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芸茵在休府住了两月有余,最开始的悲伤也渐渐淡去,转而开始想以后怎么办。
人就是这样,无论多难过,多悲伤,但这日子还是要过,再难受也是等衣食无忧没事干的时候,或是触景生情又想起来的时候了。
在最难过的时候,非要想一些其他的事情才能好转,不然这个人就废了。
她也是这样。在五皇子这里住了两个月,这也不是个事呀。
每天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就算自己是一个女子,就算当初实在走投无路,但毕竟五皇子和自己非亲非故,又贵为皇子,长此以往也不行!
要说自己是个男子还好,大不了这辈子做牛做马报效殿下,到问题是自己是个女子!若说以身相许?先不说才十一岁,而且自己也高攀不起。难道让皇子把自己做人情送给人做妾?这个想法一出来就被扔了——否则当初就不来了,直接嫁人就是。
而范芸茵又是一个自强的女子,她不觉得自己一辈子就应该无缘无故被人养着。
找丫鬟要了些针线做做女红,不一会就放下了。怎么呢?她原本就不擅长这个,所以才和父亲学的文,但外人一看这女子比男人都有才华,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她女红也好,但人的精力有限,哪可能十全十美?
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来,这下可犯了愁。
这天,刘太傅兴高采烈的拿着一首诗跑来,得知五皇子入宫去了,实在耐不住性子,就把那首诗先给范芸茵看了。
这里要说一下,之前有一次范芸茵和沈萧正下着棋,赵太傅闲来无事找沈萧研讨佛法,正下在胶着之时,两人就没停,赵太傅也就旁边看着。下棋这玩意就让看的人最难受,总是忍不住去说,说着说着赵太傅也就不像开始时对范芸茵那样见外(古代对妇女的束缚是从宋朝开始加强的,宋朝以前只是地位较低,但是是人们还是很开放的,可以比现在的东北还开放,而且十分文雅),等下完棋,三人接着闲谈,这下赵太傅才发现范芸茵的才华不在沈萧之下!
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就传开了,没什么娱乐项目的当时,对于这奇闻可真称得上是不小,很多学者说是来找皇子的其实都是醉翁之意(当时没这句)。
沈萧也有意改变人们的思想,有这样的进展也是他有意为之。
慢慢地,这全都城都知道,五皇子的休府中有一位女才子,学富五车博闻强记。凡是来找她讨论过学问的无不称赞,后来有一位大人就说:“平原君门客三千,也不曾有一位如此的女门客!”也是从这开始有“女门客”一说。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了,要说真有可能有“女门客”一说吗?肯定不可能!但是,其实这个概念有但是却从没有人这么说。往往是由于男子有名气,来拜访的知道了其女儿或内人有才,但这肯定不叫门客,只能叫才女。不过你非要说这范芸茵和五皇子?啊,是吧。
其实像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之流,若是生的巧合遇的明了,或许也称得上女门客。
书归正传,话归本章,刘太傅拿着诗文来到书房,不片刻,人就到了。
这首诗写的太好了(就当是李白杜甫之类的吧,本书不会出现他们),范芸茵也是很喜欢,暂时也忘却了烦恼,专心和刘太傅推敲(以后对于类似当时还未出现的词语,只要不是出现在对话中,我就直接使用了)词句,并拿出纸笔写下点论。对于异常喜欢的事务,人们总是想要在发现的第一时间与人分享,尤其是和志同道合的人。无论是什么,也不可能一直说下去。
刘太傅意犹未尽的放下诗,赞叹道:“不愧是范才女啊,点评句句到位。尤其是这两字的改动,同音不同字,但意境着实增了一笔啊!”
“太傅过奖了,这只是民女拙见,具体哪两个字更合适,还要看诗者当时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民女不知详细,因此当不得真。”
“话虽有理,不过你也过谦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谈,一边等皇子回来。
说着说着,刘太傅看范芸茵面有愁色,就问她可有愁心事。
范芸茵一叹,觉得和太傅说说或许能得到些帮助,道:“殿下于我有恩,可我在殿下府上无以报效,因此心中不安。”
太傅略一沉吟:“你若是个男子,那做一个幕僚或是入朝为官都可,不过……恩,有了。许多亲王大臣家中的女儿也有学书之意,但我们太傅管起来多有不便,不如让殿下安排你给她们教书如何?”
范芸茵一想这个方法可行,等自己教的好了,那吃住也有了着落,就不必继续麻烦皇子。
等到沈萧回来,范芸茵就和他说了这个事,沈萧点点头沉吟不语。
范芸茵以为他有难处,就道:“不行就算了,我……”
“那倒不是,”沈萧说道“其实刚才我在想另外一件事,恩……孝先啊(范芸茵的字),你想不想当官?”
“当官?”范芸茵噗嗤笑了,“殿下真会说笑,我一个女人家哪有当官的道理?”
“可是也没有不许女人当官的道理啊!你且听我说来……”
沈萧把自己一直在想的事情跟她说了一番,又和她仔细的分析可能性,以及种种好处,说的范芸茵真的动心了,但她仍然犹豫:“可是……我毕竟是一个女人家……”
“欸!”沈萧说道,“你要实在拿不准,我这么和你说。试试又不花钱,不是吗?当然了,我先在殿上说说,让他们有个准备,但真正能不能成不还是要看你的才学吗?”
“这……”范芸茵小声道,“若是不行的话殿下千万不要冲犯了圣上……”她现在比较了解沈萧,这是她最担心的,最后也证明她担心对了。
“这你放心,对了,现在科举考试在民间是什么情况?”
范芸茵详细的和沈萧说了科举的流程和情况,沈萧发现现在的科举,和宋代一样完备和受重视(在唐代科举并不是那么受人重视,而且也不严格,作弊现象和暗箱操作严重)。
各地每年都需要推出举人,要是推不出来或是随意推举反倒要治罪,而范芸茵所在的村子,那两年都是推举的范芸茵,让她女扮男装过乡试,然后下一级在让别人替考被刷下来,而这种女子替考在民间不是稀罕事,屡有发生,所以范芸茵才会禁不住诱惑真的想当个官……
沈萧细一想就明白了,科举虽然受到了重视,各项制度也很完备,但是此时人口较少,而且自由之风盛行,又因此尚武,当官不是唯一出路。故而有不少才子到处飘着,以至于有些地方找不出人来,而有些地方考子成灾……
而且现在不是三年一考,而是一年一考(太过频繁的考试有可能会荒废了田地,而且官员替换频繁对民生也不好),原因也很简单——只有真正前几名才有的官运,而剩余的人又没有前世秀才举人那样的特权,故而这个世界只有考上的人才能过的更好,考不上的和不考没区别,甚至还因为耽误了光阴有所不如,但人们依然为了那虚构的美梦而葬送一代代孩子的自由……
沈萧明白了个中缘由,心中生出一计……
转眼到了第二日上朝,沈萧等诸位大臣奏完事,沈萧起身宣奏。
“我有话要说,但不知是否冒犯天颜,请父皇恕罪。”这种先请罪后进言的的方式都是“谏言”用的。
“有话讲来,恕你无罪。”这也是套话。
“父皇,朝堂之上文武大臣,是因他们才学才做的官,还是因为他们天生就当的官?”
“自然是因为他们的学识。”
“那父皇,是不是说,只要才华出众,有治国自才,且非戴罪之身,就可以位列朝堂。还是说,还有其他要求?”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上朝,因为更多的爱卿需要镇守各方。”
皇上猜到沈萧可能是要“举官”,但是拿不准是什么样的人让他费这么大得劲。
“这个孩儿明白,只是孩儿不明白,为何满朝都是男儿,而无女子做官?”
他说完就有大臣明白过劲来,五皇子这是要举他的“女门客”范芸茵做官!
皇上早就有所耳闻,此刻自然明白,冷哼一声:“妇道人家有何才能?!怎么做官!”
“若有真才实学呢?”
“孔子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父皇,您的意思是即使有真才实学,不得您的喜爱也不能入朝吗?”
皇帝一拍龙椅,用手点指:“笃!大胆!你竟敢如此对父王说话!”
“圣上,朝堂之上无父子,臣只是就事论事,望陛下息怒。”
“哼!好个就事论事!我看你是被蒙了眼了!若非你是我儿子,作为臣子我要就可以将你贬回原籍!你以为左丞相的位置为什么是空的?!”
“圣上,臣以为,所谓明君,乃是能礼贤下士,耳目通明,以理驳理,平心而论,宽广胸怀,不偏不倚,公正严明。”沈萧不为所动,语气平淡的先拍一通马屁,然后话锋一转:“而昏君,乃是独断专行,蛮横无理,骄奢无度,睚眦必报,妒贤嫉能,偏听偏信,妄肆猜疑。”
沈萧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皇上:“圣上认为我说的正确与否?”
(https://www.tbxsvv.cc/html/62/62542/327056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