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科幻灵异 > 韩娱+美食男神是我大表哥 > 第1章 酒糟汤圆

??第一章酒糟汤圆

    被用食物命名,我的一生都将致力于追求美食。——阮元宵

    2月14日清晨,阮家迎来了一个软萌萌的新生命。护士抱来小女娃时,还没等家里人接过来,阮露白一个箭步蹿到护士面前,看到自己的小堂妹正睁着圆眼萌萌的瞅着他(并不……)“奶奶快看啊,妹妹的眼睛好漂亮,和你的一样是海蓝色的呢!不知道会不会也有奶奶这样的铂金发色呢?”平日里沉稳的小少年此刻已被软软小小的妹妹吸引了全部注意,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小妹妹,内心已被:“哇!妹妹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婴儿!!!(>ωω

    阮爷爷今天心情特别好,正逢小公主诞生在元宵节,阮爷爷亲自下厨做元宵犒劳全家人尤其是阮妈妈这位大功臣。

    阮爷爷阮浔是巷子里的阮家菜馆的老板,也是全城最有名的厨子。从前上面的领导人下来视察,总有人要请老爷子出山。每到这时老爷子就会穿上压箱底的黑色绣金线中山装,提上自己一辈子不离手的包裹在青色龙纹绸缎里的镶金柄菜刀,黄花梨提盒里摆满了秘制调料瓶,精神抖擞的像位将军。即使阮爷爷的两个儿子并没有继承他的手艺,也不妨碍父亲是他们心中最最尊敬的人。

    上好的糯米粉和好面,黑芝麻和花生大锅炒熟磨碎,随着阮爷爷飞舞的手指生出一颗颗团子。烧开水后加入酒糟煮沸。再把白胖的汤圆一枚枚滑入锅里,快熟时加入晒干的桂花……全家人都被这甜美的气味吸引。咬开一个汤圆,浓浓的馅流满口腔,芝麻和花生的香醇,合着桂花酒的淡香,这是团圆的味道啊。“宝宝小名就叫汤圆!”阮妈妈一锤定音。“元宵,宝宝的大名就叫元宵怎么样?生在元宵节的孩子。”阮爸爸想了想说。于是阮家菜第三十六代传人,就有了这样一个陪伴其一生的叱咤美食界的名字。

    按阮家的习惯,小元宵的抓周宴很是隆重。几天前阮家菜馆就在店外挂了旗,昭告老饕们几日后小元宵的抓周宴老板阮浔阮老爷子要试新菜。这试菜也是阮家菜馆特别的地方。来阮家菜馆的食客是不能自己点菜的,能吃上什么要看今天菜馆有什么,看老板的心情,这试菜是老板每次研究出新菜就会在门口挂面旗,于是老饕们就会闻风而动。这次来了半城的人,若不是每次试菜都是菜少人多,怕是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要来呢。做厨子到阮老爷子这地步,他拥有数不清的志同道合的伙伴,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人。

    热热闹闹的用完餐,期间老王趁着老杨要看元宵的时候夹走了最后一块鱼,老张夺走了小李碗里没来得及吃的鸡翅,总的来说气氛还是很和谐的。酒足饭饱,后厨的几位小工抬上一张长桌,上面摆着抓周要用的,书、毛笔、钱、首饰……还有好多女孩子喜欢的东西。阮妈妈把元宵放在桌上,轻轻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元宵就开始慢吞吞的往前爬了。她一路向前,什么都没有让她停下,直到她小小的手握住了一把没开刃的菜刀,龇牙咧嘴地笑了,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大家纷纷叫好,恭喜阮爷爷后继有人。阮爷爷心里很高兴,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继承他的厨艺,他并不生气,可心里不是一点都不遗憾的,阮家传了三十多代了,祖上一直是厨子,从给平民百姓做菜一直做到御厨,中间从没断过流,一代代阮家人的心血成就了阮家当下厨艺界的地位,是阮家的荣光。但到了自己这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两个儿子都对继承厨艺不感兴趣,一个从商,一个进了演艺圈,孙子也并没有表现出对厨艺的热情和独特的天分。阮老爷子本打算多收几个弟子让他们继承阮家的名头,没想到临老倒收到这么个惊喜。面上笑呵呵的回答还要看将来孩子自己的意思,心里已经开始默默期待孙女能做自己的传人了。

    令阮爷爷开心的是,稍稍长大一点儿,元宵就展现出了对厨房的热爱和对厨艺的天赋,在征求了阮父阮母的意见之后,阮爷爷郑重地询问了小孙女的意愿。虽然知道孙女很有天赋,但如果心不甘情不愿地学厨艺恐怕也不会有多大的造诣。“汤圆,你愿意和爷爷学厨艺吗?传承阮家技艺?也许将来你不愿意做一个厨子,但如果现在你开始跟着爷爷学厨艺,爷爷就不会允许你半途而废,汤圆,好好想想。爷爷觉得你很有天赋,可也不愿意强迫你一定要继承爷爷的手艺,按你的想法来,不然大家都不开心。”即使孙女只有三岁,还是世人眼里什么都不懂的年龄,可阮爷爷还是把元宵当做成年人一样平等地询问她的意见。“我愿意学厨艺,爷爷,我想以后能做饭给你们吃。”元宵坚定地回答。“想好了吗?学厨艺是件很辛苦也很持久的事,如果你决定要学,爷爷就不会给你放弃的机会,你真的决定了吗?”“嗯,我想像爷爷一样,也能做出让大家都喜欢的菜。”于是元宵就开始跟着爷爷学习厨艺,开始了她日后一段传奇。

    ………………我是萌萌的分割线@( ̄- ̄)@…………

    “汤圆啊,爷爷把技法上的都交给你了,你学的很好,超出爷爷的想象,但厨艺这种事,是能停手不能停心的,以后的路还是要你自己走啊。”“好的爷爷,是的爷爷(_)”阮软少女汤圆。这近十年阮爷爷倾囊以授,前三年带着元宵学习刀功,那时候元宵还小,拎不起一般的菜刀,阮爷爷特意从库里寻了一把轻便的菜刀给她。同时为了不让元宵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求元宵从小练习一套呼吸法,并拜托一位武术世家的食客教元宵一点儿入门的防身术,这么多年练下来虽然没成武林高手,放倒几个没有功夫的普通人还是比较容易的。又因为元宵年纪小见识也少,爷爷一开始就把她扔在后厨,由得阮家的帮工们调教这个小师妹。别看不上这些帮工,手上没点儿功夫是进不了阮家的。这里的帮工大多是别家的传人,同派系不同派系的都有,上头的长辈把他们丢到阮家来锻炼,没个三五年回不去家继承家业。这些师兄们有的是川菜小神厨,有的是粤菜后起之秀,有的是湘菜正统,可是在阮家,刚来他们都是烧火采购的,没谁比谁高出多少。阮家又是出了名的不讲究传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也就是说只要有追求厨艺的心,一直研究的动力,阮家就会原原本本地传艺,毫不藏私。定下这个规矩的老祖宗觉得厨艺是只有交流才会有进步的,加上阮家人大多心性豪爽,并不斤斤计较,也愿意收徒。而且阮家这么多年能一直在厨艺界处于龙头地位,靠的可不是老祖宗留下的几个一成不变的方子,只有不断进步才不会被时代遗忘啊!元宵就这样平日在后厨和师兄们切磋,学校放寒暑假爷爷奶奶就会带着她全国各地地游玩,不但可以见识各地的美食,也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这让元宵虽然小小年纪却也算见多识广。用阮爸爸的话说,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女孩就要富养,这样才会更有见识,也不容易被骗受伤。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03/357224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