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兰儿睡得踏实沉稳,觉得自己脱离了地球吸引力,身着轻纱锦衣徐徐上升,离那跨日的霓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好美...
“叮铃...铃...”啊?我的美梦...差点就摸到彩虹了。
是手机?在哪呢?客厅沙发上?孟兰儿急忙下床奔向手机。
客厅的地上,沈玉卿带着浅浅的微笑,睡得很安详。铃声竟没把他吵醒?孟兰儿急忙从包里翻出手机,是林琳打的,两个未接?
糟糕,昨晚本想告诉林琳今天约会取消,后来就睡着给忘了...不对,我的脚怎么不疼了?那么快就好了?这沈玉卿还会‘中医按摩’?
说不定呢,古代医学博大精深,治跌打扭伤应该有秘术,有机会让沈玉卿教自己两招,那样以后再受伤省的疼那么多天了。
正想着林琳的电话又来了,孟兰儿急忙接通回到自己房间...
其实在第一遍电话铃音响起时,沈玉卿就醒了,只是不想被发现继续装睡,他怕孟兰儿醒来发现自己在床上而发难于他,可隐约觉得孟兰儿在盯着他傻笑,悬在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只要兰儿不介意就好。
林琳说半个小时后到楼下接他们一起逛古城的几个著名景点,路线、零食都安排好了,让兰儿带上单反就好了。
哎,无论啥时候,林琳都是那么热情,做起事情雷厉风行。想当年兰儿的工作也是林琳给推荐的。林琳的舅舅在教委可是二把手,见过孟兰儿觉得还不错,就顺水推舟安排到林琳在的学校带副课。不得不说有林琳这样一个好朋友,她这一年过的很快乐。
挂完电话就招呼沈玉卿开始收拾,紧张的节奏让二人谁也没再提昨晚的事,凑合吃口早饭(酸奶加面包),就关门往楼下走,沈玉卿拦下孟兰儿接过大包(单反相机)小包(平时装手机钥匙),“我背你下去吧,脚刚好...不宜跳动,在平地上走走还可以,最好养两天。过会儿到了地方也不要走太多,能坐下休息就休息。”
“哦!好!”
沈玉卿的语气不严厉却让人难以拒绝,反正抱都抱过了,他也是为自己好。孟兰儿放下心中的芥蒂,豪情万丈的爬上沈玉卿的背。原来,沈玉卿并不像自己看到的那般瘦弱...他对自己的关怀像一股股暖流充盈自己的心池,沈玉卿的形象更加高大可爱。是的,可爱,像一个‘成熟的弟弟’一样可爱...
沈玉卿可不觉得自己像高大可爱的弟弟,他认为这是男人该有的承担。自己没有姐妹,与常年卧床的母亲相处也少,孟兰儿是他第一个亲近接触的女孩,自己本就阅人无数,再加上几日的朝夕相处,让他对孟兰儿的感觉,从最开始的只能成为朋友到现在想照顾她保护她,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既然如此,那就好好把握,如果兰儿愿意,他们可以一起回古代,如果回不去,他就留下来陪着她。这就是他‘做了**的梦’而做出的决定。
走下最后一节台阶,沈玉卿就放下了孟兰儿,亲密的动作还是不要让别人看见的好。俩人刚走出楼道,就看到林琳热情的向他们招手,孟兰儿也挥手示意。
俩人依次做到后排,李峰发动车子,出发喽!
一路上林琳一直在介绍歙县的民族文化,绝对比导游还导游,谁让她是土生土长的歙县县城里的人,又是伶牙俐齿的语文老师。而孟兰儿的老家却是乡下的,只是高中考到了县城和林琳成为了高中同学。
从歙县设立于秦始皇26年(前221年)到至今已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很多民族近50万人定居于此...
林琳的说辞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期间沈玉卿几乎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生僻词’太多,大部分都听不懂,所以干脆啥都不问。孟兰儿看着他虚心听教不住点头面带‘微笑’的表情,时不时做些解释,好让他的微笑看起来更自然。李峰也偶尔添上几句自己的见闻,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在满车欢声笑语中度过,第一站,许村已近在眼前。
“我们歙县的古建筑很多,但是兰儿说你更喜欢唐代时期的,可是能追溯到唐朝的也只有‘许村,太白楼,渔梁坝’,太白楼和渔梁坝建筑简单,许村是成规模的建筑群,即使保存较好的很多都是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但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在唐朝以前还是歙北要冲。唐朝末年,许氏迁居于此,然后繁衍成大族,才更名许村。”随着林琳简单的介绍,四个人买完门票就走进了许村。
踏上高阳桥,穿过这桥廊,里面挂着灯笼,供奉着观音菩萨像,下了桥紧接着就是一座刻着‘双寿承恩坊’的石牌坊,雕工精美,据说是明朝时候朝廷为许村的一对百岁夫妻而立的牌坊,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
与之相邻的是一座两层小亭阁,抬眼看扁书“大观亭”,木构架,正好立于许村正街。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当地文人聚会之所。听着林琳的介绍,四个人就登上这亭子,远山近水,村落田畴、古建民居可以一一尽收眼底。
说实在话,孟兰儿虽是歙县人,但却从来没有来这些名胜古迹参观过。当初中考时考省内历史,她也是从书本上知道自己长大的县城是座古城,可惜自己家离县城几十里开外呢,即使努力考到了县里上高中,也没机会四处游玩过,如今亲眼见这些,还是有几许震惊。当然,一路上也不忘拿起手里的单反四处抓拍。
许村的房屋都是傍水而建,正值夏季,岸两边杨柳萋萋,给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些许生动。
四人下了亭子就走向了这临水房舍之中。又看了观察第、大邦伯祠、大宅祠、许社林宅、许声远宅等等。虽然走了没有太远,但走在后面的沈玉卿看兰儿马不停蹄的忙乎拍照,估计也挺累,就示意孟兰儿找个阴凉处歇一会,其实刚刚在凉亭就歇了好一会,可是孟兰儿还是开口了“我看坐在这树荫下看风景不错,林琳你快给我们说说这建筑的特色。”
林琳真想问问孟兰儿今天怎么那么懒,走几步就得歇一会,可大夏天的正赶上太阳直射找个凉快地呆着也好,许村也看了七七八八。让李峰发大家一人一瓶水便席地而坐讲解起来。
“据说许村的建筑都是采用传统的‘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为的是让本村的人生生不已,代代绵延。”
沈玉卿对林琳的解说表示赞许,源于‘风水学’江南很多建筑都是临水而建,可是眼前的很多房屋都没有了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的特点,更多的是陌生。难道真是像林琳之前所说的‘保存下来的都是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关于那些国号,他无从知晓,但是对唐末迁居至此的‘许氏’究竟是何许人也?沈玉卿很想问林琳?
“你可知唐末迁居至此的许氏为何人?”
“据有关文献说是户部尚书许儒,为了躲避战乱,徙居于此,之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在此之前,东汉时期,古称为‘富资里’,而到了南梁朝时期,新安太守任昉看中此地风水,辞官归隐于此,村名又改做了‘昉溪’。”
不得不佩服林琳确实多学博才,孟兰儿心想自己真该好好补补关于自己家乡的知识,万一真有朋友来此参观,自己拿什么向他们解说...
沈玉卿记住了‘许儒’这个名字,看着孟兰儿一脸崇拜的盯着林琳,嘴角上扬。日后若有机会带你去拜访‘许儒’可好?他真想问一问兰儿,可自知还是私下说的好,突然想起在书上看过李白的一句诗不知道说的是不是许村?
“十里沙滩水中流,东西石壁秀而幽...”沈玉卿轻声说道。
“这是李白的诗,赞誉的就是许村,没想到沈玉卿同学对李白的诗研究也不少啊。”林琳笑着打趣道。
“谬赞了,我还是懂得太少,不及林琳姑娘十分之一。”这沈玉卿话一多就不古不今的,还好大家都不介意。
“哈哈,听你俩在夸下去,我和孟兰儿都可以找个地缝钻进去了,都快两点了,我们先找个地方吃饭吧。”李峰这颗绿叶始终映衬在林琳身旁,默默无闻,估计不是饿了也不会插话,
可孟兰儿听他说那话不高兴了:“哎~我可没想钻地缝,听林琳讲解那就是一种享受,我高兴着呢。”
李峰一听着急了:“对不起,孟兰儿同学,我不应该拖着你钻地缝,不过我绝对喜欢听林琳的讲解,只是...”李峰看看表一停顿林琳就明白了
“好了,咱们走吧,许村逛差不多了,先吃饭,填饱肚子好回家,等明天咱们去逛逛县里的一些古景。”在林琳‘主帅’安排下,大家不紧不慢的朝门口走去。
走在后面的仍是孟兰儿和沈玉卿,俩人走的极慢......不怕晒就慢慢走呗,其实孟兰儿根本没有感觉脚疼,真想风一般驶去,可得照顾下沈玉卿的感受,而沈玉卿呢,真想抱着孟兰儿飞到汽车旁,走那么慢也是为她好。说实话,谁喜欢这大日头烤着,他们也不是太阳能做的...
(https://www.tbxsvv.cc/html/64/64429/334396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