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白话大宋朝 > 第三十六章 愤怒的狮子

??

    第三十六章

    蜀兵们起义了,他们再也不愿意受着王全斌的气受了,自立旗号‘兴国军’,兴国者,再兴蜀国。但是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没有头领可不行,可是又一想,枪打出头鸟啊。这时候士兵们谦让的本性体现出来了,数万人竟然选不出一个头领,所以经过士兵们们的一致协商,大家要找一个后蜀原来的大官来管理,十几万人,总得有个打头的,总得有个领头被打的。

    就在士兵们匆匆忙忙的找这个人的时候,有一个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人冒了出来,此人名叫全狮雄,本来找头领应该没他什么事,他看大家都反了,自己跟着凑热闹,也就顺着潮流走,没事吃饱了他也出去溜达溜达,结果这一出来可不得了,马上就被这数十万找老大的士兵们发现了,大家一盘算,数他官大,就争着抢着要让他当老大。

    可把全师雄吓坏了,‘弟兄们,别误会啊,我就是个路过的,咱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这种好活你们可别找我,你们继续忙啊,继续忙’但是蜀兵们可不乐意了,好不容易找个头,想跑,没门,把全师雄吓得赶紧往家跑,这算什么事啊,自己吃饱了没事出来打个酱油,结果一下子就成了数十万叛军的统领,以后就得在刀尖上过日子了,又得管打仗,又得管他们吃喝,绝对的赔本买卖,不干,坚决不干。

    可是,这种事可不由得他干不干,你能跑到哪去,小样,几十万人,尤其是几十万不要命的军人,真玩起来,什么法制法度,天皇老子都不用放在眼里,你一个小小的家,就是掘地三尺也跑不了你小子,很快,他就被人从家里挖出来了,迫于无奈,只好开始带领这帮小弟们开始造反之路。

    其实就他本身来言,他是不想造反的,本来准备象征性的打一下然后就投降,混个平平安安什么的最好,只要不把自己脑袋混没了就成,可是,一件事的发生,让这个多年混迹官场的老油条改了主意,让他变得坚定无比,让他咬牙切齿,让他誓与大宋不共戴天。

    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出在了王全斌身上,王全斌这次平蜀后的表现真的是一点都不好,但其实王全斌并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在这以前,他几乎没怎么犯过错,关于现在的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在蜀地平定之后再来讨论。

    王全斌一看,全师雄势大,自己手下只有数万人,硬打比较难,算啦,先试试能不能把他招降过来吧。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派了一个手下去找全师雄,本来,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下,全师雄对招降那是求之不得,投降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结果,坏事就坏在了这个使者身上,也不知道是这个使者在后蜀呆着么长时间贪习惯了,觉得后蜀的人都是怂包,软蛋,还是他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小脑萎缩。他为了让全师雄一次性投降,就想威慑一下他,结果,他居然跑到了全师雄家里,杀了他一家老小,夺走了他的全部家财,还抢走了他的女儿,然后,傲慢的来到全师雄面前,‘哼,看见没有,赶紧投降吧’。

    人不做死就不会死,这一做法彻底激怒了全师雄,我可以不要脸,不要尊严,但你不能动我的家人,我的孩子。王全斌,赵匡胤,老子跟你们,拼了。

    没人说这个使者怎么样了,不过我确定,他死的很惨。全师雄爆发了,他立即组织军队,进攻绵州,但是被挡了回去。全师雄一看,好,算你硬,立马掉头转攻彭州,之后,开始了他疯狂的进攻。四处征战。最要命的不是全师雄,而是他的影响力,原来那些缩头缩脑想反不敢反的人,一看有人打头,好,拼了,纷纷响应全师雄,短短数日之内,后蜀十七个州全部叛乱。

    王全斌怒了,小样的,真是给你们点脸了,降了还敢反。老虎不发威,你们全当我是HELLOKETTY。果断不能忍,当时他脑子一热,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在当时的成都,还有27000投降的蜀军,王全斌就决定那他们开刀,全给我杀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在之前出来过,他是康延泽,就是那个告诉蜀地官员‘焚荡罪’怎么解决的官员,此人和王全斌有仇,这次他是来劝王全斌的‘那20000人你可以杀,我没意见,但是那7000老弱你绝对不能杀,杀了必出大乱’他的预言很准,他的话也很对,王全斌也很懂,但是我却依然认为他的到来是错误的,因为王全斌很讨厌他,本来你说的话没错,但是既然是你说的,我就不能听了,如果这些话是从一个王全斌喜欢的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也许会有好的结果,王全斌会考虑一下,但如果是康延泽,那就绝对不考虑,王全斌和康延泽都是聪明人,王全斌尤其会打仗,但这次就没有压住火,硬是把27000人全都杀了,至于康延泽是怎么想的,或者,他真的是为了这27000人和大宋好。或许,他只是为了坑王全斌。

    不论他有什么心,他都与这些士兵的死有关系,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康延泽的预言成真了,杀了那些士兵,麻烦真的就到了。

    首先是全师雄,来和王全斌玩命,王全斌也真不是省油的灯,大宋开国名将,觉不是吃素的,连败了全师雄好几仗,可是却对整体的战局没什么影响,不仅没什么影响,反而使得蜀地越来越乱,当大乱到达顶峰之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王全斌发现,这些叛乱的士兵好像有些变样了,怎么有些人自己好像见过,一拍脑门,这不是我大宋的军队吗,王全斌第一次心慌了,怎么,难道我大宋的军队居然也叛变了吗?

    没错,现在的后蜀,乱到一定程度了,在大乱之中,宋军本身就开始出问题了,第一个敢跳出来背叛大宋的人是驻扎在嘉州的吕翰,弃明投暗,只为了那些分不平的赃,只为了在乱世中偷偷夺得一块自己的地盘。当他敢于踏上这条路的时候,他就注定了失败和死亡。

    很快,在他的带动下,蜀地进入了大乱的最高峰,数十名宋军将领纷纷叛变。川军,宋军乱作一团,蜀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混乱,终于,惊动了开封高堂正坐的赵匡胤,赵匡胤很决绝,对于这件事,敢于反抗者,唯有一个字在等待,杀。他先杀了一个在蜀地残忍杀害居民的士兵,又杀了一个像蜀地官员索贿的士兵,起手杀后,问题总还是要解决,要解决就得找给力的人,看现在的情况,王全斌是不行了,只能派另外的人去,而这个人,还是王全斌推荐的,就是康延泽。

    我在前面就说过,康延泽和王全斌有仇,这次也不是王全斌特意要提拔他,这简单来说是一种借刀杀人的方法,目的就是为了搞死康延泽,因为如果真是为了提拔康延泽的话,王全斌就不会只给他一百人叫他去平叛了。

    赵匡胤同意了王全斌的推荐,因为康延泽是跟随着去平蜀的,他了解事情的整个经过。更重要的是,他是个清官。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赵匡胤知道事情是王全斌给弄糟的,但他却并没有马上把王全斌从后蜀调过来在治他的罪,其实这是一个聪明之举

    ,让王全斌留在那比把他找回来要好,因为事情是他惹的,只有让他自己去平定,他才会因为带着愧疚之心努力去平定,如果强行把他召回来,万一狗急跳墙把王全斌也逼反那就不好了,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赵匡胤还是很了解王全斌的实力的。

    就这样,王全斌继续留在蜀地平叛,而康延泽就被任命为普州刺史。带着王全斌给自己发的一百多人,去打普州的五万叛军,对,你没看错,是五万叛军。五万吶,就是站那不动,让这一百多人砍,那也得看上几天,赢?痴人说梦吧。

    但能人就是能人,王全斌看错了康延泽,但赵匡胤没有看错,康延泽不仅是一个清官,还是一个百年不遇难得的军事天才,他真就用这一百多人平定了普州。

    康延泽有办法,你不给我人,我自己不会招吗,就再去普州的路上,他沿路招人,几天,就拉起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之后继续往前走,碰到了一股叛军,总计大概五千人,两军开战,康延泽一千破五千,再这五千人中,其实有不少是大宋的军队,看见老主子,也不想动手,也有投降之心,就故意被康延泽打败了,康延泽又在这五千人里招了点人,之后,他就获得了一直将近四千多人的队伍,这就算是有一支生力军了,可开始进攻普州了。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57625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