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中廊前植了一排栾树,枝叶茂密而秀丽,看起来也是有了年头的。[燃^文^书库][www].[774][buy].[com]栾树春季红叶似醉,夏季黄花满树,秋叶鲜黄,入秋丹果满树。
花开繁盛,花与叶簇簇金黄,馥郁芬芳。远远闻见便如痴如醉,心旷神怡。堂后花园遍植桃树,现已入秋,一到春天花开似霞,香气怡人,是难得的美景。难怪叫“撷秀楼”,果然是个绝妙的所在。
谭云槿在院中默默地站了片刻,扫视两边规规矩矩站着着的下人一眼,微微颔首,随口问:“你们都是新来的?”
身边搀扶谭云槿的嬷嬷恭谨地回答:“站在右面的几个是一直在这里伺候花木,还有打扫厅堂的,左面的苓姑娘才安排过来的。”
这个李嬷嬷是谭芳苓特意把谭云槿叫到跟前,把她指给自己的,说是谭家专门负责教导姑娘礼仪规矩的教引嬷嬷,家中的每一位姑娘都有。
李嬷嬷三十上下,容长脸儿,皮肤白净,双目黑亮颇有神采,很是稳重端厚。谭云槿一眼见了就喜欢。
她思量,有了教引嬷嬷是好的,可是现在她已经有了四个贴身侍婢,现在谭芳苓又给她配了两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还有几个粗使丫鬟,再加上其他婆子什么的,光是她的撷秀楼就有了将近二十个人服侍,她知道苓姐姐是好意,只是她这么做太过隆重了一点。
不知道谭家的其他姑娘是怎样的?
她的面上却不动声色,由着她们小心地扶着谭云槿进了屋里坐下。
撷秀楼一层的正间,迎面是地平台,紫檀木雕花山水刺绣屏风前,放着一张大大的紫檀木罗汉榻,上面雕着水仙临水彩绘。
两侧对称的放了几把椅子,香几。
谭云槿在正间坐下,她的四个贴身婢女侍立两旁。
有两名小丫鬟献上茶来。
两名大丫鬟在李嬷嬷的带领下领着众人走了进来。
她们和李嬷嬷一起向谭云槿叩头请安。
他们参拜完毕,又率其他在撷秀楼服侍的下人磕头正式参见,一一报名。
谭云槿缓缓地喝着六安茶,看着上头的花梨木雕花飞罩,只默默地不说话。
谭云槿前世也曾料理过一段家事,她知道,在下人面前,沉默往往是一种很有效的威慑。果然,他们低眉垂首,连大气也不敢出,整个大厅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
茶喝了两口,谭云槿才含着笑意命他们起来。
她合着青瓷盖碗,也不看他们,只缓缓地对他们说:“你们呢也不是我带来的人,对你们我的要求也不多,在我名下当差,只需乖乖做事,伶俐自然是很好的。不过……”
谭云槿抬头冷冷地扫视了一眼,说道:“做奴才最要紧的是忠心,若一心不在自己主子身上,只想着旁的歪门邪道,谭家的手段,你们这些老人自是比我这当主子的更清楚!当然了,若你们忠心不二,我自然厚待你们。”
站在地下的人神色陡地一凛,口中道:“奴才们决不敢做半点对不起姑娘的事,必当忠心耿耿侍奉姑娘。”
谭云槿满意地笑了笑,说一句“赏”,白芷、半夏、拿了预先准备好的银子分派下去,一屋子下人诺诺谢恩,原先有些下人看着谭云槿年幼,又出身不高,心中存了轻视之意,这会儿把自己的小心思都收了起来。
这一招恩威并施是否奏效尚不能得知,但现下是镇住了他们。谭云槿知道,今后若要管住他们老实服帖地侍候办事,就得制住他们。不能成为软弱无能被下人蒙骗欺哄的主子。
李嬷嬷上前说:“姑娘今日也累了,请先随奴婢去歇息。”
谭云槿确实也感到了困乏,闻言不由捂着嘴,小小的打了一个哈欠,含笑说一句“知道了”。
大厅里的花梨木雕山水碧纱橱之后分别是小小的方厅。
右边是一条通向二楼的楼梯,那里就是谭云槿日后起居之处。
李嬷嬷扶着谭云槿上了楼。楼上三间房子并不曾隔断。
在左手边用一张四开的花梨木漆艺屏风隔出一间书房。书房里正面摆着花梨大理石书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的白菊花。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荷花图。
右手边花梨木雕万福万寿边框镶大琉璃隔断,分成正次两间,布置得十分雅致。
谭云槿和言悦色地问李嬷嬷:“嬷嬷是哪里人?在这里有多久了?”
她面色恭敬,低头说:“回姑娘,奴婢一家祖祖辈辈都是服侍谭家各位主子的。”
李嬷嬷的态度不卑不亢。
谭云槿回头笑说:“何必如此拘谨。我一向是没拘束惯了的,咱们名分上虽是主仆,可是你比我年长,经得事又多,我心里是很敬你的。今后嬷嬷若是觉得我有不妥之处尽可直言。”
李嬷嬷她这才抬眼正视谭云槿,看到谭云槿巴掌大的小脸满是诚意,恭声答道:“姑娘这样说真是折杀奴婢了。奴婢自小就被教导如何服侍主子,先前也伺候过几位姑娘。因做事还不算笨手笨脚,才被指了过来。”
谭云槿的笑意越发浓,语气温和:“你是老人了,必然是个稳妥懂事的人。我有你伺候自然是放一百二十个心。以后我这院子里的杂事就有劳你和王嬷嬷料理了。”
她面色微微发红,恳切地说:“能侍奉姑娘是奴婢的福气。奴婢定当尽心竭力。”
谭云槿转头将在内室铺床的白芨唤来,说:“拿一对金镯子来赏李嬷嬷。”
又嘱白芨拿了锭金元宝额外赏给另外两个大丫鬟,她们分别是晶清和菊清。
她们年龄都在十三四左右。
她们受宠若惊地上楼和李嬷嬷恭恭敬敬地谢了,和白芨一起服侍谭云槿歇息,又去找王嬷嬷商量事去了。
谭云槿安顿好以后,就开始了在祖地的生活。
祖地所教授的知识都是谭云槿前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每日起早,到闻香读书楼和众位姐妹一起读书,谭家教的不是一般大户人家所用的《女训》之类的,而是《四书五经》。
学习一个时辰后,就要换上短衫,到五松园练箭。
谭家要求,每个女孩子必须学习一种武术,强身是一,更重要的是能够在遇到到危险时,支撑到救援的人来。
谭云槿虽然多活了一世,她还是不喜欢和人针尖对麦芒的抗争,所以就选了射箭,这样她可以在远距离御敌。
练完箭后,大家就可以回去歇息。
等到午时过后,未时初,大家就要在荷香水榭学习规矩礼仪。
荷香水榭就在谭蕊住的坐春望月楼对面,隔湖而望。
在荷香水榭这面的湖岸边,有两层石舫。天气晴好时,可在里面登高远眺,或是敲棋弹琴。
四书五经、礼仪规矩什么的谭云槿学起来一点困难都没有,就算谭家实行的是儒家古礼,程序繁琐复杂,她也只需要回去后多琢磨几下,练习练习,就没有问题了。
让谭云槿为难的是每日的练箭。
无论前世今生,谭云槿一直都是娇娇弱弱的大家闺秀,舞刀弄剑的她是一点也不曾沾过边,如今姐妹中,在这方面就属谭云槿最弱,就连一石的弓她都拉不开,祖地三岁的孩子都可以拿着一石的弓上山打雀玩。
谭云槿也是倔强,她开始偷偷的锻炼臂力,每日早起一个时辰,先将诗书预读一遍,然后将石块悬在腕上,悬腕练字半个时辰。
没过几日,谭云槿的胳膊就红肿起来,王嬷嬷和白芨四个无论怎样劝,她都不听。
李嬷嬷最后献计,让谭云槿每日去爬山,那样身体强健了,力气自然也有了。
谭云槿有点犹豫,她一个姑娘家可以出门吗?
李嬷嬷笑着的解释说,谭家的每位主子都是这样锻炼的,包括几位姑娘也是,不过能够坚持下来的没有。
这样才打消了谭云槿的顾虑,她让李嬷嬷去安排爬山的事情。
李嬷嬷很积极,很快就把事情安排妥当了。
次日清晨,谭云槿就带着谭家派来的家仆来福,还有半夏一起去爬山了。
谭家堡倚山而建,山便是鸣凤山了,鸣凤山是谭家的第一位祖先取的名字,说是月夜下见山峦起伏,好似雏凤振翅欲飞,故名九曜山。
鸣凤山不高,但从谭家堡攀到峰顶的四里山路也让谭云槿气喘吁吁,而且昨夜下了雨,山路湿滑,好几次还差点滑倒,但一路上的茂林修竹、野花老藤,还有山鸟禽雀的宛转鸣叫,都让人心旷神怡,这西湖周围的山,真是没有一座不美啊。
可身体的疲惫还是很实在,攀上山顶谭云槿就几乎累得直不起腰来了,两腿直打抖,后面的路几乎是靠着半夏半拉半抱的,一到山顶,就赶紧找块山石坐着歇息,这身子骨实在是瘦弱啊,得好好打熬。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15/357353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