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武侠仙侠 > 三族 > 第一回 血祭 1

??寂寂深山,夜色沉冥。广袤连绵的苍山老林,一望不着边际。也不知从何时起,群山似乎突然陷入了这一片莫名的沉寂中,静荡荡的没有一丝声响。连风亦然止息,唯有月移云走,山景忽明忽暗。

    猛然,一道血光,电闪一般在天边的林莽中破林而出。蛇行斗折,“滋溜溜”直窜入云,晃眼消逝不见。数十里之外的一处绝壁凸崖上,一位打坐老尼豁然睁开双眼,“腾”地站起身来,眼中精光大放。

    她身后随做晚课的两名女弟子还未叫出声,老尼身子一晃,已飞身上到崖顶竹林,左足点在临崖的一枝篁巅上,御风而立,注目眺视天际,面色甚是凝重。

    “师父,那是什么?”两个女弟子跟将飞上,年纪较大的一个问道,语气颇为惊疑。

    老尼目不转睛,默然不答。师徒三人背负长剑,各踩在一只细细高高的修篁顶端,随着脚下竹枝摆动时上时下时左时右,身子却是巍然直立,仿佛本就人篁一体,长在其上一般。

    就这一句话的功夫,天边林莽中又是一记闪电,血光直冲云顶!

    这一次却并没有转瞬即逝。血光急长急宽,晃眼粗大如柱,不知多少人才能合抱。便是相隔这许远,也能看见血气从下而上,源源不绝、浩浩荡荡往上喷薄涌入云中。刹那之间,天昏地暗,月云星空皆成暗红之色。那血注所倾之处,更是血云翻滚蒸腾,在半空中旋聚成一个数十丈方圆的巨大漩涡,殷沉沉黑压压似一个血盆大口,转眼就要扑将下去一般。

    说时迟,那时快!巨大漩涡深处,猛然一声长啸,似龙吟,似虎啸,天地为之一震。紧跟着宛如石惊平湖,从血柱所在处,狂风大作,万马奔腾一般掠向四面八方。空中立时风肆残云,地上群山林海掀起一波波绿浪,摧枯拉朽翻涌而前,奔腾澎湃,聒耳如潮。

    老尼师徒三人脚下翠竹,吃扑过来的风浪一搅,尽皆断裂。三人飞身下地。两个弟子禁不住狂风拍打,只好躲避在崖边的一块大山石后,老尼却迎风伫立,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远方血柱。衣襟在狂风中上下翻飞,猎猎作响。

    她凝视一阵,面色愈失,心中惊骇更是如巨浪滔天,但事到临头,反而决意痛定。她反手拔下背后长剑,提在手中,转头回顾两名弟子,心想:“玄静不过廿二又三,玄清更是二八未足,年纪皆幼,修为尚浅。今夜之妖兆惊天动地,我活了百余岁,也只是平生仅见,定是一个千万年不世出的妖魔邪王,何必让她们跟着白白赔上性命?”叫道:“玄静,快带师妹回洞。若天明为师尚未回来,便去会稽山青阳门,请降妖同道为为师报仇雪恨罢!”

    玄静、玄清从山石后奔将出来。玄清拉住老尼衣袖,急得秀目波莹,盈盈欲涕,哀求道:“不要,师父,不要去,危险……”

    老尼平日里最疼的就是这个楚楚可怜的小弟子,见她濡慕情深,亦不禁心里一软,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说道:“降妖除魔、替天行道。你我既然身为降妖道中人,为民除害,便是刀山火海也得在所不辞。”随即双眉一挑:“近年来五境各地妖兆频现,魔族大有渐昌之势,咱们虽是一介女流,却也不能置身事外,只顾着自己的一副臭皮囊!”语气坚定凛然,越说越是激昂。玄静、玄清都齐声回道:“是。”

    老尼又叮嘱二徒道:“那血光非同小可,兼有大作腥风,定是妖物中的魔头,今夜重现人间,为师只怕也奈何它不得。玄清,你跟着你师姐回去,千万不可离开本洞禁制范围。”说完硬起心肠,将足一顿,人剑合一,破空朝血柱飞去。

    ----------

    师徒二人这几句话的功夫,空中长啸已停,血柱也渐渐缩小潜息。待老尼飞到近处,光消气散,云开月吐,妖迹了无。唯有天空中挂着的那轮圆月,月旁隐有血晕,仿佛笼罩着一层暗红的纱雾……血月。

    老尼到得地头,生怕打草惊蛇,不敢再御剑飞行。她收起飞剑,轻悄悄落入林中。辨明方向,使出凭空凌虚的轻身之术,脚不点地,悄没声息往前行去。所到处,四围皆是树影幢幢,狰狞无声,宿鸟不鸣,夜兽无迹,安静得直叫人心中发毛。

    老尼悄行须臾,陡然一个激灵,全身猛地一震:“刚才那般动静,整条山系上千里方圆,居然没有一只鸟兽飞奔惊走,到底是何方妖魔,能吓得万物生灵尽皆噤声?”思虑及此,益发胆寒,连忙左手捏住法决,右手暗运真气,将长剑横祭在胸前,护住了前身要害之处。此时此境,也唯有这冰冷的兵器,能让她稍微安点心了。

    老尼扶枝拨藤,穿行在盘根错节的深山老林中。她能感觉到,在那林莽深处,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吸引她向前进,向前进……越近,力量越强……

    半盏茶时间不到,老尼在一排参天大树下停了下来,心中怦怦乱跳:“是了,是了,是这里了,就在这排大树后面。”她修炼逾百年的仙剑一直在手中不安地上下振动,似要脱手而去,远离这是非之地,竟叫她好几次都险些拿捏不住。

    老尼头上冷汗直冒,默念两声“南无阿弥陀佛”,勉强一定心神。她鼓足勇气,正要踏步穿林,去看个究竟。突然一道金刀凌风的声音,“咻”地一声朝她迎面扑来,其势比电还疾。

    老尼不意敌人来得这般迅捷,不由吃了一惊,好在她早已祭起飞剑,将手一腾,道一声:“疾!”手中长剑使一招“神龙出洞”,登时化作一道银虹,朝发声处破空而去。

    哪知她剑才脱手,一股蓝黑浓烟箭一般掠过身际,蓦地绕到她背后,晃眼又在她身前。四围顿时浓烟弥漫,腥风灌鼻,令人作呕。烟雾中依稀一张三角脸,碧油油一双眼睛,正朝着她微微笑。

    老尼见自己被它圈住,叫道:“好妖物!”双手十指相抵,作一个合塔结印。催动咒语,手塔中气流急转,形成一颗圆珠,晃眼长成鸡蛋般大小,金光四射,耀眼欲花,正是佛门正宗法术“释迦凝气大法”。那金珠有个名头,叫做“正气混元珠”,便是取之于邪不胜正之意。

    老尼瞅到那三角脸又绕到眼前,猛地十指一翻,往外一推,叫一声:“去!”混元珠直朝妖物面门打去。那碧眼三角脸往上一窜,“嘿嘿嘿”一声尖笑。笑声未落,浓烟已经裹着妖物直上青天,转眼没入云际,不知所踪。

    混元珠击在丈许外一棵三四人抱的大桑树上,噼里啪啦一阵大响,大桑树从根部抖落开来,眨眼间四分五裂,木屑断枝横飞,纷纷散落在地。而老尼的长剑,插在旁边一棵老松的树干上,剑身兀自摇晃不定。

    老尼走过去拔下长剑,心中惊惧不置:“竟然是碧眼蟒王。”

    碧眼蟒王,是蟒中的王者,行走如飞,其毒无比,她还是小时候听师父提起过,师父也只是当做故事来讲。据说四千多年前的“昆仑山大战”,降妖道大放异彩,天下妖魔伏诛者十之八九,许多毒物都被诛杀封印,其后便很少见到此类妖邪了。而刚才所见蟒王,已具人形,没有千百年道行绝不至于此。

    老尼满头冷汗,暗暗骇然:“此妖法力,只怕尚在我之上,就算立时追将上去,也不过徒劳而已。”再说这蛇妖邪气虽强,与刚才的血光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丝毫不值一提。她心中兀自悬揣着林间出世的妖魔邪王,略一沉吟,立刻转过身子,拨开断枝,穿林而过。

    一股浓烈的血腥气迎面扑来。

    -----------

    老尼提剑站在一棵巨桑枝下,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倒抽一口冷气。但见林中地面被劈出一块十来丈方圆的土坑,东首设有一个法台,法台上供着一块五尺长的法牌,无图无字,红殷殷的,似血染成。空地边缘按照八卦方位各祭着一面丈余长的血幡,半悬空中,幡上血烟蒸腾。而每面血幡上竟都绑缚着一名少女,全都面色苍白,垂目僵肢,早已死去多时。

    八名少女双臂张开,手腕动脉处皆被割开一道血口。血痕斑斑而下,染得身下血幡殷红累累。八面血幡上的鲜血多半凝固,唯有坎、离两位的血幡上偶尔滴下一两滴血来,落进坑中。奇异的是,那鲜血并不不融入土里,滋溜溜一滚,被法台前面一个碗口大的小洞吸了进去。每吸进一滴鲜血,洞口血光微微一现,洞中隐有悲号怒啸,闷闷发出。

    老尼虽然站在幡禁之外,每次血光一出,却也不由得跟着浑身一震,似乎正被那血光吸引,恨不得走将过去,把自己全身鲜血供祭进洞一般。

    她此时已明白这里是一个妖阵祭坛,正在血祭洞中之物。而刚才所见惊天血柱,定然便是八名少女被放血入洞时,引得洞中魔王血性大发。老尼又是惊惧又是愤怒,心道:“此血幡阵妖风弥漫,腥气大盛,多半便是那碧眼蟒王所设。好在洞下血魔尚未祭出,还可挽救。”当下盘腿一坐,双手食中二指并出,其余三指回曲,两臂一横一竖立在胸前,结了一个十字结印。

    正要催动咒语,脑海中陡地闪过微弱弱一声急叫:“师父!”正是小弟子玄清的声音。老尼大惊失色,叫一声:“不好!”立刻祭起飞剑,纵入空中。

    原来老尼见玄清年纪幼小,修为甚浅,师徒三人所居洞穴又是如此一个山深幽僻之所,豺狼虎豹、妖魔鬼怪,时常出没,于是独传她“心有灵犀大法”,遇到危险,便可用此法呼唤自己,前去相救。

    老尼催动飞剑,径往居处而去,心中又急又悔:“那碧眼蟒王设置如此大阵仗,洞中血魔亦复苏醒,转眼就可祭出,它怎会突然弃之而去?分明是血祭不足,须再取人血供之。它见我来,本欲拿我,一招斗我不下,生怕耽误祭祀之事,所以也不多缠,径直去了。所去方向,不正是我咸阴山千篁峰么?”想到洞中两名弟子可能已遭毒手,当真是心急如焚似火。

    -------------

    不多时飞到千篁峰绝壁,定睛一瞧,洞前禁制果然已被破除。老尼急忙按落飞剑,抢入洞中。奔过两间石房,冲入供佛的石堂,平日里打坐用的三个蒲团上横卧着一人,两眼圆睁,已然毙命,可不是大弟子玄静?她全身上下蓝幽幽、青阴阴的,正是中了蛇毒而亡。

    老尼心中一痛。不遑多想,祭起长剑,转瞬间又把剩余三间石屋奔查了个遍,空空如也,哪里有玄清的身影?她心似油煎,暗暗叫苦,却是彷徨无计。

    便在这时,脑海里又是一声“师父,救我……”隐隐传来。老尼急忙循声奔出洞去,眺远一望,半空中一团蓝黑烟雾,正破空远去。烟雾中伸出一条粗大光滑的蓝纹蛇尾,尾尖上卷着一个少女,缁衣芒鞋,眉目如画,不是玄清又是谁?

    老尼身子一晃,差点没摔将在地。

    正跳上飞剑要追,忽然耳后风来,右手衣袖被人一扯:“师太,休要轻举妄动。”来人不过是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老尼却顿觉右手如坠千斤坠,不由自主下了剑来。

    她又惊又怒、又急又怕,不及转身,反手便是一掌。那人叫道:“山闲师太,贫道并无恶意。”

    老尼听来人叫出自己的法号,这一掌便悬定空中,并未落下。气冲冲回头一瞧,一个中年道人立在身后,削瘦身材,长脸薄唇,颇有儒意。右眼皮到眼角,有一道细细的剑痕,浅浅白白,显然年深日久,是很久以前留下的伤疤。

    山闲见他黄色道袍的前襟上用黑线绣着七枚天星,连成北斗七星的式样,登时不禁把满腔惊怒化作欢喜,连忙收起掌势,转身问道:“可是昆仑山七星门的道友么?”

    其时中原九州大地一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境,每境由一个仙门统领,分管境内所属山系及所有降妖门派。五个首领仙门又自成一个联盟,称为“浮玉剑盟”,定期从五门中推举一位盟主,统领天下。而七星门正是掌管西境的首领仙门,相传始建于“昆仑山大战”时期,距今已经四千余年。门下才人辈出,昌盛非凡,“浮玉剑盟”从建立至今历六代盟主,竟有三位出自七星门。其威其势,可想而知!

    所以山闲虽然长日隐居深山,对七星门却是久闻盛名、不胜仰慕,一见他道袍上的北斗七星图,顿时化惊为喜。只是听说当今盟主、七星门掌门天权真人座下有五男二女七名弟子,分管贪狼、巨门、禄存、廉贞、文曲、武曲、破军七剑宗,每剑宗下又有好些个子弟,却不知此人姓甚名谁,身在何宗?

    那道人打个稽首,回道:“贫道风入松,乃故去恩师天权真人座下三弟子,拜见山闲师太。”山闲大吃一惊:“天权盟主仙逝了?”风入松面露凄容:“正是。此事说来一言难尽——师太,那碧眼蟒王掳去的可是你的爱徒?”

    山闲跌足道:“可不是么!那蛇妖端的厉害,贫尼不是它的对手,还请风宗主援手相助。”风入松既然是天权真人第三个徒弟,自然就是七星门禄存剑宗宗主了,山闲便自改口。

    风入松道:“贫道正为此事而来,自当全力协助师太诛妖除魔。然则那蛇妖已有一千三百年道行,虽说邪不胜正,终究不是你我的对手,但要一招半式就拿下妖物来,却也不能。唯恐误了相救令徒的时机,要有个什么好歹,那可真要叫咱们悔恨终生啦。”他双眼看着山闲道:“此事要速成,还需师太一件法宝。”山闲急忙道:“请讲。”风入松道:“便是令先师白术师太的‘天雄地黄珠’。”

    山闲“唉哟”一声,转身飞奔入洞。俄顷回转,手里拿着一串暗沉沉的念珠。除了每颗珠子比寻常念珠大上一倍外,看起来并无甚奇处。

    山闲暗道:“七星门闻名遐迩,果然不是幸致。我咸阴山不过是南境三条山系四十座大山中的其中一座,与西境昆仑山相隔十万八千里,他门下弟子不光知晓我先师法名,连恩师历劫兵解时遗留下来的法宝都一清二楚。我一时慌乱,竟然忘了此珠正是蛇蟒的克星。”她敬慕七星门声望才学,又觉得自己甚是缺乏临机应变的能力,拿出念珠后,自然而然便递给风入松,一并道出催动口诀。

    风入松恭敬接过。两人立刻祭起法宝,径往血幡祭坛而去。

    山闲师太见风入松所驾的不过是一管尺许长的狼毫紫竹笔,并非仙剑,她早听过“西境第一才子”的名头,说这位风宗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心道:“七星门之所以分成七个剑宗,听说是因为门下有七柄绝世宝剑,各剑宗镇守一柄。风宗主是禄存剑宗之首,剑术自然了得,他却以小小一管毛笔代步,果然是多才多艺、文武双全。”

    (读者群号:292090657)

(https://www.tbxsvv.cc/html/60/60140/311222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