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九十五章 - 海盐工业

?    官术网  http://www.3dllc.com(--数十万的完结小说免费下载))官术网  http://www.3dllc.com(--数十万的完结小说免费下载))官术网  http://www.3dllc.com(--数十万的完结小说免费下载))记得在后世,飞机经过沿海地区的时候,看到地面上有一片片的方田,曾问邻座的人:“海水也能用来种稻?”招来一阵嘲笑,后来才知道,那是盐田,是用来晒海盐的海水要在这样的盐田里经过长时间的静置,沉降掉杂质,水分蒸,盐的浓度增加,再析出盐

    这和我上次用麻布过滤以后再煮,有相通之处

    海边制盐,大元族人是用海边岩石上的天然浅石坑晒盐,方法是简单了,但没有过滤,也受天气和石坑大小限制,产量有限,质量也差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得有较大规模的“坑”,也就是后世的盐田二是像上次一样,用锅煮

    盐田我没调查过是怎么样做的,但在距离海边不远的地方挖一方田还是比较好办的事情,至于效果怎么样,就有待实践检验了

    煮也是必行的办法之一,在盐田工艺没有完善之前,煮是最省事的办法这就要求土土他们得多做几口大一点的锅

    这样一些工作靠木驼的骑兵们传达是不够的我得亲自跑一趟大元城了

    路过贸易城的时候,忍不住回家住了几天,梓桦闹着要带元方到太昊去,我劝梅梅先不着急,要等到太昊城有点规模以后再过去

    看得出来,梅梅有点不高兴了

    没法子,那边的条件还是差了一些

    在大元神庙住了一晚,天明祭过祖神以后,60名骑兵们带着我和木恩,还有土土和他的几口比较大的陶锅到了海边

    这地方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来过了还是那个山洞,让我想起了木青,回去之前,一定要到木青坟前祭奠一次——我在心里提醒自己

    “海滨别墅”已经是大元海盐工业的生产基地,不再像当年隔半个月才来制一次海盐,而是有了“常住人口”了

    洞中的族人看到规模如此之大的骑兵队伍都吓了一跳,从洞中跑出来看热闹,待看到族长也在,忙跪了下去

    我让族人们立即将几口锅架起来用洞中的木桶挑来海水倒入锅中

    这时多数族人都猜到我要煮海盐了

    但这一次用的工艺要复杂一点,不仅是煮干而已

    第一锅海水煮到只剩一小半时我就叫人“釜底抽薪”了,第二锅则直接煮干第三锅是煮到一半又加入海水继续煮,反复多次

    结果,第一锅冷却后逐渐析出了白色的盐晶粒,但量很少,和上一次我用地方法一样;第二锅很快得到了较多的海盐,但和晒出来的盐一样,杂质较多不过这也足以让族人一阵欢呼,毕竟比他们晒盐快得多了

    第三锅里面,盐的数量多,而且比较纯地盐和杂质是相对分开的盐在面上,杂质沉了底,煮干以后可以比较容易地将盐和杂质分开

    比较了一下,最后一种比较可行,这一点其他的族人也看出来了

    不用我交待,七八口锅都架了起来,所有地族人都忙开了挑水的挑水,伐木的伐木

    第二天,一半的骑兵被我带到稍高一点的坡地上,找了一块土质较松软的地方,开始平整出一方“盐田”

    但这个实验却很快宣告失败

    海水很快就渗干了,田里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水渍

    我不甘心,叫来骑兵,骑马踩了一通,将田底踩实,再人工修平了一下倒入海水后我就蹲在盐田边,一直到看见水基本不渗了才放心接下来是照葫芦画瓢,在稍低一点的位置也做了一块盐田

    天色渐晚的时候,已经做出了“梯田”式的四块盐田除了第一块田里放满了海水,大约有10厘米深,其他几块田都只放了不到一半的容量

    初秋地太阳还比较火暴,两天过后,最高处的那块盐田里,海水的总量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而下面几块田已经基本上干了,土面上有一层明显的盐霜

    我没让木恩他们去刮那层薄薄的盐霜,而是把最上一层已经澄去多数杂质,浓度大大提高的海水放入下一层的盐田,继续曝晒,最上一层地盐田里,又重装入的海水

    再过两天,在最低层的那块盐田里,终于看到了“白花花”的盐,口感跟后世的还有很大的区别,不知道是不是后世的盐加了碘还是眼前的这个盐多了什么东西但盐田里厚厚的一层盐已经可以直接装麻袋了

    木恩看得乐开了花,这个盐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以前的好多了,杂质比煮出来地少,纯度高,关键是在不费柴的情况下,产量大大提高了

    但土土作为“非专业人士”,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下雨怎么办?”

    木恩瞪了他一眼:“下雨我会用煮的么?”

    看来大元的海盐工业要腾飞了

    放下了这个心结,我才能全力的投入到太昊族的秋收中去

    一路上走过去,没有时间到有穷了,但我还是从贸易城经过以后,抽时间去了一趟建设中的汉土城

    元昊正忙得不可开交,他的汉土城规模并不大,正方形,边长就800米左右,但精致的程度却越了我的想像:所有的墙,从城墙到里面的房子,都是采用的砖砌,城墙顶部厚度都达到了近2米,不包括箭垛都达到了3米多高

    护城河也不是挖的土槽,而是砖石混砌的结构

    城内到城外的排水通道也全部采用了预埋的陶管,从城墙脚下通入护城河

    城内的主要通道全用较大的石块铺平,看得出来,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选择,朝上的一面比较均匀而平整

    就在这第浩大的基础建设同时,汉土城外还种了7000多亩粟

    我看了看一身泥的元昊,他不好意思地用一双泥手挠了挠头

    这小子,早就知道他不一样,谁知还是给了我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木驼在一边直嚷:“哥哥啊咱俩换一换行不行?要不我把那贸易城交给你重修一遍行不?”

    元昊一阵嘿然,没一言

    说得难听一点,咬人的狗不叫——这小子的聪明在木驼、马齐这帮家伙之上

    汉土城甚至为我将要建设的太昊城提供了一条“精品化”的思路

(https://www.tbxsvv.cc/html/6/6574/205765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