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云槿挨着谢夫人,轻轻坐在绣墩。
她含笑看着谢夫人和谢宗之对弈,觉得美极了。
但看着月色入户、青幔飘拂,那对弈者纹对坐,棋上棋子黑白两色犬牙交错,棋子拍在棋上声音清脆悦耳,让人觉得就这样一点单单看着也赏心悦目。
过了一刻钟,谭云槿看对弈二人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凝眉思索。
谭云槿悄悄挪了挪身子,伸着头去看。
一只修长白皙的手伸了过来,在棋上一抹,乱了棋子,谢夫人笑道:“槿儿来了!不下了!”
谢宗之慢悠悠的把棋盘上的棋子一个一个的往回捡,神态悠闲。
“槿儿!今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谢夫人看到谭云槿身旁的食盒,乐滋滋的问道。
“没什么!就是今日上山,云眠采了些艾草,做了点吃!我尝着还不错,就装了点,带过来给婶娘尝尝。看好不好吃?”谭云槿笑道。
“肯定好吃!”谢夫人有些迫不及待,莲子上来将食盒提到了案上。
棋盘和棋子都已经被谢宗之收拾好,交给菱角放了起来。
当三个白色的小瓷碟摆在谢夫人面前时,本来还急等着吃的谢夫人突然不急了。
她往后挪了挪,离案子远了点,眼睛也转过来对着谭云槿,“你苓姐姐前儿来信,说是过上几天就要回来了!”
谭云槿点头,这事早上说过了呀!
谢夫人刚刚不是还催着要吃云眠做的点心吗?
这会儿干嘛突然扯到别的?
她看看案上,刚刚出锅的黄绿色的艾草糍粑此时看起来有点发黑,衬在白瓷碟里,好像是发了霉的窝窝头。
呃!卖相不好看!
谭云槿表示理解。
谭云槿在谭家祖地生活了五年,谭家祖地的饮食精致,但和郭府的山珍海味不同,谭家很少用珍奇的食材,他们采用的食材很普通,就是百姓家里也很常见。
五谷杂粮,地里现采的蔬菜。
但是做法也很简单,几乎不用腌制过的东西。
现炒现蒸。
最难的就在食材搭配和火候,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严苛的地步,不用调味品,只将所有食材本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观之则美,尝之极鲜。
眼前这道乡土气息的点心,让谢夫人为了难。
谭云槿笑了,温暖一点点染上她的眉梢眼角。
“婶娘!您不喜欢直接告诉槿儿就是了。反正宗之哥哥喜欢吃!不会浪费的。”
谢夫人忙转头,三个小碟已经空了一半,谢宗之的银筷子刚刚从嘴里拿出来。
这个侄儿的嘴可是比她都叼,居然吃的津津有味!
谢夫人不淡定了,不等莲子帮自己,她举起筷子,就把剩下的艾草糍粑都夹到了自己的碟中。
谢宗之轻笑着摇了摇头,放下手中年筷子,“姑姑!你能不能有点大家闺秀的矜持。”
谢夫人轻轻夹了一个艾草糍粑,放在嘴边,小小的咬了一口,好看的睡凤眼微闭。
有一小会儿功夫,她才慢条斯理的说道:“矜持!那要看对什么人用!你都失了名士风度,我再端着,你当姑姑傻了!”
谢宗之哑然失笑。
谭云槿贝齿轻轻咬了一下嘴唇,也强忍住笑出声。
谢宗之不由的看谭云槿一眼。
俏皮的双螺髻、娇俏粉红衫,双眉如远山轻黛,明眸似春波盈盈,神态恬淡,清丽难言。
谭云槿察觉到他的目光,大方的看向谢宗之。
他脸上还带着浅浅的笑意,微微眯起眼,薄薄的嘴唇也抿着,脸上的线条绷紧,既俊美又清劲,而且,身量似乎更挺拔了一些,自己似乎只有到他下巴那么高。
五年的时光,大家都长大了。
谭云槿每日都要到秫香馆,跟随谢夫人学习,慢慢的和谢宗之也熟悉起来了。
开始,谭云槿还会担心,谢宗之会和大表哥郭于玉一般,轻浮无度。
每每说话,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时间久了,谢宗之始终进退有佳,从不逾矩,而且谈吐不俗。
当谭云槿遇到困惑时,听谢宗之的说话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谢宗之的礼乐骑射都学的非常好,闲暇时,他也会指点谭云槿。
如今再听谭云槿吹箫,就会听出她的指法更加娴熟,曲调变换浑然天成。
谭云槿的骑射功夫在姐妹中也是拔尖的。
谭云槿对谢宗之的戒心犹如雪山上的积雪,在春天的暖阳下无声无息的消融。
绵雨一直下个不停,这天,谭家堡门前停了几辆马车,几个婢仆在马车边侍立。
车上的锦幔一掀,先下来一个梳双丫髻的小婢,随后是一位粉底青花襦裙的女郎,堕马髻活泼俏丽,明眸顾盼秋水盈盈,这女郎见到等候在门口的谭云槿,一双美丽的眸子笑眯成两弯月牙儿,清脆的嗓音里透着欢悦“槿儿!我回来了。”
谭芳苓终于回来了!
谭云槿眼睛发热。
是她让谭云槿的今生有了转折,谭云槿对于谭芳苓有着本能的依恋。
可是她却把谭云槿在谭家祖地一放,就是五年,期间无论是中秋还是除夕,全家都团圆了,就谭芳苓没回。
“真是个没良心的。”谭云槿嘟着嘴,小声的埋怨了一句,然后就撒着欢扑进了谭芳苓的怀里。
谭家堡最想念谭芳苓的是谢夫人,她的女儿,一生下来比普通的孩子省心,不哭不闹,不缠人。
却是让谢夫人最牵肠挂肚的。
同龄的孩子说话比喝水还顺溜的时候谭芳苓却连爹爹,娘亲都不曾说过。
别的孩子满院子疯跑玩闹,谭芳苓静静的坐在屋里,看着窗外发呆。
大家都说这孩子是又傻又哑的!
谢夫人为此没少背人流眼泪,可是在夫君和孩子面前,她一直都维持着当家主母的优雅。
每天她处理内宅事物,还抽出固定的一个时辰时间,陪在谭芳苓的身边,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或是一直弹琴给她听,夜里,谢夫人就抱着小女儿一起睡。
直到七岁,在凤鸣山遇到了同样来游玩的谢重之,他正依着一棵古松,手里拿着一管碧绿的玉箫。
...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15/357355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