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九月之后,山海关外的人流便源源不绝,可谓百年难得一见。
清朝立国之后,小冰河期退去之后,北方气候变暖,随之而来直隶、山东、山西的百姓自然就有许多人跑到东北去开垦。
清廷为了保持龙兴之地满足人口占据多数,便设立了柳条边制度。
整个盛京地区不仅不允许汉人进入,连蒙古人进入都被禁止。
这次通过山海关进入盛京的百姓当中,满族居多,不过也有一部分汉人。
他们也是害怕战乱,打算跟随朝廷逃到东北去,可是到了山海关才知道,汉人是不能通过的。
这些人顿时慌乱了,毕竟都已经离开京城这么长时间了,如果在回去在半路上遇上乱匪的话真的是九死一生了。
皇宫当中总共收拾了一个多月才收拾停当,只要是能拿走的都没有拉下,可是大清经过四代皇帝搜刮,有那么多的珍宝怎么能够都带走,留下来的毕竟是大多数。
还有便是各色的园林,这些都在京师,肯定是带不走的,这其中就包括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
此时的圆明园经过了乾隆皇帝六十余年的休憩已经基本成型,嘉庆皇帝对圆明园自然给外喜欢,可是此去关外再见的机会已经非常渺茫了,心中也是痛惜不已。
皇室的车队在御林军的护卫之下离开了北京朝着山海关而去。
汉军情报司的探子在北京的势力很强大,在嘉庆皇帝颁布出关诏书之后,便将消息传到了高鸿信手中。
对这种情况高鸿信也早有预料,毕竟清廷也不是傻子,如今的局势已经明朗,如果继续留在京师的话,只是自取灭亡。
高鸿信自然加快了东进的进度,争取将清廷的队伍拦在关内。
如今汉军的前锋还没有到达承德,在时间上来说清廷占据了先锋,一旦清廷的队伍到达了锦州那么再想拦住便不可能了。
因此高鸿信不得不催促加快进度,汉军的潜力也被最大限度的压榨了出来。
在大军攻克滦平之后,高鸿信便马不停蹄的率领大军围困了承德。
承德自从乾隆皇帝在乾隆六年开始巡守避暑山庄开始,便进入了繁荣期。
如今热河户口繁多,民生富足,耕桑益辟已经成了一座北国大都会。
尤其是在乾隆四十三年,承德从州升格为府,承德一举成为仅次于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有了塞外京都之称。
乾隆皇帝每年几乎有半年时间在避暑山庄避暑和处理朝政,接见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
高鸿信此时见到也不由得不感叹,同时也为乾隆皇帝的作为赶到敬佩。
在他看来乾隆皇帝之所以这么大幅度的抬高承德的地位,肯定不是因为自己的喜好,是处于政治上的考虑,给朝廷在草原上建立一个支点,而承德便是这样一个支点。
有了承德府,清廷在草原上的影响力大增,内蒙古的诸部也对清廷更加的顺从。
承德城高墙厚,要想攻克也不简单,高鸿信此时感觉拦截住清廷出关的队伍已经不大可能。
他接下来便要考虑一旦拦截失败,那么以后该如何应对的事情了。
首先便是山海关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中,在加上承德,如果在将锦州城收入囊中的话,那么很长一段时间汉军的北方边境便安枕无忧了,可以放心的与楚军、吴军逐鹿天下了。
一旦天下底定那么占据东北一隅的清廷,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汉军的攻击。
承德城如此重要的地方,镇守的将领自然是皇帝的心腹,因此汉军尽管有大炮,也日夜猛攻还是花费了十天的时间才攻破。
然后高鸿信便率军朝着锦州方向赶去,可是他还没有赶到锦州,便得到了清廷出关的车队已经离开了锦州,朝着盛京去了。
高鸿信暗叹一声,还是差了一步。
既然事情已经不可挽回,那么高鸿信也不再纠结于此,接着便下令大军朝着山海关赶去。
当高鸿信率领大军赶到山海关时,山海关大门紧闭,已经严阵以待了。
山海关作为入关的重要通道,嘉庆皇帝自然不会轻易让给汉军,不过嘉庆皇帝的想法很好,可是如今清廷都已经退出的关外,这些防守的士兵又怎么会跟着清廷一路走到黑。
此时山海关虽然大门紧闭,可是守城的士卒已经逃走了打扮,另外山海关以前是作为防御满清入关而修建的坚城,而清廷入关之后自然将它的地位一降再降,甚至北面防御的城墙都破损不堪。
汉军没有花费多少功夫便占据了这个在明末一直抵挡着清军入关道路的天下第一关。
高鸿信在登上山海关之后,还没来得及高兴,便被一份情报给惊到了。
现在汉军形势一片大好,本来高鸿信已经觉得北京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但是事情往往不遂人愿,曾云翳率领着楚军已经逼近天津府的静海,静海离着北京可要比山海关近多了。
高鸿信可不敢想象让楚军先进入北京的后果,一旦楚军占据了北京,而后被汉军围攻的话,愤怒的楚军又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北京被楚军一把火烧成灰烬的话,那么汉军即使得到北京又能有多大的价值。
现在高鸿信是真的有些着急了,赶忙率领着吴万大军朝着北京赶去。
剩下的十万大军则,随后在沿途扫荡州城,高鸿信的大军一路不做任何停留,遇到城池马上绕过。
现在是两军在比拼时间,看谁先占领北京。
以高鸿信对曾云翳的了解,觉得即使最后他得不到北京应该也不会有毁了它的打算,可是高鸿信不敢赌。
如果一旦北京被毁了的话那他可就真是千古罪人了。
高鸿禧紧急赶路,曾云翳也不含糊,攻克静海之后,他并没有派兵去攻打城池高大的,防守严密的天津城,而是与高鸿信一样,立马悲伤朝着京师赶去。
两路大军一样是马不停蹄,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两军便赶到了通州。
还没有进入北京,两军便已经不期而遇。
;
(https://www.tbxsvv.cc/html/59/59502/323810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