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 > 第十三章 节 神秘的宝鉴

??

    第十三章节神秘的宝鉴

    田蓓很喜欢《红楼梦》,经常与喜欢文学的少男少女们一直讨论其中故事,品鉴其中诗词。

    言羽原本并不喜欢《红楼梦》,但是因为喜欢田蓓,爱屋及乌,也开始用心研读,慢慢地也品出些许滋味来。

    特别是言羽受了历史老师点拨,学会了旁征博引,多方考试之法,才慢慢发现,《红楼梦》是他一生所读的书中,结构最复杂内容最晦涩诗句之中暗藏玄机最多的一本书。

    而言羽少时,曾读到《皇明典故纪闻》,其中卷十五记载,成化年间,因擒获妖人,追其妖书图本,备录其名目,而其中书目,竟有百余本之多,其中就有《搜神记经》、《佛手记》、《神工九转》、《通玄济世》、《通天立世》、《夺天策》、《海底金经》、《九曜飞光历》、《土伞金华盖》、《水鉴书》、《照贤金灵镜经》、《玄天宝镜经》、《天形图》、《玉贤镜》、《太上玄元宝镜》、《照天镜》、《天神图》、《金锋都天玉镜》、《鸳鸯经》、《龙凤勘合》等。

    言羽当时就想,原来古时的妖人竟也要读这么多书,真是辛苦啊,难怪有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间总会有些妖人法力无边。如果道士不努力修行,遇到这种勤学苦练的妖人,多半打不过吧。自己今后一定要多读书,以后才能有本领降妖伏魔。

    所以言羽一直想有机会如果能回到过去,把这些妖书都拿来细读研究一下番,必有所获。而在他看来,曹雪芹所得之《风月宝鉴》,多半也和这些书里的很多宝镜书一样,属于玄之又玄的神怪之书,必定对应着某些宝镜宝物,暗含这些神物法器的开启使用之法,所以对《风月宝鉴》及由它而改的《红楼梦》也有了格外的兴趣。

    后来言羽一生之中,数次重读红楼,不断尝试回溯本源,揭开时光美人的面纱,重现书中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

    在言羽看来,《红楼梦》源于《风月宝鉴》,它的背后,隐藏了无数的历史真相,唯有穿越时空,才能解开当年作者隐藏的诸多秘密。

    《红楼梦》区别于其他历史小说的最突出特点,便是“一喉二歌”。表面上这是一部小说,实际上是一部野史。而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作者不得不用小说作掩护,将历史隐于其中。

    小说开头说所,《石头记》曾名《风月宝鉴》,而书中贾瑞临终手中所持的“风月宝鉴”宝物,其实正好是对这本书既形象又具体的一部比喻:风月宝鉴的正面,描写的是风月繁华、温柔富贵、儿女情长的风月小说,而风月宝鉴的背面,则是白骨粼粼、血泪斑斑的历史——一部隐于小说中的历史。

    脂砚斋是《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个批语作者。脂砚斋的批语在红学界称为“脂评”或“脂批”,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被称为“脂本”。但脂砚斋其人是谁,与《红楼梦》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曹雪芹)是什么关系,迄今未形成一致看法。

    但从脂批的内容看来,脂砚斋其人与《红楼梦》的作者及其家族应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脂批中往往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隐喻进行说明,并为红学的“探佚学”分支提供了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

    脂砚斋透露了文中寓意,注释词语典故,深知拟书底里,揭示了小说写作技巧和艺术创作的内幕。如甲戌本第一回有一段眉批总述“书中之秘法”的批语:“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脂批中提到的其他具体写作手法还有:伏脉千里、春秋字法、横云断岭法、云罩峰尖法、拆字法、三五聚散法、偷渡金针法、不写之写、未扬先抑法、倒卷帘等等大约四十余种。

    还点明了作者为书中人物、地点运用谐音、拆字等手法,使其有所寓意。比如“元、迎、探、惜”是“原应叹息”之意,其他如“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则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霍起”是“祸起”;“娇杏”是“侥幸”;“凡鸟”则合成一个“凤”字等等,这些揭示内幕性的提示,若不是脂砚斋揭示,读者是很难自己读出来的。

    脂砚斋还揭示了全书的主旨和总纲。

    全书的本旨是:“无材可去补苍天。”第一回甲戌本的侧批明确认定这七个字是“书之本旨”。

    做出了全书的总批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揭示了全书的总纲。

    甲戌本第一回中僧道曾言:“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侧批道:“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在“枉入红尘若许年”之后脂砚斋批道:“惭愧之言,呜咽如闻。”在警幻仙子说到有“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时,批道:“点题。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

    脂批明确揭示脂砚斋参与了小说创作,因为脂砚斋可以决定书名。在甲戌1754年之后曹雪芹尚在世的十几年间,《红楼梦》的书名一直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从“重评”一直到“四评”都保持此书名。甲戌本小说正文有这么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在透露小说寓意的同时,脂砚斋在涉及与作者关系的批语中用了不少“瞒”字和“假”字。脂砚有批:“真真假假,恣意游戏于笔墨之中,可谓狡猾之至。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甲戌本有眉批:“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此梦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竟不知立意何属,惟批书人知之。”“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似有难言之隐。

    蒙府本中一句“作者泪痕同我泪”的批语明确了脂砚斋与作者非同寻常的关系。诸如此类的批语还有:

    第七十四回,写贾琏借当,庚辰本夹批:“盖此等事,作者曾经,批者曾经,实系一写往事,非特造出,故弄新笔,究竟不即不离也。”

    第七十七回,写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庚辰本夹批:“……况此亦是余旧日目睹亲闻,作者身历之现成文字,非捏造而成者,故迥不与小说之离合悲欢窠臼相对。”

    第二十五回,写三姑六婆妇女之间的事,甲戌本侧批道:“一段无伦无理信口开河的混话,却句句都是耳闻目睹者,并非杜撰而有。作者与余实实经过。”

    此类批语还有,写宝钗与母亲商量薛蟠出去吃亏赚钱做买卖的事,庚辰本批:“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故特于此注明,使后人深思默戒。脂砚斋。”写丫头四儿变尽方法笼络宝玉,庚辰本批:“又是一个有害无益者。作者一生为此所误,批者一生亦为此所误。”

    因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有人不明就里,误以为脂砚斋即是宝玉,此说由新红学的开山鼻祖胡适最先提出。

    胡适根据庚辰本第二十二回的“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这一批语认为,由于凤姐不识字,点戏时自须别人执笔,而宝玉是最具这个资格的,故此脂砚斋即是宝玉。

    不过言羽相信,脂砚斋即是曹雪芹之叔曹頫。

    甲戌本第一回有脂批:“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说明“芹”、“脂”是两个人,因而胡适之说经不住推理,逻辑上难以成立,除非曹雪芹不是作者。

    在脂批中,多次出现“余二人”,“作书人”,“批书人”语式,作者与批者界限分明,其为两人似无可疑。

    富察明义有一篇文章里提到“其叔脂砚”,所以曹雪芹叔叔是脂砚斋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种说法至少有实在的史料作为证据。

    曹雪芹好友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也有记载,曹雪芹告诉敦敏:“借家叔所寓寺宇……”说明曹雪芹的这个叔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曹寅只有早逝的亲子曹颙和嗣子曹頫,而曹雪芹作为曹寅的孙子,逻辑上讲,其叔只能是曹頫。

    裕瑞也在他的《枣窗闲笔》里面说:“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述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部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乃以近时之人情谚语,夹写而润色之,借以抒其寄托”。

    裕瑞这段话与脂砚斋说法一致,因为甲戌本第一回脂砚斋说: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裕瑞和脂砚斋的说法相似,裕瑞说他“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研斋之批语”,所以裕瑞很可能是看到脂砚斋的这条批语,才知道《红楼梦》是改自《风月宝鉴》的。

    书中写到,贾瑞因为调戏凤姐不成,倒添了一身病,吃了几十斤药也不见效。此时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取出一面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即风月宝鉴给贾瑞,并告诉贾瑞,这镜子专给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的,并且告诫他,“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但贾瑞不听劝告,照了正面,结果一命呜乎。贾代儒夫妇却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代儒正命人打算把这镜子烧了时,镜内哭到:“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结果跛足道人到来,抢了宝镜,飘然离去。

    后来再看这一回,才渐渐体会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说此镜“两面皆可照人”,即指此书表里皆有喻也,宝镜的两面即指此书的表里。作者借跛足道人之口说“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其时是告诉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风月小说甚至是色、情小说,而要看这本书的另一面——也就是它所隐藏的血泪斑斑、白骨粼粼的历史。否则,就会像贾瑞一样陷入风月故事而无法自拔,那样将是十分危险的。

    在小说中贾瑞会因此而送命,那么对于此书的读者,如果只看了这本书的表面,沉迷于书中的儿女情长,那么,将永远也看不到这本书所隐藏的历史了——这当然是曹雪芹所不希望的。

    至于贾代儒对于风月宝鉴的态度,说它是“妖镜”,并要“烧毁”它,作者则认为这是对本书的诽谤,并且借跛足道人之口反驳到“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是那种“以假为真”的人。但当想起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句子来,看来作者时时在提醒我们要如何看这本书,可是我们却一直执迷不悟,沉湎于小说中表面的风月情浓,无法自拔。虽然书中的贾瑞是个可怜人,但作为读者的后世之人,因时光荏苒而被面纱所迷,又何尝不是可怜人呢?

    虽然《风月宝鉴》这本书后人是看不见了,但是因为《红楼梦》是由《风月宝鉴》改成的,所以《风月宝鉴》写了什么内容,还是大体可以通过《红楼梦》窥视得到。

    《红楼梦》十一回和十二回写的凤姐与贾瑞故事里面提到了风月宝鉴,这个故事是《风月宝鉴》里面的故事应该不会错。

    那么究竟哪些故事是《风月宝鉴》的故事呢?

    为了讨论问题方便,可以把《红楼梦》大体分为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第一回到第八回,主要介绍书中人物及其命运,我们可以称之为“序幕故事段”。

    第二阶段:从第九回到第十六回,主要写秦可卿和秦钟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二秦故事段”。

    第三阶段:从第十七回到第六十三回,主要写大观园里面贾宝玉和十二钗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大观园故事段”。

    第四阶段从第六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主要写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二尤故事段”。

    由于《红楼梦》的原稿止于八十回,七十回到后面的故事不连贯,我们暂不讨论。

    二秦故事段完整地讲述了秦钟秦可卿的故事,并且以她们的死结束,相对独立。二尤故事段完整地讲述了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并且以她们的死结束,相对独立。而且这两段故事与大观园故事段有着明显的差别:二秦与二尤故事段多写风月之事,故事多发生在宁国府,很少有诗词曲赋,主角是贾琏,贾珍,贾蓉,王熙凤;大观园故事多写闲情逸致,故事多发生在荣国府,很多诗词歌赋,主角是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真正区别于以往其他明清小说就是大观园故事段,这段故事带给读者一种清新的感觉,文笔飞扬,才华横溢,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言羽觉得,以前自己不怎么喜欢《红楼梦》,还有很多读者不太喜欢《红楼梦》,都是因为二秦故事段或二尤故事段,如果把这两段故事单拿出来,其成就恐怕都会远远不及《三言二拍》、《聊斋》、《西厢记》甚至《金瓶梅》等。

    而保存最完整的庚辰本十七十八回未分,正好在二秦故事段与大观园故事段的划分点,庚辰本缺第六十四回,正好在大观园故事段与二尤故事段的划分点,这也是两类故事衔接的痕迹。所以可以认为二秦故事和二尤故事就是《风月宝鉴》里的内容,在《风月宝鉴》里并没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甄宝玉,贾宝玉这样的纯情男女,有的只是秦可卿,尤三姐,尤二姐,秦钟,贾瑞这样的风月人物,而且她们都是因淫而亡,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读者妄动风情,契合《风月宝鉴》书名。

(https://www.tbxsvv.cc/html/66/66956/348881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