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章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在这个世界上,老天总是很公平的,他所创造的聪明人绝不会仅仅只有一个,我们有句古话,所谓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聪明人大有人在,赵光义的小心思昭然若示,他可以借祝自己晋王的身份拉拢势力,别人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此时的赵匡胤并非不想管他,而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在等待赵光义犯到不可饶恕的罪行时,在一举拿下他,所以一直在背后看着赵光义,没有动手,以至于赵光义发展壮大,党羽遍布朝野,赵匡胤此时才叫苦不迭,但是,此时可是开国时期,聪明人大有人在,朝中还是有人可以在朝堂上做他的对手的,此人,就是我们那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赵宰相。他是高祖朝中,能阻碍赵光义,实力强大,除赵光义外,朝中的的最大一股力量。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比动物多了一个聪明的大脑,虽然还是在冷兵器时代,但人们早就发明了多种战争方法,武力作战,还有脑力作战,甚至于,脑力作战的辛苦程度,更甚于武力作战,朝堂之上的斗争和战场之上的斗争那可是绝对不一样的,如果仅从我们现在能看到是史料上来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赵普和赵光义两人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他们见面都很友善,他们都很文明,他们的刀,都藏在背后。至于他们之间的斗争方法,其实也很常见,老将不能对脸,那就打击党羽吧,所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斗争,就在于互相打击对方的党羽,那么一个疑问就应运而生,为什么赵普要同赵光义产生摩擦?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追溯到一件帝王家中最为忌讳的事情上,也就是传位问题,赵普,严格意义来说,他属于太子一党,不论在什么时候,他都是不支持兄终弟即制的,不论是在太祖朝,还是在太宗朝,所以他是不希望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的,为了理清这位太祖太宗朝当之无愧的第一重臣,与太宗在之后发生的种种事件原因问题,我们暂且先不进入赵光义的统治时代,先用一点时间交代一下有关于赵普和赵光义之间的故事。
说起来,就要从赵普的第一次罢相说起,这件事的开端要从赵光义的一个手下人说起,此人名叫姚恕,但名不副实,他其实一点宽恕之心都没有,或者书他就是个刺头,故意找赵普的茬,所以他也是一直被赵普打击的党羽之一,他当时的职位是开封府的推官,有一次,他奉命到赵普家办事,本来这很平常的一件小事,办起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偏偏今天就有了问题,因为今天赵普要在家里请客,他赶得很不巧,因为赵普在家请客的时候,非常不喜欢有人打扰他,到了门口,刚要往里走,管门的门人一看,哪来的愣头鬼,‘哎,哎,哎,你怎么回事,今天府内有事,不能随便进’,姚恕非要进,门人不让进。两人在门外就吵了起来,结果姚恕脾气太大,一甩袖子,回头走了。
这么大动静,也就惊动了赵普,等赵普反应过来,赶紧让门人去追,等追上以后请姚恕回来。结果,姚恕太不给面子了,怎么说都不好使,决不饶恕。这把赵普也惹怒了,你算个什么东西,我给你赔礼道歉你还敢驳我的面子,你翻脸,我还要翻脸呢,赵普也不干了,这个仇就在这结了下来。
很快,报仇的机会就来了,赵匡胤有个舅舅,杜审肇,当今的国舅,不过除了高贵的身份以外,什么都不是,不懂管理,不会处理政事,可是人家毕竟是赵匡胤的舅舅,赵匡胤也得给自己母亲一个面子,皇亲,当然要当点大官了,他让杜审肇当了澶州的知州,不过很可惜的是,他的舅舅完全没有自己外甥这份本事,什么事情都处理不好,政事,军事,一概不会,搞得民怨沸起,赵匡胤没办法,派个人去帮他一下吧。
报仇的机会来了,惹怒赵普是姚恕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误,赵普推荐姚恕去帮杜审肇,估计他在背后也没少下手,赵匡胤同意,可赵光义就不高兴了,姚恕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赵普你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这多明显,把姚恕支走了,打击赵光义的党羽了吧,你赵光义势力削弱了吧,而且赵普可了解赵匡胤的这位舅舅,那真是饭桶一个,把姚恕弄过去正好,这份差事累不死他也能恶心死他,要是他福大命大造化大,还真把当地治理好了,拿自己有推荐之功,功劳全是自己的,他要是干不好,那过错全是他的,赵普自己反正是没什么错。
姚恕去了,从他去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到那以后,他的工作也算是尽心尽力吧,但人算不如天算,老天不想让你好,那你就好不了,姚恕摊事了,摊的这个事其实是一件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的事,黄河决堤。不过,这件事本来找不着姚恕,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事发生了,却没被报上去,导致的结果是赵匡胤很久以后才得到这个信,如果说这里边要是一点事都没有的话,反正我是不信,赵普在没在背后鼓捣过什么事,也无从而知,不过能封住众官之口,此人势力不小啊。
赵匡胤很生气,要追究责任,自己的舅舅首先第一个跑不了,但是,皇亲国戚,又是自己的长辈,怎么的也得给自己母亲一个面子,所以就没处死,但是把官职给撸了下去,回家去陪老婆去吧。再往下,就轮到姚恕了,从前面姚恕对赵普做的事来看,就能知道姚恕是一个硬茬,他肯定和赵匡胤没少争辩,结果赵匡胤大怒,杀了姚恕,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姚恕这个罪责绝对不至于被杀,这后边,赵普一定可没少使劲,杀完之后,把他的尸体扔进黄河去喂鱼。
可巧的是,姚恕的家人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几天以后,却在黄河中发现了姚恕的尸体,家人痛哭,赵光义大怒,都欺负到家了,太过分了,赵普,我岂能饶你。
可能是赵普的行为越来越过分,老天都看不下去眼了,所以,天降两‘雷’劈赵普。
所谓‘两雷’,指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叫雷德骧,儿子叫雷有邻,就是这样两个小人物活活搬到了赵普这尊大神,但是,这两雷到底是不是赵光义的人还不敢肯定,只是知道,在赵光义称帝之后,雷有邻高升,而且,小人物敢搬大人物,要么是他脑子有病,要么是有人指使,这里面的玄机,大家自己思量,我就不乱猜了。
事情是从雷德骧起来的,雷德骧当时的职务是负责纪检,也就是拥有弹劾权。当时朝堂内部赵光义和赵普两大派相互碾压,赵普占优势,于是就有官员为了迎合赵普,私改法律。
这件事本来是属于雷德骧管理的范围之内的,但是以他的官职也没有能力直接搞赵普,可他还是一个人直闯到赵匡胤的办公室告赵普,有这份胆量,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为人耿直,不惧权贵,在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在他后面给他撑腰,这里面赵光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只知道未来赵光义登基,雷德骧高升,至于雷德骧是不是赵光义的人,这时候还很难说,从雷德骧这段时间混得这么惨来看,现在的他似乎还不是赵光义的人,雷德骧告赵普,结果没等他说完,赵匡胤大怒,骂他‘你没长耳朵吗,你不知道赵普是我的社稷之臣吗,你还敢诬陷他’说完,抄起玉斧砸了过去,赵匡胤可是武人,劲特别大,一下就把雷德骧的门牙给砸掉了,砸掉还不算完,还想杀,但是过了一会,赵匡义气消了,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了,就免了雷德骧的死罪,把他贬官到了商州。
商州的刺史对雷德骧还是比较客气的,雷德骧在商州也没受什么罪,可是,他是因为告赵普才被搞下来的,赵普能放过他吗,很快,商州刺史就换人了,换了赵普一党的人,来这就是为了给雷德骧扣帽子的,对雷德骧一直是冷眼相对,想抓他的把柄。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57628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