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甲午轮回 > 祭天

??    前言

    穿越类作品,涉者颇众,盖因中华历史,源远流长,随手一拈,便有大把素材。[燃^文^书库][www].[774][buy].[com]而其中尤以三国类与晚清类居多,前者当为一部脍炙人口之《三国演义》,引无数英才奋笔;后者却是因华夏近代史,多屈辱之事,是以下笔抒发胸中愤懑。

    穿越大潮中,笔者也来涉足,一则因今年乃甲午轮回之年,日本、菲律宾等跳梁小丑鹰者日众,令国人颇为不快;二则却是重读华夏近代史,多生感慨——不论何时,华夏大地始终不缺杰出之辈,然多受制于体制,难以尽用,更有甚者,将其能反用于内耗,不禁令人有拍案之感。

    晚清并北洋时代留名者,遗臭者甚众,然细研之,却也各有可叹之处,李鸿章生逢晚清最乱之时,所承担者尽为“人情所为难堪”之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多系其签字,从而落下“误国者李鸿章”之骂名,然其确为满清朝堂重臣中为数不多的“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之人,梁启超有“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之言,国外时年也有“大清唯一可与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之评语;袁世凯称帝更是遗臭万年,然其确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用军事手段粉碎日军野心之人,更是于国力衰弱之际提出“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之语,其自写“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之挽联更是表明其抗日之心;甚至于一向看似顽固守旧的慈禧太后,其实也颇为渴求自强新生,北洋名舰“平远”造舰计划时已束之高阁,却因慈禧太后亲笔批复“筹办海防二十余年,迄无成效。即福建所造各船亦不合用,所谓自强何在?此次请造钢甲兵船三号,着其拨款兴办,惟工繁费巨,该大臣等务当实力督促,毋得草率偷减,乃至有名无实。”而得以完成。对日本之警惕更是超乎世人所想,其所下懿旨可见一斑——“练水师必须购船炮,购船炮必须拨巨款,试问五年后果有成效否?日本蕞尔,包藏祸心,已吞琉球,复窥朝鲜,此不可不密防也。尔其慎之毋忽!”

    当然历史人物之功过是非,后人论之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也仅是略抒胸臆,在信笔之作中尽量客观,毕竟穿越类小说,本身便可凭思路天马行空,这也是该类作品的乐趣之一。

    公元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

    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初一。

    鹏打开电脑,新闻上一条日本首相之强硬言辞跳了出来,仍是因为东海上的那个小岛——钓鱼岛!

    “这帮倭奴还有完没完!搞得老子一点写作的心情都没有了。”鹏狠狠地合上了笔记本电脑,拍拍略感僵硬的脖颈,便有了出门走走的冲动。

    北京的街头,喧嚣依旧,丝毫不觉冬日的清冷,鹏一路信步,任凭思绪天马行空,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天坛。

    与人来人往的街头相比,这里略显冷清,“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想当年明清两朝冬至,这可是皇帝之所。”熟读史书的鹏有了些许的感慨,“也好,正好在这清净之所找找写作的灵感。”

    天坛斋宫前,几个外籍游客正在那里指指点点,鹏初始不以为意,待到走近方才听清他们居然在追忆八国联军进京的场景,这里曾是联军司令部,鹏虽然清楚这是史实,但依然感到一阵窝火,他狠狠地瞪了这几个游客一眼,快步走上了圜丘坛。

    “啊——”鹏仰天长呼,“奶奶的,都是两个轮回前的甲午惹的祸,要不然哪有联军进京,更不要说现在为这个小岛憋气了。”想想刚才闪过的钓鱼岛新闻,鹏心里的火越烧越旺:“居然把马关条约搬出来证明钓鱼岛归属,晚清那些蠢货,要是老子也玩一把穿越,一定要狠狠地出这口恶气!”

    “啊——”鹏再一次仰天高呼,声音环彻,仿佛沟通了天地之桥。

    蓦然,晴空中似有电光一闪,“轰——”伴随着滚滚的天雷,一道硕大无匹的光柱自天际轰然击下,将鹏的全身笼罩在了光幕之中,“啊——”惊恐的声音一闪即逝,光柱倏然不现,天心石上杳无人迹,鹏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公元一**四年,冬至前夜。

    礼部侍郎刚毅正自小心地检视太常寺卿安排好之神牌位、供器与祭品,确信万事具已然办妥,方才直起腰身,轻轻活动了下筋骨。

    刚毅正自思量自己是否到轿中小寐片刻,却忽见门禁森严的天坛大门处,影影绰绰地浮现出十几道影子。

    早有一人一溜小碎步径直跑到刚毅身前,却是一素来相熟的礼部一郎官,请安道:“大人,筱峰(昆冈)大人与燮臣(孙家鼐)大人来了。”

    圜丘坛向来由礼部侍郎巡检,此番工部尚书与礼部尚书齐至却是大非寻常。遮莫是信不过,还是宫中又有甚变故?刚毅思量间,内心已转了数个念头,面上却一如寻常,迎上前去彼此见礼。

    “深夜劳烦二位大人亲至,不知是否要再行巡检?”他官衔虽是侍郎,却有着军机大臣的身份,因此虽是面对两个尚书也不肯自低身份。

    礼部尚书昆冈出身宗室,平素里便不大理会这等琐事,便叫着刚毅的表字道:“子良大人辛苦,此番我与燮臣大人齐来也是为了宫中……”说到这里突然看看左右,小声续道:“明儿不止皇上要来,老佛爷也动了雅兴。”

    刚毅瞬间便打了个突:“老佛爷刚过了六十寿诞,怎地不在园中纳福却要……”

    表字燮臣的工部尚书孙家鼐却素来与刚毅政见不和,特别是此番甲午之战更是形同水火,当下便硬邦邦地打断了刚毅之言:“还不是因为战事吃紧,眼下旅顺已失,时局不稳……”

    此番中日之战刚毅一力主战,听着这话感觉有些刺耳,颇有几分怪责他轻启战端之意,便也不客气地顶了回去:“蕞尔小国竟然敢冒犯我大清国威,更可笑朝中居然有人畏敌如虎……”

    眼见两人均有些动气,昆冈忙道:“二位大人莫作口舌之争,同是为朝廷办差,不可动了意气,眼下还是好生检视下所备,莫要出了纰漏。”

    此言却是正理,既是太后和皇上齐来,此事可万万马虎不得,三人小心检视,力争不差分毫,耳边听到鼓打三更方才踱出大门。

    孙家鼐刚待上轿,忽有一物自轿旁窜出,惊得孙尚书一愣,定定神方才道:“是狼(侍郎)是狗?”

    刚毅听出调侃之意,心头火起,当下便道:“看其尾,下垂为狼,上竖(尚书)是狗。”

    孙家鼐却不动气,只是长叹一声道:“似此机敏,却徒知妄自尊大,浑然不知门外变迁,大清安能强盛?”

    清光绪二十年,冬至。

    数九寒天,天坛内一片庄严肃穆。

    大典尽自年年皆有,但今番场景却又比之往年不同。

    自太后与皇上进得斋宫后,刚毅的一颗心便揪得老高,他再度检视下圜丘坛神位——七组天青色锦缎搭成的神幄在寒风中烈烈作响,供品与礼器琳琅满目、层次分明。

    并无丝毫不妥,但刚毅依旧如履薄冰。素来面带阴郁之色的光绪帝自不必说,就连连刚刚庆完六十寿诞的慈禧太后,其威仪之下也多了一分寒意。

    身为军机的刚毅自是明了此刻太后及皇上心中挂碍——战事吃紧!且此番令泱泱大清灰头土脸的并非英法等西方列强,而是素来为国人所瞧不起的蕞尔日本!

    太后心情不豫,只怕有一丝一毫的瑕疵便可带来不测之祸!尽管今日乃数九第一日,然刚毅的背胁还是沁出了一层冷汗。他只盼大典早些结束,幸好此时忽闻钟声响起。

    斋宫的太和钟声便是皇帝起驾之音!

    光绪帝驾至圜丘坛,随即钟声止,鼓乐起,三盏天灯高悬。

    刚毅的心刚刚平和了一些便又吊了起来,只因他看到一众宫女太监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慈禧太后也自斋宫起驾,径至圜丘坛之前。

    “可莫要出甚乱子。”非只刚毅,无论宗室、亲王,皆诚惶诚恐,不敢有丝毫懈怠。

    天坛只闻乐声!

    “始平之章”、“景平之章”再转“咸平之章”。一切皆井然有序。

    待到“奉平之章”响起,“干戚之舞”随之亮相。

    干戚之舞,猛志常在!

    尽管大清已然积弱多年,但数千年传承不绝的华夏民族此刻还是展露出传统之豪气,肃穆的天坛内终于显现出人气的汇集。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观礼的慈禧太后与正待献爵的光绪帝脑海中几乎同时浮现出这句话,毕竟,咄咄逼人的日本海陆军便如同挥之不去的阴云,在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心田投下了压抑的霾影。

    “唯祈上天佑护,尽驱倭寇之妖氛。”这位向来高高在上的“老佛爷”内心忽然闪过一丝无助。

    她忍不住抬眼观天。

    此时天已大亮,然仍显清冷,盖因阳光难透彤云,慈禧心中微微叹息:“大清国何时方能重现万国来朝之盛举。”

    蓦然,彤云中似有电光一闪,随即银蛇乱舞,似日光,却比日光更桀骜;似闪电,却比闪电更无章。

    电光渐盛,直似劈开天际一般,然彤云却不见丝毫离析,反而愈加低沉,整个天坛均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慈禧一怔,脑海中已是将生平所学所见一一过罢,却无一类似当前之场景。她左右看看,却见一干学富五车的臣子或惊诧或呆滞,浑然不似有人通晓此异象,而此时压力愈盛,恍若有形之物,若非大典最是规矩严明,且老佛爷便在当场,恐怕早已有人承受不住,但饶是如此,两股战战、汗流浃背者也颇有人在。

    便在此时,慈禧忽然面露微笑,目视刚毅道:“天现异象,历代帝皇之时可曾有过?”

    刚毅正自心悸,虽说天象非人力所能扭转,但圜丘终非小事,若太后怪罪下来,首当其冲的恐怕便是自己这个负责巡检的礼部侍郎。此刻见太后展露笑颜,登时犹如吃了个定心丸,随即内心一转,凭久历宦海之经验已是拿定了主意,便朗声道:“唯有明君圣帝,或有异象,此必是太后与皇上诚敬上天,下恤百姓,故而上苍有感。”

    慈禧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此当为天降祥瑞,列位臣工,便与本宫、皇上一同祷告,愿天佑我大清万年!”

    老佛爷对此已然定了性。但有识之辈却心知肚明——大清眼下国贫民弱,屡经列强欺凌,眼下更是惨被蕞尔日本打得节节败退,实在是风雨飘摇,再也经不起人心浮动了。是以无论天象如何,慈禧也得强行撑住。

    金口玉言之下,光绪帝首先于拜位行三跪九叩礼,一应宗室亲王、大臣官员也自心中祷告,祈盼上天护佑,但多数臣工心惊之余所求之事却是“惟愿天象平和,莫要再降此‘祥瑞’了”。

    只可惜,上天常常难遂人愿,只见那彤云愈低,气旋骤起,即便是圜丘坛上的器物也开始难安本位,咯咯作响,摇摆不定,电光更炽,终于汇聚成巨大的龙形光柱,自天际直落圜丘坛正中,宛若沟通天地之桥梁。

    如此壮观奇景,围观诸人皆目瞪口呆,慈禧太后却分外拿捏地住,她愈发相信这是感应上天之兆。当下心中默念:“本宫上体天心,下恤民心,未尝宁居,然哉蕞尔日本,冒犯天威,祈愿上苍佑护我大清驱逐倭寇,再现万国来朝。”

    仿佛是听到了慈禧的祷告,彤云四散,压力顿失,光柱渐渐消弭与无形,圜丘坛正中却显出一个奇装男子的身形——鹏。

    ()

(https://www.tbxsvv.cc/html/63/63396/343006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