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四卷、李承乾的叛逆
随着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的过世,李承乾年岁渐长,开始玩心大起,再加上又患了腿疾,在宫中胡闹起来,时不时地装个突厥人兴个土木什么的。
虽然在我们今人看来,李承乾的这些举动不过是青春期的一种叛逆而已,然而这样的行为对于一国储君来说是极为不当的。所以李承乾虽然因为害怕父亲知晓而只敢偷偷摸摸地暗着来,然而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的儿子究竟在做些什么,唐太宗心里自然一清二楚。于是唐太宗下令让李百药、孔颖达等人侍讲于弘教殿,并嘱咐杜正伦要时时规劝太子注意言行。
虽然唐太宗因为爱子心切,急于将承乾重新引上正轨,所以对于志宁、张玄素、张士衡等人不断进谏的行为大力褒奖,但是他却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能否真的能够将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因为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能发现共同点——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最后却根本收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比如李承乾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还说什么我这样做“死无所恨”,结果却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而且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可想而知了。
第四十五卷、爱与不爱无关善良
而此时的李承乾又对宫中的一名太常乐人大加宠幸,唐太宗知道后自然将之收杀,结果承乾悲痛之下一连几个月称病不上朝,在宫中的荒唐举止愈发的变本加厉,惹得朝臣纷纷揣测皇帝会不会有了换储的打算。
然而就算是承乾胡闹成了这样,唐太宗也不曾动过废太子的念头,甚至在知晓了大臣们私底下的猜测后,不仅很生气,还特意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就是意在告诉众人他绝不会废掉承乾这个太子的。
但是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并且暗藏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不得不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唐太宗心痛无奈之下,只得将其幽禁别室。
他为了称心的死伤神,于是终究走上谋反不归之路,李世民得知消息提前做好准备,贬为庶人,流放到黔州,郁郁寡欢而亡。世人的理解一般都很片面,比如明明谋权篡位崇尚男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呢。爱与不爱,无关善良,无关风月,只为真心!--称心
若没有那一场宿醉的短暂,怎么会知道清醒的漫长?--李承乾.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754/356101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