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紫禁城皇帝梦--雍正的密秘 > 第三回:人性两面难保全,肚皮相隔世道乱

??

    话接上回。

    且说这胤禛的十三个兄弟只有四个到了京城,而大部则还在山野乡下。而这位四贝勒只要一声令下,十三个兄弟又都到齐。现在是有皇命在身,大权在握,且这胤禛现在大小也是个贝勒爷,又加有十三弟相助,到江浙要钱一事可说手到擒来:其手段无非是大棒子加大帽子,还加上其**手段,由不得你一个地方权贵不掏钱!由是乎皆大欢喜,不出三个月,这几百万两银子回归国库,十三兄弟也玩耍了一路,而更重要的--是这四贝勒还没回京,就已被皇上册封为雍正王爷了。

    但不知为何,这十三贝勒却还是个贝勒,并无任何升迁。

    咱们长话短说。

    这雍正王爷刚刚回京,就被康熙传唤到了养心殿的上书房,一句话没表扬,先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言道:“你皇阿玛在你走时说过,现在还有一件任务:就是要将朝中这些大员们所欠国库的银两统统要回来。--朕让内务府算过了,这些欠银加起来有千万两之巨!这些当朝的大员们,自己有钱就是不还,有钱买宅子置地,却就是赖着不还钱。”说到此,康熙已经有些愤怒了,不由地停下来叹了一口气。

    旁边小李子早就上前给皇上递上茶水,一付谨小慎微之态。

    雍正知道皇阿玛要说什么,实际上他心中在回京的路上早有打算,心里想着:“回京就将这向大臣们讨债的活洛拿下来:一来可提高自己的威望,让那些早些年瞧不起自己的大臣及皇兄们见了自己的面要点头哈腰;二来可以将那皇太子给废掉,可谓是一举多得之好事。”想到此,他也就言道:“皇阿玛放心,儿臣一定替父皇分忧,将这些大小官员所欠国库的银两悉数追回,不欠一两!”

    康熙听着这话心里就是舒服,心道:“这差事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接,就是平时在宫中皇子中威信最高的八王爷也不来接这差事,现在看来,只有靠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四王爷了。”想到此,康熙即言道:“只要我儿把这件事办好了,朕将升你为亲王。”

    雍正听言,心中更是喜欢,也就下跪磕头,道:“请皇阿玛放心,儿臣绝不负圣望。”言毕,也就告辞皇上,大踏步走出养心殿。

    雍正现在可谓是兴奋之极,回至东宫中自己的王爷府,先就让下人将马备好,稍事休息后喝了几口茶水,即策马扬鞭飞奔到了几个结拜兄弟的住所,同大家商量计策。

    雍正为避人耳目,此次还是只让前四个兄弟跟自己回了京城,而让那些出过力的其它八个兄弟还回乡野,只是给了些钱财以作补偿而已。

    “兄弟们给王爷请安!”四个兄弟见雍正来到,也就全都下跪请安,毫不含糊。

    雍正虽说在这些兄弟中排行老四,但按规矩理应如此,故而也就让大家平了身,这才将喜讯通报给大家。

    这些兄弟中老三是一位个不高、光头,且圆脸白昕的年青人,他性格温和,从不和人红脸,更重要的是他脑筋够用,因而有什么问题雍正总是很想听听这位老三的意见。

    听了雍正的话,那老大和老二就只是一阵乱说,而老三则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不时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并会意地笑笑。

    雍正知道这一大堆的话都是废话,只当他们说的都是耳旁风而已。

    “许智勇你的意思呢?”雍正见老大老二说的都差不多了,这才言道。

    “依我之见,四弟即可以不得罪任何人,又能将此事办好,还能够扫除你心腹大患。”许智勇似乎是胸有成竹,轻松地言道。

    “何以见得?”雍正和另外两个兄弟也都很感兴趣。

    “你想,那太子爷是你们兄弟的共同敌人,所以四弟只需让那太子犯错,则其余的事根本就不用你出手,则一切也就搞定了。”许智勇言道。

    “照三哥看来这太子会犯什么样的错误呢?”雍正显然已经对这老三深深地折服了。

    “依我的看法,那太子卖官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只有太子爷才有资格任命地方的官员。”许智勇还是轻松地言道。

    听完此话雍正顿时就拍了拍脑袋,道:“唉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等我老四当上皇帝的那一天,我一定将你封为我的上书院大臣,陪我好好制理国家。”

    许智勇则玩笑道:“到时皇上不要忘了我们就行了。”

    且说这雍正现在心里有了底,也就命个矮牛劲大,办事铁面无私的吏部大臣田文静出任执行大臣,而还银子的期限也限定在十日以内,如此以来,这满朝文武也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骂街者、上吊者、找皇上求情者、耍赖皮者,也就统统上演了!

    话说这太子因为平时讲排场生活无节制的缘故,现也欠了国库五十万两的白银。--他总不能让别人来逼债吧,如果真是如此,也就太伤他皇太子的面子了,--且雍正有言在先,十日后不还债者将要被抄家,故而这太子也就在下人的说动下,将送上门要买个官做的几名江南商人,要了其共计五十万两的白银,--由此,也就铸成了大错。

    那皇九子胤搪贝勒、十子胤佰敦郡王,这两个一是高个无赖、二是矮胖逍遥的家伙,早就在盯着太子的一举一动,现太子竟然轻松就把五十万白银给还上了,自然令他们产生怀疑,由是乎他们连手八爷,到户部清查近期官员升迁名册,则一切即真相大白矣。

    康熙得知太子卖官一事,大发雷廷,在养心殿对着众群臣言道:“这样的无德之人,要其何用?”遂下旨废除太子之位。

    且说这胤正要债大获成功,理所当然又被父皇册封为了亲王,他现在在紫禁城中走路可谓是昂首挺胸,一付飞扬跋扈之态,心里想着:“现在太子之位已然空缺,我胤亲王这次可是真的有机会入主皇帝宝坐了。”想到此,不觉竟笑意浮现脸面。

    正走间,碰上了十三弟胤祥,他也就准备好好问候其一番,谁曾想还没等雍正开口,胤祥即言道:“四哥你知道不?这付都御史劳之辨保太子被皇阿玛夺职并打了二十大扳!”

    雍正听言不觉心中一喜,心道:“看来,这皇阿玛是铁了心要这个太子了。”遂也就说了些关心体贴的话,让个从小就没了娘的胤祥心里热呼呼的,而后也就回到了他的亲王府。

    在雍正的亲王府里,两个太监一个宫女在忙碌着收拾院子,见主子回来了,也就忙着端茶倒水,一付殷切的样子。

    在前不久孝恭仁皇后给雍正娶了一个神福晋,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对于这个福晋,雍正不是特别满意,但因为是母后作的主,又是一名正宗的满州女子,自然也就遵守母后的意志,应付着过日子就是了。但雍正还是时不时地回到他那在宫外的住所去住,在那儿,他自己感到特别的舒心。

    这雍正现正满心欢喜地看着新过门的福晋在乐哩,就听到宫中太监在门口传话道:“奉皇上旨意,请雍亲王速到乾清宫上朝。”

    雍正一愣,心说:“怎么,又有什么变故。”遂也就整好行装,快速到了乾清宫大门处。

    原来,康熙还通知了众阿哥及文武百官都到了乾清宫。

    “看来,又要有大事要发生。”雍正这样猜测着,也就上了朝,想快点知道这皇阿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果然,康熙上了朝,在宝座上坐定,这才言道:“朕知道你们肯定在猜测本皇到底要说些什么。我想,众位大臣及众位皇子们,肯定猜不到朕将说的是:朕决定,复立太子!就是将被废的太子胤礽仍然立为太子。”康熙讲到这里,有意停了停,意为看群臣及皇子们的反映。

    “吾皇圣明!”众大臣和众皇子们下跪口呼道。

    康熙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又言道:“朕这样做没有其它任何目的,只是想--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臣民,还有就再是给老二一个机会。”

    此语一出,众臣民又是一阵下跪朝贺,更有一老臣口呼皇上万岁,老泪横流不以而足。

    雍正现在是脑袋一片空白,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这座乾清宫的。

    回到亲王府,家人见其脸色难看,也不敢多言语,只是见雍正牵了马出宫去了。

    且说这雍正因为有了上次经验的关系,他也就直接将那三哥许智勇叫出了住所,二人即到一上等的酒馆,来到一处二楼的清静处,点菜上酒,小喝了起来。

    许智勇知道这位亲王现在肯定是愚到烦心事了,现一杯酒下肚,也就言道:“说吧,又怎么啦?”

    这雍正知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也就将复立太子一事说了出来。

    许智勇听后没有立即表态,只是先吃先喝再说。

    雍正也是想以酒解愁,也就只是喝酒吃菜。一时间,二人无语。

    见脸儿有些个红润了,许智勇这才言道:“如果是二太子会怎么样?”

    “如此一来,这太子将永世不得翻身。”雍正言道。

    “那好,这夏日马上就要到了,而康熙定会到避署山庄避署,如此一来,定会让太子主理朝政,这对你将是一个机会。”许智勇言道。

    “请三哥明示。”雍正现已把许智勇视作心腹之人了。

    “民间有传言说这皇太子为了控制住朝中官员,让人密秘撰写了叫做百官行述的书,且有很多本。到时你只需将其丑行揭露出来,则皇子见丑行暴露,必将狗急跳墙,--乘皇上不在宫中,手中还有权力之时干出一些蠢事来。而你,将会在行动中立功,受到皇上的赏赐,,为日后的当上皇帝奠定基础。”说着话,许智勇也就和雍正碰了一杯,道:“来,为你当上皇帝,干杯。”

    见许说得如此轻松,且事情又是丝丝如扣,由不得让雍正不佩服。

    “还有,这件事你同样不用亲自出马,只需让你那十三弟去办这件事,事情也就会很自然地水到渠成的。”许智勇干脆好人做到底,也就言道。

    雍正现在愈加对这件三哥另眼相看,道:“你可真是我的一大福星啊。你快说说,这百官行述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许智勇现在可不好妄下断言,只是言道:“兄弟我给你推荐一个人,此人不旦能使你顺利地破了此案,且能在其中帮你的大忙。”言毕,又是一杯美酒下肚。

    “快说。是谁?”雍正有些个急不可奈。

    “此人就是亲王您一手提携起来的年羹尧呀。”许智勇道。

    雍正听了这许智勇一番言语,由刚才的钦佩,转而成心头不快,心说:“此人日后定要除之方能使本人有立足之地,如若不然,则我rì后即使成就了帝业,则也不能坐稳哟。”

    许智勇早就从雍正眼中看了了其中端倪,心中暗忖:“兄弟我扶你登上帝位,就会隐居山野,才不会和你共事一室哩。”想到此,也就只管喝酒,不论它事。

    实际上,这许智勇只是看到了事情的一面,而日后雍正派大内高手刺杀之时,即使是山野中人的许智勇,也难逃魔掌,这自然是后话。

    正是:人性两面难保全,肚皮相隔世道乱。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https://www.tbxsvv.cc/html/63/63860/34918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