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州是与倭国交界的四个州之一,因鲁能山山脉大部分在其境内而得名。鲁能山起于楚州,然后沿着幽州和鲁州交界一路向东,它又在汉帝国与倭国的边境线处,转而向南,最后进入晋州境内。根据历史记载,当年若不是鲁能山山脉阻隔,军队行军困难,汉高祖刘震猛已经挥师东进,尽扫倭国四地(四国,九州,本州,北海道)。
后来的汉历125年武宗皇帝大战倭王丰臣富武,是在幽州发生的,而发生在汉历374年英宗血战倭王丰臣秀文,却是在鲁州境内。当时是丰臣秀文让倭人假扮百姓混入鲁定关,从而袭取了这一雄关。倭人数十万大军进入鲁州烧杀抢掠,汉帝国百姓被杀达八十万之巨,最后英宗皇帝尽起楚州,长州,晋州兵马与丰臣秀文大战于落日谷外的落日坡,血战三天三夜,斩倭首四十余万,一举把倭国打趴下,丰臣秀文不得不去天皇称号,向汉帝国称臣。
玉泉山座落在玉泉府内,它是鲁能山的一部分,山下的玉泉江蜿蜒向南,流经鲁州境内的玉泉府,鲁南府后,她又经过晋州地界,最后汇入大海。落日谷在玉泉山西麓,属于落日县管辖,天下闻名的玉泉寺就在落日县境内的玉泉峰上,寺内现在还供奉着那次汉倭大战中战死的十数万汉军将士英灵。
刘云站在落日坡上,远望脚下的这一片土地,大约十来平方公里,刚出穗的麦田,一片翠绿,在风的吹拂下,那是绿浪翻滚,犹如绿色的海洋,而眼前的这一片麦田,就是当年英宗皇帝大战丰臣秀文的古战场。
刘云心中心血翻动,暗自感慨,如此大好河山岂能让异族所占?刘云很好奇,很想知道英宗是如何战胜倭国大军的,他转身向落日县县令顾戡问道:“顾大人,据说当年先祖英宗皇帝只有三十万军队,而倭国却是超过六十万大军,先祖是如何打胜了倭王丰臣秀文呢?”
“回殿下话,当年殿下先祖确实只有三十万军队,那丰臣秀文领的是六十四万大军。史书上记载倭王渡过玉泉江,欲攻入楚州,然后南下长州攻打长安。殿下先祖英宗皇帝在没有会齐各州兵马的情况下,不得不领着楚,长,晋三州军兵从楚州进入鲁州,刚好在此与倭军相逢。”
“两军便在此展开大战,倭国军队仗着人多势众,发起一波盖一波的攻势。汉军咬牙坚持,战到紧要时,各军将官纷纷要求英宗皇帝陛下撤军,甚至已有将官临阵脱逃。皇帝陛下他大怒之下连杀四位大将,三位总兵,这才稳定局势。双方战至第三日夜,威远将军萧成贵从玉泉江迂回到倭人后方,他连夜对倭军大营发动攻击,接连踏破九十六座营盘。”
“至此,战得筋疲力尽的倭军陷入大乱,英宗皇帝陛下趁机发起总攻击。在两面夹击下,倭人不知汉军有多少,因此丢盔弃甲,争相逃跑,兵败如山倒。他们逃到玉泉江边,前有大江拦路,后有追兵,倭人互相踩踏,为夺船过江,拔刀相向,砍死落水者不计其数。第二天,倭人尸体漂满江面,塞断玉泉江下游,最后跟随倭王逃回倭国的十不存一。”
顾戡的话让落日坡上众人听得心惊肉跳,冷汗连连。马珺,梁羽他们虽然早就知道落日坡一战,但如此惊心的解说还是第一次。想想当年汉军的处境是何等艰难,以至于英宗皇帝要连杀四位大将,三位总兵才能稳定局势。
“顾大人,先祖英宗皇帝当时身边有多少总兵和大将?”刘云问这话时,他耍了一个小心眼。他是想知道只有三州兵马,何来的杀四位大将,三位总兵?一般一州军事长官就是总兵了,难道三州总兵都被杀了?
顾戡可不知道眼前的这位燕王对汉帝国的一些军职是一脑子浆糊,他看着年仅十五岁的刘云不但有胆气领兵征讨兽人,还对自己这个不入流的小官,耐心下问,他心中对汉帝国有此皇子而庆幸。刘云话中的意思他也明白,自负清高的他偷偷地多看了刘云一眼,向刘云解释道:“我大汉一州军事长官是总兵官,官居正二品或从一品,只有特别的是正一品,朝廷中同品级将官也是总兵官,只要各州出现任缺,他们就可外放去任一州军事长官。在他们之上是定东,定南,定西,定北,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八位将军,也就是领军大将,再往上就是大将军了,和平时他们在兵部署理事务,一旦发生大的战争,皇上便可选派八定镇将军中一位或者大将军指挥各州总兵作战。例如大将军李明锐,镇西将军胡嵚现正在统领大军分别与印加帝国和波斯帝国在夏州,蜀州对峙,他们两位就是从朝廷派去的。”
“当年英宗皇帝陛下身边除了楚,长,晋三州总兵,还有率领虎贲亲军的十数位总兵和六定镇将军。大战结束后,只有二位定镇将军和五位总兵生还,其中楚州总兵方英率领八万兵马一直顶在第一线,数万精兵仅剩三万余人,自总兵以下所有将官战死此地。”
听了顾戡的解释,刘云大体上对大汉帝国的军队有了一个了解,他现在才明白杨家给自己挖了一个多大的坑,调拨给自己的三万军队,别说什么定镇将军,总兵,就连一个参将都没有,这摆明是要把他刘云往死里整。要不是自己大忽悠了一通,说不定这支军队走到半路就散了。
想到这里,刘云已经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彻底铲除杨家。不过这是以后的事,刘云不想去过多地考虑,他现在想去玉泉寺拜祭这场大战殁于王事的大汉英魂。
刘云正要开口询问玉泉寺的情况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警卫营士兵在马上大呼:“报----,前方发现敌情,二万步兵正向落日坡杀来。”
原来玉泉府参将余戎接到楚王刘岱的命令,要他到落日谷伏击一支从长州逃出的叛军。余戎当即点起二万兵马在落日谷守候,他得到探马回报,刘云这支‘叛军’快到落日坡时,余戎立刻让军队进入伏击位,静等刘云进入伏击圈。谁知刘云这厮临时决定要去缅怀一下先祖的丰功伟绩,兵马走到落日坡就不走了。却让两个参谋各带着一个班去勘测地形,学习绘制军用地图。
也该刘云走狗屎运,其中一个参谋叫吕剑的,他看到落日谷地形险要,觉得是个伏击敌军的好地方,他就想从落日谷东坡爬上谷顶,去看看落日谷的全貌,没想到他们刚爬到半途,无意看见东坡上密密麻麻埋伏了士兵。
吕剑大吃一惊,急忙退了下来,但还是让余戎发现了吕剑等人。余戎见伏击不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领着两万兵马杀了出来。
落日谷竟然有伏兵,这让刘云,顾戡和第一师众将面面相觑,吃惊不小,纷纷回到各自部队,准备迎敌。很快迎敌的鼓点声响了起来,骑兵团士兵在团长周越的布置下做出攻击队形,警卫营也排成整齐的两个空心方阵,刺刀闪闪发光。警卫营营长周扩冷漠地看着落日谷方向,他原是太子的侍卫长,周皇后娘家远房侄儿,太子担心刘云的安危,就把周扩给了刘云。
顾戡看到骑兵团和警卫营干净利索地做好迎战准备,心里暗暗吃惊,这绝对是一支强军,在突然临敌的情况下,七千多人没有其他汉军的混乱,他们在浅绿色的衣服外套了一件皮甲,全军士兵肃然地等待战斗的到来,只有那战马局促不安的用马蹄不断刨着脚下的泥土。
余戎领兵杀到落日坡下,见到对方已经做好迎战准备,他没有发动攻击,而是也下令整理队形,刚才的一阵急跑,把队形跑乱了。这临敌整队是领军大忌,余戎他也很无奈,没想到对方军队训练有素,能很快作出反应,列好队形。用乱糟糟的队形去攻击严阵以待的敌方军队,吃亏可是自己。
马珺见对方军队乱哄哄的,低声对刘云说:“师座,趁对方还没列好阵,我们发动攻击,击垮他们。”
刘云听了马珺的话,面色平静的欲举起右手。
“等等,殿下,这好像是我们玉泉府的兵马。”顾戡隐隐约约看到对方的大旗上一个‘余’字,他忙阻止了刘云即将发出的命令。
“什么?玉泉府的兵马?谁的?”
顾戡苦着脸说:”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应该是余戎余参将的兵马。”
“来人,去问问对方,是不是玉泉府的兵马。为什么要攻击我军?”
对方来了一个叫吕剑的人,并说明了身份,让余戎吃了一惊,他伏击是九皇子燕王的军队。余戎犹豫了起来,楚王让他伏击燕王?余戎想不明白,但楚王给他下的是死命令,他若不照办,前途尽毁不说,他家人也会受牵连,若杀掉燕王,将来只死他余戎一个,楚王为了不要手下人寒心,是不会为难他家人的。
余戎决定豁出去了,他必须杀了燕王,于是他对吕剑说:“你们敢冒充燕王,你回去告诉伪燕王,放下兵器投降,我饶他一命,否则格杀勿论。送客!”
(https://www.tbxsvv.cc/html/59/59889/329139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