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宗庆后与娃哈哈 > 第八十五章

??

    同年,为配合“蜘蛛战役”,同时屈从于康师傅等精耕市场的压力,娃哈哈全国招聘了5000多名跑单员,挂在经销商名下,由娃哈哈支付工资奖金,但一年下来,营业额只增加几个亿,费用却天文数字的增加,务实的宗庆后果断的砍掉了这支最基层编外队伍。♀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

    现在的娃哈哈销售组织构架:销售总经理――40多个省区经理――200多个区域经理――1000多个客户经理,精兵简政,层级少,管理简单,执行力强。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没有真正的基层销售队伍,销售只能管理到经销商和二批商层级,难以管理到零售终端。娃哈哈规定,客户经理拜访零售店每月3此,每次10家,仅此而已。而康师傅、可口可乐的基层业务员每天都在跑街,而且要跑80家!

    娃哈哈的终端掌控水平远远弱于康师傅、可口可乐们,甚至弱于农夫山泉、王老吉等国内企业,业内共知。♀

    中央集权制

    一方面,宗庆后的个人集权已经众人皆知:不设副总经理,重要的人权、事权、财权一手抓,以前连50元以下的办公用品,每个销售人员的外出差旅都要签字,现在虽然进行了分层授权改革,基层人员的差旅等制度规定范围内的费用、一些程序性的采购费用等不需要宗庆后的签字,但是500元以上的餐饮、交际费用、广告预算、促销活动预算等还是宗庆后的一支笔。

    集权和**形影相随,固然有统一指挥、减少摩擦、高效执行的优势,同样有一言堂,不利于民主决策,不利于下属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等缺点。关键是掌握其中的度。

    就娃哈哈的现状而言,下面千根线,上头一条绳,宗庆后的集权和**维系了组织的高效运作,但是,万一绳子断了怎么办?千根线岂不是乱成一团。为了组织的基于常青,而不是个人的基业常青,宗庆后应该不断的尝试分权、分权、再分权。

    另一方面,是集团公司总部的高度集权管理。娃哈哈有100多家子公司,但这些子公司仅仅是“生产车间”“子公司总经理其实就是大车间主任”,子公司的任务是以最小的损耗,保质保量按时出产品,而销售、采购、科级以上人事均集中于总部。

    “全国运作一步棋”,这种产供销、人、财、物集权于总部,并且由宗庆后一人和相应职能部门统一指挥所形成的合力,有利于击破可口可乐、康师傅的各区域子公司单一的力量,但弊端是,不利于区域市场内的精耕细作。

    极其扁平的组织

    拥有3万员工的娃哈哈,职能部门层级只有四级:总经理――部级――科级――员工。娃哈哈的销售部门层级也只有四级:总经理――省区经理――区域经理――客户经理。

    直接向宗庆后本人汇报的下属就有100多个,包括十多个部长,四十多个省区经理,近百个生产厂长!

    组织扁平化的代价是管理幅度很宽,对管理者的能力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极高,这只有宗庆后这样的有超强企业经营能力,而且视工作为生命为生活为乐趣的事业狂人才能胜任。如果是标准的职业经理人,不可能视工作为生命为生活,就不可能有多达100余人的管理幅度,也不可能有娃哈哈这样的超级扁平化组织构架。

    为提高管理效率,加快决策速度,许多企业现在才大喊组织实施扁平化,而娃哈哈在十多年前就采用了。十多年来,虽然子公司大量增加,产品大量增加,工作量大量增加,娃哈哈管理层在宗庆后本人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下――“跟我做”的最高示范领导下,仍然保持着企业界最为扁平的组织构架。

    许多人纳闷,娃哈哈为什么会有那么快的市场反应速度,为什么会有那么高效的执行力,从仅仅四级扁平的组织构架上就能看的出来。

    娃哈哈的集权管理受宗庆后本人的能力、性格特征限制,我们可以欣赏但不必借鉴学习,但娃哈哈组织管理的扁平化是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高度竞争的环境下的必然趋势,值得我大家学习。

    康师傅/可口可乐的组织体系简介

    顶新集团下有食品饮料事业群、流通事业群、餐饮连锁事业群及相关原料、包装、机械、配送等企业,每个事业群之间**经营,互不干涉。食品饮料事业群又下辖方便面、饮品、糕饼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销售、生产、采购各自**经营运作。

    简单而言,康师傅的食品饮料产业内各有三套事业体经营管理班子,有各自的产供销体系。各事业体下各自又有众多的自主运行的子公司,许多子公司都拥有**的组织构架,生产、企划、销售、财务、人事等五脏俱全。

    以销售队伍为例,有方便面、饮品、糕饼三套销售队伍,有各自的经销商队伍。子公司的销售区域以生产基地为中心,由事业体本部统一划分。

    `11`

(https://www.tbxsvv.cc/html/61/61458/326658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