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孙瓒出身豪门,兄弟挺多,年轻时候人长得挺帅,又好武,喜欢四处打仗,他组建了一只队伍,人人骑白马,穿白袍,自号“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能骑善射,在塞北游牧民族中往来劫掠,当时汉边与少数民族冲突不断,白马义从锐不可当,颇有威名。公孙瓒与刘虞不和,
刘虞主张怀柔政策,想跟胡人搞好关系,公孙瓒态度强硬,好战,而且跟胡人打仗时异常勇猛,刘虞做幽州太守,公孙瓒呢是涿郡太守的女婿。
后来领了渤海太守。因为与胡人作战有功,公孙瓒被封为奋武将军,蓟侯,刘虞做了大司马。此时黄巾势力蔓延到了蓟北,人多势众,
游牧民族派遣使者找刘虞,希望共同抵抗黄巾军,公孙瓒截获了使者,怕刘虞立功,就把使者杀了。青州黄巾聚众三十万攻打渤海,
公孙瓒率轻骑两万余人将其击溃,斩首三万余人,余者弃辎重渡河而逃,公孙瓒乘胜追击,在黄巾半渡的时候出击,再次获胜,俘虏了七万多人。
更夺获了大批物资,威名大振。公孙瓒和刘备年轻时候是同学,一起师从卢植,卢植当时也是打黄巾的主力,刘备当初就是投靠了他俩。才拉起了人马。
赵云呢,因为和公孙瓒是老乡,赵云是常山人,公孙是涿州的,俩人离得不远,当时河北也就公孙瓒和袁绍势力大,公孙瓒有好多兄弟,公孙越,公孙范等等,
支脉颇广,赵云见了刘备,有心跟刘备,刘备可是人太少,又不好意思挖公孙瓒的墙角,公孙瓒后来害死了刘虞,跟袁绍起了嫌隙,起因是争夺冀州,本来俩人联合,
袁绍夺了冀州把公孙瓒晾在了一边,公孙瓒那暴脾气哪干,跟袁绍结了仇,袁绍干得确实也不光彩,不仅把公孙瓒的弟弟杀了,还嫁祸给董卓,说是董卓干的。
公孙瓒起兵开始打袁绍,袁绍呢有大将文丑,跟公孙瓒大战了几十回合,公孙瓒打不过文丑,掉头就跑,文丑追赶,快追上了时,赵云把他给救了。
再战鞠义,鞠义善射,克制白马义从,公孙瓒无计可施。公孙瓒损失了部将严纲,大败,赵云又上来把他救了,后来刘备也赶到帮了他才挽救了战况。
从此公孙瓒一蹶不振,屡战屡败,损失惨重,后来勉强打败了鞠义,开始做缩头乌龟。赵云就去跟了刘备。
他在自己驻地周围挖了十来重壕沟,用挖出来的土在壕沟内堆起高高的土丘,上边建上堡垒,他自己躲在正中间,命令凡是男的超过七岁就不让进去,
跟他的妻妾住在里边,屯上粮草,反正饿不着,这还不行,又找了好多妇女做哨兵,一有情况就大声呼叫,为此还特地训练这些女人的嗓门,训练到能在百步之外听到,
用来传达命令。还安了大铁门,扯上大粗铁链子,自以为固若金汤。
公孙瓒这时候可能精神也有问题了,也不好结交了,疏远了宾客朋友,到最后身边一个亲信都没有。基本上也不用打仗了,就藏在自制的碉堡里边。
希望躲到天下形式不那么混乱了再出来,因为他谁也打不过了。就能欺负一下胡人,少数民族。
袁绍呢,不知道听了谁的主意,要跟公孙瓒讲和,派人来下了个求和书,公孙瓒看了并不相信袁绍,反而加强了守备,也没答复袁绍。
袁绍生气了,就大兴兵马攻打公孙,围住了公孙瓒的一个副将,公孙瓒不救,反而说:"救了他,剩下的就光等着救不肯拼命打仗了,不能救。”
结果他的部将等袁绍打过来就想,我特么要是被围了反正也没人救我,不如跑吧,都跑了。袁绍一直打到了大铁门前,公孙瓒不敢出来迎战,派他儿子去搬救兵。
当时公孙瓒因为种种极端行为已经众叛亲离,无人肯帮他,刘备呢也不在这边,在南边呢。只有黑山贼张燕肯来救他,分兵三路,率三十万人来救。
还没到呢,公孙瓒又想起一路人马,公孙续,写了书信约定举火为号,内外合击袁绍,谁知道这书信被袁绍拿到了,袁绍将计就计,举起火把,把公孙瓒骗了出来。
打了公孙瓒个伏击,公孙瓒没办法只好又退回去,龟缩着再也不敢出来,袁绍开始挖地道,快挖到的时候,公孙瓒实在抗不住压力了,先杀了自己妻儿,然后引火自焚。
自己把自己烧死了。
公孙瓒年轻时候英姿勃发,所向披靡,官场得志,春风得意,可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又无贤良之士辅佐,导致最后固守龟缩,斗志全无,自焚于壁垒之内。
白马义从风光一时,最后灰飞烟灭,尸骨无存。空有勇将赵云,奈何人心离散,凄凉收场。
(https://www.tbxsvv.cc/html/59/59977/33026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