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刮风家族
实际上,桃花沟是两个村庄。大桃花沟在河的前边,小桃花沟则在河的后边。一条东西五六十米宽的河流把两个村隔开了。这条河在三十年前还是溪流潺潺,现在不中了,一是天旱少雨,二是机械化程度高了,土地稍加干旱,就这里截那里钻的找水灌溉,河流就基本没有了,成了条杂草丛生的干沟了。
这一带人都说,大桃花沟不大,小桃花沟不小。这还就是真的,你看呀?大桃花沟才八十余户,一色的都姓周。周家自然是大桃花沟的主姓了。近两年,周家出了个“伊拉克”与他老婆建厂洗姜,半年暴富,成为这一带人们的馋心羡慕之家。
小桃花沟就大了,足有二百余户。里边有十几个姓氏,最为风光的是王姓家族,他这个姓估计是一百多户吧?嘿,他就偏偏出了个“刮风”家族,一年之间竟然成了百万大户。也就是,他把些方圆百里的村民馋得垂涎三尺。
再就是吴姓家族,能有四五十户左右。“明白二大爷”家就姓吴,他可是这一带的名人。但得说明的是,他这个明白二大爷的尊称是自然世袭的,无论是那一代,无论你是老大还是老二,都被尊称为明白二大爷。这户人家也是不得的了,人家懂得阴阳八卦、测字算命,最拿手的他们能看风使舵,老时占有一定的好处。因此,他也是这一带乡民们离不了的星级人物。
好了,基本情况咱简要一说,详细情况还得听我从刮风家族慢慢说来??????
桃花沟地处沂蒙山口,虽然那山没有那么高、那么险峻,但出门上沟爬崖,家家石墙石门的样子,也就足以说明这个村够山了?所以这里穷困、落后、封建是出了名的。但,让这个桃花沟老老少少骄傲的是,立村六百年以来,祖辈平平安安过日子,没有一个触犯法律、伤天害理的。
然而,现在不行了,几个家族的兴起,把个平安了几十辈子的桃花沟搅得是满天乌云,平地起浪。什么你风我流,你比我显,你争我斗,家家成了怨恨嫉妒的是非窝子,户户成了你争我夺的猎手。
当然,近几年发展极快,最有名气的还是这个‘刮风’家族。
“大刮风”是个远近闻名的结巴(口吃),这个家族一夜之间成为了大大的暴发户,那可是出了名的。
人们都说,王八有了鳖时气,石头都会开出花来,你信不信?家住小桃花沟的王学来“大刮风”,竟然一夜爆富了?达到了腰缠万贯的地步,成了这一带首屈一指的千万元大主,那可真是到了牛屁哼哼了。也难怪六十多岁的大刮风见人就呜呜的刮风了。“呜——天助俺,啊俺也,财神——啊财神临,啊临,啊临门啊,全是,啊是,啊是聚宝,宝,啊盆。”
大刮风的真名叫王学来,从小口吃相当严重,主要特点是张口就呜呜,象刮大风似的呜呜乱叫。说个例子你听,就知道他刮风的厉害了。早些年的时候,这一带农村里兴摊煎饼,也是庄户百家的上等主食。摊煎饼是个工序繁多的活儿,一是提早把玉米啊、小麦啊、高粱啊等粮食用清水泡上,为了省点粮食,大多数百姓家都掺上占六七十的地瓜干。泡上的粮食要一遍一遍的用清水涮,叫捞粮食。听老妈子们讲,一是为了粮食的干净度,二是除去粮食中的淀粉黏度,推起磨来轻快,摊的时候那糊浆子不黏耙子,煎饼肯起、不破。
捞粮食的时候是需要很多水的,一般家庭里都有个能成五六担水的大缸、水瓮的家什。家里的老娘们生怕把水给糟蹋光了,用的时候不及时,就吃饭前呀睡觉前啊不停的向主人唠叨,挑水啊,可别忘了挑满瓮啊等等,气得那些老爷们脸色铁青,睡觉前先挑满缸,吃饭前先瞅摸瓮,生怕误了娘们儿捞粮食。
大刮风家离村里的水井有两华里路,天不明他就开始挑水,一连五担下来,水瓮已经满了,再挑上一担就没地儿倒了,他想问他老婆这担水咋办,或者倒在什么地方?这要放在一般人身上,到家一问得了。可大刮风不中,他要是等到了家再问,准得鼓的脸红脖子粗不说,还得等上一二十分钟,非得把别人急得呲牙咧嘴,大火哧哧的冒不可。日子久了,大刮风琢磨出了个经验,早准备、早开口,省得老婆孩子咒骂。所以,他把挑水的担杖一上肩就开始呜呜的叫起来,象刮风一样一路直奔。呜——呜——呜——,二里地的路程,也到家也整好把话说出来。“呜——呜还得浇园,这,啊这,啊这水咋办,倒在,啊倒在哪里?”
老婆便这倒那倒地腾出几个盆子,让他把水各个倒满,他才哼着小曲走了。
大刮风一生养了四女一男。儿子最小叫拴住,从小娇生惯养。这拴住长得耳大面方,非常的英俊,当时的明白‘二大爷’给他起名时,搭眼一看就呆了。哇呀?这不是当今世界上十大美人之一,金日成再世吗?啊呀,不得了哇?将来不是大官,就是腰缠万贯啊?“不中不中,拴住他,别让他跑了,就叫拴住吧?”从此,拴住得名,学到高中,娶妻生子,如今已经三十有二。这拴住可能是受他爹的影响太深,从小也口吃的厉害,特点也是呜呜的刮风,但他长得四方大脸,白白净净,十分的排场,与他大刮风就象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庄里人送外号“小刮风”。大刮风生性活跃,嘻嘻溜溜打闲聊是他一生的乐趣。小刮风呢?与他爹脾性不一样,他虽结巴得与他爹有过而不及,但他的脾性比较沉稳老练,在小东庄是个威信极高的的人。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五年的春天,这一带的大姜产品一夜爆长,‘唰’地到了十八到二十元一斤。这里的百姓种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家家户户虽年年都种,却面积不大,平均每户也就在三五千斤左右。嘿!就这三五千斤,各家各户就一夜恣得跳呱。再加上连续几年的扩种,这里的百姓便家家户户向外淌油。
要说起大刮风家,那可是方圆百里大富豪了。大姜贵的头年冬的一天,大刮风在集市上花三元钱请了个瓷财神,按了桌、供了香,又炒了俩菜,与他儿子小刮风喝起了小酒,啦着家常说日子,还说到了他远在吉林的妹妹,不仅老泪双下。
儿子见状,很是心疼,就提出代爹去吉林探视姑姑的想法。爷们一拍即合,受大刮风的委托,儿子弄上了一百余斤大姜片,坐上火车呼地就去了吉林的姑姑家。原来他姑姑和姑夫,在那里承包了个很大的蔬菜摊子。吃饭喝酒之余,与小刮风谈起了大姜的事儿,并说好到来年冬天让他送两万斤大姜,价格随行就市。这可把大刮风爷俩恣得蹦跳。“呜——呀,价,啊价——格贵贱莫,莫论,关,啊关,键是这,啊这,啊钱他,啊一步到,啊到,啊位啊?”
“我——看好,啊好!呜——开春咱种,啊种,啊种他,啊他五亩。呜——送给您,啊您姑,啊姑家两,啊两万斤,呜——剩,啊剩下的,啊咱自,啊自,啊自己卖。”大刮风说着乐着,脖梗上的青筋鼓得一指多高。
还真是的,大刮风爷儿俩说干就干,把自己井子里库存的三千斤黄姜全留成了姜种,然后耕作、打垄、盖地膜,一个月就弄了个差不多。村上的人被他爷俩搞糊涂了。“刮风啊?这年头姜的价格一月三变,你种了四五亩,充其量每斤卖个块儿八毛,你爷儿俩不得累死?你还真打算熬粥喝做小豆腐吃?啊哟——你得酌量啊?”有人好心相劝。
大刮风心里有数,只是恣格咙恣格咙的不往外漏。他嘿嘿一笑说:“管个屁您,啊您,烂了,啊沤,啊沤肥,挣了,啊,啊,啊喝酒!”
人们相互咯咯颠颠,摇着头嘻哈着走了,反正觉得这件事特别玄乎。
(https://www.tbxsvv.cc/html/64/64707/336922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