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你个罗老实,昨个咋不说?”王巧娘气呼呼的问道。这都要拿出去卖了,这会说这事,这不是诚心叫人上火么?
王巧娘是越看罗老实越生气,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偏等着这个时候说,这不是成心叫人心里添堵吗?
一把年纪了,越活越回去,都不知道想些啥?
罗老实一瞧王巧娘的脸色,就晓得,他媳妇儿这是真生气了。忙说道:“你看你,动啥气啊!我哪能瞧着你和小秋的笑话。我看你们娘俩忙忙乎乎的,以为都准备了。刚才瞧了一眼,看没有,才晓得你俩没准备。这不,我就问了一嘴吗?”
王巧娘听了这话,脸上的怒气就下去了一些,“你也说我们娘俩忙忙呼呼的,那有个啥想不到的,也是应该。你要看见不行的,你倒是早说呀!你说你,现在才说,这个咋整?这天儿眼瞅就亮了,咱路上还得花一些时候,再现做这些个东西,我怕是要不赶趟了。”王巧娘越想越是头疼,真是忙乎蒙了,倒是把正要紧的给忘了。
没个碗没个啥的,她这玉米面粥是不好往出卖了……也是她太贪心了,瞧着肉夹馍,吃起来有些干吧,就琢磨着,配上一碗玉米粥是正好的。
叫罗老实一说,夏秋也想起来了,他们这没个盛放的器皿还真是个事。
罗老实既然说了这一茬,自然是有主意的。先前那问话,也不是诚心想叫王巧娘着急,就是觉得这几日,他这媳妇有些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想找找存在感罢了!
这买卖要是能做成,家里就多了一份收成,他比谁都乐呵。哪能瞧着这生意做不成。
“我这一早就有主意了。这玉米面粥啥的,咱要是用碗乘着卖,咱没哪些碗,也没有叫人坐着吃的地方。不用碗是正好。我琢磨着,咱村的后山上不是有不少的竹子吗?砍些竹子回来,做成一节一节的竹筒,用来装粥正好。那玩意儿容易,做起来不难,还不费工夫,我和罗根两人,一会就能做出来不少。你瞧着咋样?”罗老实说道,话里有着几分得意。
他这把也算帮了忙了。这几日没少叫他媳妇数落,这把该夸夸他了吧!?
毕竟是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王巧娘一听罗老实那说话的调调,就晓得他是啥个意思了。
这是等着她夸呢!?这要是放在以前,那必须是夸上几句的,可现在瞧着,罗老实这人是真不能夸。
“有啥行不行的,都这个时候了,也没啥旁的法子了。那你们爷俩,趁着咱还没走,赶紧砍几个竹子回来。这去的道上也别闲着了,就做这竹筒子了。在这编几个小篮子出来,看能不能用上。”王巧娘板着脸,大概的说了一下。
罗老实没等来夸奖,只能颤颤的点了点头。看来,先前的事,他媳妇心里是有气呢!
四个人吃完早饭,罗老实和罗根父子,就去后山上砍竹子了。王巧娘和夏秋,把家里里里外外的收拾了一遍。
又给大锅里添了凉水,把剩下的排骨炖土豆和玉米饼子装到一个大盆里,放到锅里冰着。省着回来的时候坏掉。
看着没啥活做,王巧娘和夏秋也忙活了好一阵子。
等忙活完了,看罗老实父子俩还没回来,又合计了一下,把包着烧饼和肉馅的两个大盆子放到了一个大背筐里,这样拿着方便。
等罗老实和罗根扛着竹子回来时,就见院子里放着两个大背筐。
“这是做啥?”罗老实放下肩上扛着的长短一致的竹子。这些竹子,他和罗根已经在林子那处理了一些。
“我瞧着太零散,就都放到一个背筐里。好拿着。”王巧娘拿起竹子瞧了瞧,还湿乎着,应该是洗过了。后山那有条河,平时洗衣服啥的都去那。
罗根放下竹子之后,就去后院把马车装好,赶了出来。
现在天还没亮,没出日头,不大热,有点凉风,赶路是正好。
两个背筐和竹子放进了车厢里,罗老实和王巧娘坐车里。
夏秋跟着罗根坐前头,罗根赶车。
庄户人家都起得早,就是没啥活计干,也都少有懒床的。
罗根他们赶着马车出村,遇上了几个村里人。村子本身就不大,论论亲戚都能叫上点啥。因着罗根先前出的事儿,全村人都晓得,所以见了罗根,有那么点儿惧怕。毕竟是平头小老百姓,在他们心里,杀的人进了大牢,那就是天大的事儿。
罗根刚回村里那会儿,有不少人在背后嚼舌根。不敢在罗根眼前背后说,可却在罗老实和王巧娘背后嚼了不少舌根。罗根当着全村子人的面,狠狠打了一个嚼舌根的男人,吓得全村老少,再也没有人敢背后说这事儿。
所以这会儿,罗根嘴上叫着大爷,叔伯啥的,人家也就是点点头,算是过去了。都不愿意和罗根多说一句话,更不会问他们这是上哪去。
虽然是黑着天儿,夏秋也瞧出来,这些人不是太友善。至少一个村里的人,就算关系不怎么好,不是啥近乎的亲戚,这个反应也着实是太冷淡了点。
等马车出了村儿里,又走了好一会儿,夏秋就有些憋不住了,小声问着罗根:“我瞧着先前遇见的人,应该是咱村儿里的吧!可瞅着,好像是,和你关系不大好……”夏秋斟酌着用词,就怕说的不妥当,叫罗根难过。
罗根向来晓得,这小媳妇儿的心思灵敏,没想到就是几句话的功夫,倒叫小媳妇儿瞧出来一些了。
昨个儿小媳妇儿问,他和江家两兄弟的事儿,他都没说。虽说小媳妇没说啥,可觉得小媳妇还是有些不乐呵了。
今个这事儿,他要是再不说,怕是两事加一起,小媳妇心里会对他有隔阂。
“我先前出了点事儿,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晓得……这事儿,不是啥好事儿。村里人没少嚼舌根,我自个是身正不怕影子歪,也不怕他们说啥。可是,你也晓得……”罗根说到这里,停了一下,似是有些不想再说了,可一想,这些事,早晚是瞒不住的。他现在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总有一日,他会全部都告诉小媳妇儿的。
“这些个事,他们不敢在我身前背后说,就使劲在我爹娘背后嚼舌根……然后,我就挑了个,说的最厉害的人,当着全村人的面儿,把他狠狠的打了一顿……从这往后,就再没人敢提那些事儿。村里人儿,对爹娘还行,见到我,就有些怕了。”罗根没有多为自己辩解啥,就是把大概的事实说了一下。
他就是这样的人,在小媳妇面前,他不想伪装,更不想说假话。
他俩要在一起过一辈子,坦诚相对,会让彼此生活的更融洽一些。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啊!罗大哥,你做的对。要是我,我也饶不了那些,整天在我爹娘身后嚼舌根的人。”夏秋说道。她现在是越发的好奇,罗根当初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让村里人这样的怕他。
不过看罗根的模样,一时半会儿,都不会和她说,只能慢慢的等机会,反正照着罗根的性情,早有一天会和她说的。
罗根听了小媳妇儿宽慰的话,点了点头,又看了眼小媳妇儿的脸,确实是没有旁的意思。这心里更是放心了,他的小媳妇儿,绝对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这是他的福气。
“我看你和娘,老早就起来了,你要是困了,就眯一会儿,到地方我叫你。”罗根看着小媳妇打了几个哈欠,就说到。
夏秋确实困了,先前那股子兴奋劲儿一过,这会儿真就是乏的厉害。倚着罗根,就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没多大一会儿,夏秋就睡了过去。这时,王巧娘开了车厢前面的小门,递出来一个小单子,叫罗根给夏秋盖上。
“咱也不着急,这车慢点儿赶,叫小秋多眯会儿。这丫头是累坏了。”王巧娘说道。她在车厢里头,是听见了罗根和夏秋说的话,越发觉得夏秋这丫头是个好的。他们老罗家能有这个媳妇儿,这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娘,我晓得了。你和我爹也眯一会。到地方,我叫你们。”罗根看他娘,没有关门的意思,晓得他娘应该还有话要说。可是这些话?就是他娘不说,他也晓得是啥话。
王巧娘听话,晓得儿子是在堵她的话,叹了口气,“我和你爹就不眯了,昨个晚上睡得早,这会子精神着呢!娘晓得,你不爱听那些个话。可娘还得说,这小秋是个好姑娘。娘就认准了她这个儿媳妇,旁的都不行。根啊,这人得认清本分,有些事儿是做不得的,有些人是求不来的。等给你和小钱儿办了喜事之后,你就好好安心过日子吧!把那些个事儿都忘了。”王巧娘一想当初那事儿,就气得牙痒痒,恨不得把那人千刀万剐了。她好好的儿子,都叫那人给毁了。
“娘,你放心,那些个事儿,我都忘了。往后只会安心过日子,我会一辈子对夏秋好的。”罗根下了个保证。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傻乎乎的罗根了,早就认清现实,不可能再犯傻了。
王巧娘抹了一把眼泪,点点头,“你可得记住自个儿说过的话。”王巧娘回了车厢里,一坐下,瞧见罗老实正瞅她,抬脚就踢了罗老实腿上一下。
罗老实一咧嘴,看王巧娘不乐呵,就没吱声,继续低头做手里的活计。媳妇儿和儿子说的话,他都听见了,他这个儿子,像他。认准了啥事儿,就是一门心思往上扑,啥都不管。可要是想明白了,就不会再做同样的事了。
他信自己儿子,在不会做从前的那啥事了。
夏秋睡的迷迷糊糊的,该听见的话,是一句也没听见。反倒是那红痣冒了出来,在夏秋的脑海里,再三的强调,今天还欠了一口阳-气。夏秋怕红痣会念念叨叨的一直念下去,便应了一句,说是晓得了。她这话一说,这脑海里的声音就消失了。
夏秋也没啥睡意了,这心里又开始糟心了。琢磨着,今儿个要找啥由头,亲罗根一口。
这天天来一口,她怕罗根,没等跟她成亲,就会翻脸。
真是坑啊!她都成啥人了?!
“罗大哥,咱到了没有?”夏秋闭着眼睛问道。
“你醒得正是时候,咱这再往前赶一会儿,就是了。你先睁开眼睛,清醒清醒。”罗根瞧了小媳妇一眼,见她闭着眼睛说话的模样,像是没睡醒,整个人都显得可怜兮兮的。
夏秋睁开了眼睛,双手揉了揉自个儿的脸,整个人一下子就精神了。
在看这天儿,已经有些亮了。
罗根他们还是赶着马车先到了江老爷子那儿。把马车存在那。
江老爷子见罗老实和王巧娘都来了,又一阵的寒暄。
夏秋则跟着罗根去后院停马车。
听罗老师和王巧娘说,他们是来,卖吃食的。江老爷子便拍了一下大腿,说是他们来的正好,正好有个好摊位空了出来。指了指地方,催他们赶紧去占上。那摊位的前个主人,昨个正好收了摊儿,说是以后都不出来了。罗根他们现在把摊位占上,等衙门的人过来,交上几天的租钱,在这几天之内,这摊位就是他们的了。
江老爷子这一指点,可是帮他们省去了不少事儿,他们来得这么早,就是想趁着人还没来,找个好一点的没有主的摊位。
和江老爷子道了谢之后,就直奔那摊位去了。把东西往下一放,这摊位就占下了。
旁边的小贩,是卖豆花儿的,看罗哥他们四个人,背着两个大竹筐,盖的严严实实的,一时也看不出来是做啥的。
看他们占好了摊位之后,便笑着说道:“你们这运气真是不错,这摊位今儿个才空出来。是有人告诉的吧!要不是在常在这出摊儿的,可是不知道这事儿的。”
罗老实看那小贩满脸堆笑,便接了话说道:“我们家和那镇子口的江老爷子有点交情。今个是头一天出摊,刚到江老爷子那儿,他就给指了这个摊位。还说我们是赶巧了。”
卖豆花的小贩,一听是镇子口的江老爷子,那立马就晓得这家人是有来头儿的。在这儿出摊的小贩,没有不知道江老爷子的。那见了江老爷子,都得老老实实的。谁叫人家老爷子有两个儿子在衙门里当差呢!
浙江老爷子已经成为,他们惹不起的人了。
“那可真是赶巧了,我姓黄,旁人都管我叫黄大豆,咱这以后就是邻居了。你们要有啥事儿?需要人搭把手,叫我一声就行,这老话不是说远亲不如近邻嘛!”黄大豆笑呵呵的说着,既然他们家和焦老爷子有交情。不管是为了啥?他都得和这家人好好处着。好在是瞧着这家人也不是那等难缠不讲理的。
“哎。我姓罗,大家伙儿都叫我罗老实,那对小年轻是我儿子罗根和他媳妇。那个就是我媳妇了。我瞧着,你这岁数和我儿子罗哥差不多,往后你叫我罗大叔就行。”罗老实说道。既然这黄大豆有心交好,他就接下了。这往后要是一直出摊儿,这个真就是拾到拾到邻居了,好好处着,那是最好的。
黄大豆顺嘴就管罗老实叫上罗大叔了。又问了问他家是卖啥的。
罗老实也藏着掖着就说是卖肉夹馍,这摊子是儿子和儿媳妇整的,他们老两口就是过来搭把手。
黄大豆倒是头一次听见有叫肉夹馍的吃食,他这人没别的,就一样,嘴上爱吃。这集市上但凡再卖的吃食,他是都吃过的,好吃不好吃的心里都有个数。
在罗老实和黄大豆说话的功夫,王巧娘和夏秋已经把摊子摆好了。
来的路上,罗老实用竹子编了三个半人高的圆筒子,这会立上圆筒子正好把装东西的大盆坐在上头,来回打粥,做肉夹馍都方便了不少。
在立上一块牌子,上头用烧炭写的,肉夹馍一个五文钱,玉米面一份两文钱,这摊子就算摆好了。
这会天已经是大亮了,集市里已然多了不少的人,离着人挤人的热闹场面,还是差了一些。
因着是新出摊子的,又卖的是新鲜的吃食,摆了好一会,也不见有人上来卖。
黄大豆的豆花已经卖出去十来碗了。
王巧娘和夏秋有些个着急,两家离的很近。瞧着人家一会来一个人,自家摊前冷冷清清的,真是有些个上火。
罗老实和罗根在摊子的后头,一个做竹桶,一个编竹篮子。
“罗婶子,给我来个肉夹馍。闻着怪香的!”黄大豆送走了一个买豆花的,就到了罗家的摊子前,瞅了一眼。
他早就瞧出不对头来了,可觉得吧,他这冒冒失失的说了,许是不大好。就憋着没说。
可看罗家人卖不出也挺着急的,想着就当卖个好了。趁着自个那没生意就过来了。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658/36624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