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公元196年)10月3日,被东汉朝廷曾经寄予厚望的扬州牧刘繇终于去世了。
刘繇的死,意味着孙策将会彻底完全的掌控整个江东。
10月10日,孙策领兵至南昌县。
虎贲校尉太史慈、侍卫司校尉吕岱、潘璋皆领兵随行。
文官之中,从事祭酒张纮被孙策留在彭泽县坐镇,两位军师徐庶和郭嘉随孙策一同而行。主簿严畯、功曹魏腾、仓曹从事诸葛瑾也一同随行。
《三国志?卷四十九》记载:“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
与历史上的197年相比,刘繇要早逝一年,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历史上相同的是,孙策入豫章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记载:“至徐州,诏即拜歆豫章太守,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
南昌县是个大县,是整个豫章郡人口最多的地方,城池高大,百姓富足。
此时的南昌城外,豫章太守华歆一身整洁的官服,正在等待孙策的来临。
华歆的身后,则是几个身穿孝服的青年男女。
其中一女最长,约莫二八年纪,一身洁白的孝服穿在身上,倒把其身材显得凸透有致,颇有韵味。乌黑靓丽的长发盘在脑后,没有珠翠装点,仅仅是一尺白麻布系在脑后。一张俏脸惹人爱怜,泫然欲泣的样子不禁让人怦然心动。不施粉黛的皮肤却白里透红,极为诱人。精致的五官无不透露出女人的高雅气质,犹如空谷幽兰一般。
没错,这个女子就是刘繇的长女,刘云,如今待字闺中,尚未出嫁。
刘云的身后,是三个年幼的弟弟,刘基、刘铄、刘尚。
刘基年长,如今12岁,也算是个小大人了。
《三国志?刘基传》记载:“繇长子基,字敬舆。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大农。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权大暑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徙郎中令。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年四十九卒。后权为子霸纳基女,赐第一区。四时宠赐,与全、张比。基二弟,铄、尚,皆骑都尉。”
刘基与孙权的关系极好,也许便是因为二人年龄相仿。从刘基任官的履历来看,应该也算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孙策倒是从未想过把刘繇及其后人斩尽杀绝,毕竟如今的诸侯征战,还是要讲究一些面子和礼义的。
至于孙策杀严白虎,那是因为严白虎是反贼,是流寇。
可刘繇不同,刘繇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朝廷册封的扬州牧。孙策若是杀掉刘繇,再斩草除根,让天下人如何看他?
曹丕篡汉,不也没杀掉献帝么?灭蜀之后,刘阿斗不也活的不错,所谓此间乐,不思蜀也!
况且孙策和刘繇之间,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深仇大恨。
若说刘繇之死和孙策一点关系都没有,那肯定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可是说刘繇的死是因为孙策,那孙策可就真是太冤枉了。
真是比窦娥还冤,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刘繇去世的根本原因是他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他是山东人,跑到江西这种地方,水土不服是必然的。这一病,他又不是二十岁的壮小伙,四十多岁的人了,拖的时日有些久,便一病不起。
再加上,笮融这个二五仔的叛乱和刘表这个小人的阴招,本就有病在身的刘繇一命呜呼也就不奇怪了。
孙策明白这一点,华歆和孙邵也明白,包括刘云和刘基也明白。
否则,他们也不会出来迎接孙策。
孙策兵锋虽然锐不可当,可也不至于让孙邵、刘云和刘基等刘繇的儿女一同迎接。
当然,这也要归因于刘繇最后的遗言。
刘繇临死前,抓着女儿刘云和儿子刘基的手,看着自己剩下的唯一亲信孙邵,留下了他的遗言:“孙讨逆虽非汉室忠臣,却是一时豪杰,其势不可挡也。”
随后,刘繇仰天高呼:“大汉气数将尽矣!”
言毕,刘繇泪流满面,不一会儿,便气绝而亡。
正是因为刘繇的遗言,孙邵才能够毫无芥蒂的前来迎接孙策。
这代表着一种态度,一种愿为孙策效力的态度。
对于这一点,孙策还是很开心的。
东吴的第一任丞相就是孙邵,可见其才!虽然孙策看不起孙权的打仗水平、领兵能力,不过对于孙权的识人之能还是很认可的。
华歆和孙邵,以及刘繇的子女一同在南昌城外迎接。没过多久,孙策便到了。
孙策见此阵势,便知道这事成了。
豫章大局已定!
“华歆(孙邵)拜见将军!”两人见一身甲胄的孙策下马走来,赶忙躬身拜见。
孙策见此,急忙小跑几步,扶起两人。
“子鱼、子召,你二人不必多礼!”孙策微笑着说道。
顿了一下,孙策又继续说道:“你二人有此义举,策不胜感激,请受我一拜。这一拜,是代表豫章百姓。”
说罢,孙策便拱手深深一拜。
孙策此举,当然是有深意的。如此一来,便代表着孙策兼并豫章郡的合法性。
不管事情的本来面目怎样,孙策如此说,便是为这件事定下了基调。没有人会去戳破,起码现在不会有人戳破,更不会有人当面戳破。
等到时间久了,事情的本来面目自然会被人忘记。
也许等到数百年后,史书中会如此记载:“建安元年秋,豫章太守兴义举,奉讨逆将军为主,将军大喜!”
煌煌华夏数千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在故纸堆中,也许已经永无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孙策是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他当然要美化自己,或者说,史书要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要从宏观的历史大潮来记叙。
万一,孙策日后成了开国帝王,那么华歆与孙邵今日此举,可不就是义举嘛?
而且还能体现出二人慧眼识主,顺应了历史潮流。
(第二更,求收藏。收藏又跌了,泪奔啊···)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tbxsvv.cc/html/63/63976/351298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