄有多么的不懂事,多么坑爹,多么混蛋,在历史巨人面前,他不过是一粒渺茫的尘埃,只是因为他这件事太过耸人听闻,才被史书记载到太宗本纪中。

    这个故事的本意其实是想说明此时宋军的将军们已经混到多么惨的一种地步了,一个小小的骗子,即使真的是京官,又何至于让这么多的武将差点丧命,曾经的武将多么威风,多么霸气,不可一世,而自赵匡胤登台开始,武将们再也不现曾经的光荣了,武将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可是,物极必反,在整个宋朝唯有一段时期武将的地位稍有提升,就是靖康之变以后,宋金议和之前,那时,有中兴四将,有岳飞,有岳家军。

    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赵光义将自己的哥哥葬在了永昌陵。

    正当赵光义忙于处理国事,为自己正名,威慑众臣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了过来,漳泉的陈洪进前来朝贡,赵光义很高兴的赏了陈洪进,还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官职。

    太祖时期,南方各国基本都已被平定,不过还剩下了吴越和漳泉二地,并不是赵匡胤不想打,而是在那种情况下,这两个地方不能打,吴越王钱俶刚和赵匡胤合作打了南唐,刚打下南唐赵匡胤就翻脸,这可不好,太丢面子了,而漳泉,更是巴结大宋,在宋朝版图还没开拓多少的时候,他就派人来跟赵匡胤通信,愿‘听命于朝’就是说,大哥,小弟以后就跟你混了,你可得罩着我,千万别打我啊。

    赵匡胤自然是高兴得很,不过,当时,南唐似乎也对漳泉有兴趣,赵匡胤就打趣的给了李煜一封信,大意就是以后漳泉就是我照着啦,你就不要再琢磨啦,但是书信却不能说的这么直接,赵匡胤说的比较委婉,哎,老弟啊,就漳泉那块地归你归我不都一样吗,你看,你我都是明君,占那块地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好一点吗,所以你也就不要太在意啦。

    李煜有点急‘大哥呀,漳泉骗你呐,你可别信啊‘

    赵匡胤‘我呵呵’

    等到南唐覆灭,吴越王钱俶先坐不住了,赶紧去朝见赵匡胤,就是那次赵匡胤送他大臣奏章的那次,漳泉的陈洪进一看,连南唐都没了,钱俶都抢先跑去装孙子了,自己可不能落后啊,此时不去,更待何时,就在他出发赶往开封城的时候,突然接到赵匡胤驾崩的消息,一时间,他也手足无措,只好回了漳泉。

    这一次,陈洪进下好了决心,在太平兴国三年的四月,将漳泉的十四个州,无条件的全部奉送给大宋,赵光义特别的开心,当即赏了陈洪进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家就住在开封,享受丞相的待遇,接下来,陈洪进就没有戏份了,他太太平平,丰衣足食的做了九年亡国君,于七十三岁故去。

    关键的不是他,而是吴越的钱俶,他就稍微有点挣扎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钱俶上一次来京城,赵匡胤代他十分周到,甚至还让赵光义和赵廷美跟他结拜,把钱俶感动的,眼泪哗哗的,结果,一感动,脑子短路了,居然提出每三年要来大宋朝拜一次。

    这次可让他头疼了,三年期限已到,按照约定自己又该去了,可是,去的话,漳泉此时还未投降,可是他知道赵光义惦记自己很久了,有去不一定有回啊,在那傻杵着,像怎么回事,可纳降献土吧,钱俶还心有不甘,不想做亡国君,其实中国古代大部分皇帝都有这么一个心结,只要他没神经病,就不会想做亡国君,即使眼看国家岌岌可危,早晚必亡的情况已成定格,也一定要撑到自己儿子继位,这样才能把亡国的责任推掉,以后死了,到了阴间见了老祖宗,就可以和老祖宗一起教训儿子了,算盘打的是很好的,可实际操作确实有难度啊。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必自责.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66770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