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术网 http://www.3dllc.com(--数十万的完结小说免费下载))官术网 http://www.3dllc.com(--数十万的完结小说免费下载))官术网 http://www.3dllc.com(--数十万的完结小说免费下载))郯族的邀请非常诱人,但我手中实在缺乏足够的人手可供支配
不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我还是决定先采用“简化版”大元贸易方式先和郯族开展贸易,两名骑兵奔赴皋陶,带上我的面指令,让元昊带100人到莒族来,再携带上必要的货物,同郯族的长老们一起出
同时我也在思考人口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对少昊金天氏的各族,都是报的平等合作态度,按后世的一些思维惯性,对打别人人口的主意,始终有一点忌讳,顾虑会对大元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以后的文明推广
但盈离对人口的处理方式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认识到,人口对这些较大型的部族来讲,的确是一个负担,而不是像后世一样,是重要的资源
这也源于原始部落的管理方式有关,依附的小族对中心部族主要是一种图腾关系,以种族为纽带,而不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彼此间除了祭礼以外,没有其他的经济义务,宗主族只是享有不固定的祭物收入,其他方面与各小族并无区别
但后世就不同了,各联盟城邦与宗主国之间有严格的经济义务,统治与民众间有严格的税费经济关系,所以人口在数千年间被视为宝贵的资源
当然,在这个年代,人口众多也是一个部族的实力所在,但在大族与大族动辄相距200公里以上,走路也要10多天到一个月的情况下,这样的实力价值也不是太大
要等到大族与大族之间有频繁的战争,人口总量至少要比现在多出四到十倍,部族间交流与冲突都比较容易
克服了对吸纳人口的心理障碍,我让木穷、木驼和木恩他们分别宣布了几项人口政策:
一、对大元三城中所有人口登记造册,这也是我到这个世纪以后的第二次人口普查,主要是为下一步的人口战略作准备
二、原大元城外的各族,只要愿意搬到大元城内住的,一律提供住房和粟米,并义务让青壮年和小孩子进入大元学校学习,同时可以学到陶器和木工、建筑技术,但将来城建好后,他们得服从大元需要,到城居住
三、皋陶族和莒族的小部族凡愿意到大元贸易城居住的,一律免费不需要交换牲畜提供住房和必需的陶器,牲畜由他们自行管理,不用关到大元的畜栏里,并同样享受“义务教育”,可以自行选择祭祀大元宗庙或本族的神鸟
当然第三项政策实施之前,我还是分别向皋陶和莒族的长老们提出了我的方案:他们要求分封出去的小部族,也可以直接就分到大元的城里长老们也没有表示特别的意见,从盈离的态度看,还比较高兴
大元有骑兵的机动优势扩大了放牧范围,加上目前牲畜总量还不大,不存在与各族的牧场冲突,能够接收他们的人口,也当然有这个能力可以负担得起
让长老们感兴趣的是,有多的族人可以学到大元族的技术了
人口政策的威力很快显现出来
两个月以后,等我回到大元城,开始筹备秋收工作时,大元城的人口又在逼近6000人,匠作区和大元学校的人气重开始回升,土土兄弟俩又忙着带大批的人木恩也不再为收割的人力问题担心了
其他两城的情况也向良性循环方向展,除了木穷还在紧张地修筑城,木驼和元昊都对现在的展进度很满意元昊已经在郯族的地盘上扩大了影响,据盈翔讲,郯族的神山外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但按我的要求,元昊还是以贸易为主,没有立即着手开展筹建城的工作
大元六年的秋收,总收成中有300余万斤粟米,加上头一年库存中余下来的近200万斤,大元城现在最紧俏的是做斗仓的木板
这些粮食足够大元城使用3年
但我要用这些粮食挥的作用,远不只是用来做粟米饭
在大元三城中执行的人口政策,将导致人口的快集中,再靠畜牧业生存,很快就会由于牲畜的总量增长而可能当地部族之间产生牧场利益冲突
只有以粟米为主食,才能供养起高度集中的人口
游牧部族人均所需要的土地面积,比农业部族所需要的至少大出五倍到十倍
在同样面积上产出的粮食作物,从重量上比同样面积的草地产出的牲畜多得多
后世的奴隶社会大展,前提是农业的大展,才有可能出现人口大量集中的城市当然还有交通和运输的展也是重要的条件
比如我现在就面临这个重要的问题——运输
现在有近150匹马基本上以运输为主,每次每匹马可运输200斤左右,全部出动一次,上百名骑兵护送,加上骑兵的马上也搭上100来斤,也不过4万斤的运量,按木驼那边1000来人的用量,如果主体上以粟米为主食,一个多月就完了
而骑兵们往返一次就要10天左右
再展下去,这样的运输能力就远远的不敷使用了
我在心中无限地向往以青铜做轴承的牛车——过200公里的远程运输,没有这样的工具是很难实现的
但铜矿、铁矿迟迟没有找到,这个年代又不能做深井钻探,只能碰运气找露天矿,就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找到了
但这个问题又不能回避,运输现在成了骑兵队的主要任务,木驼对此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从我这个角度,看到的却是农耕时代的瓶颈提前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靠等待运输方式改善是不行了,只有搞“以点带面”的形式,以“示范农业”和“基地农业”为主,让各大元贸易城建立自己的农业基地,实施一定程度的“南泥湾”工程——让城的开者也同时成为农业生产者,最终自给自足
我正在为大元七年的农业生产工作开始筹划时,皋陶族那边的大元贸易城里,出现了一桩意外事件
大元法律要诞生了
(https://www.tbxsvv.cc/html/6/6574/205763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