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盗 > 第五十五章 杀了他最好

?    “谢慕华把大同给拿下来了?”赵德昭看着眼前的这份军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同是什么地方?那是契丹人面对雁门关一路最重要的军镇虽然只有两万多人马,可也不是那好攻的

    “难道契丹人没有派遣援军吗?难道大同守将就不知道闭门不出,等候战机吗?难道谢慕华把手下的八万大军全部投入大同了吗?”赵德昭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枢密院和中的一众官员哑口无言

    这也要怪谢慕华故意把军报写的十分简单,这先凸显了谢慕华日益进步的文言文功底,和汉字的高度概括性整个军报加起来就是不到一百个字而且只表达了一个意思:“皇上,您不是要北伐吗?行,哥们替您把大同先拿下来了,怎么样,看着办”

    赵普有些尴尬的看了看赵德昭,沉声道:“官家,无论怎么说,攻克大同也是大宋对契丹的一场大胜,派遣官员前去犒劳是理所当然的至于攻克大同之后怎么办,咱们可以从长计议,倒不急于一时”

    赵德昭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在御房里来回踱着步怎么办?谢慕华都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攻克大同,随即从雁门关兵北上,封锁燕山五关,全部攻取之后,沿桑干河一线将幽燕变成彻彻底底的孤城到了这一步,幽燕就是瓮中之鳖,手到擒来了而且,谢慕华不但在军报里是这么说的,曹琮那个混小子回到京中要军饷军械的时候,见人就这么说而且货真价实的战果在那里摆着,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按照谢慕华说的办法,沿桑干河北上,那是最稳妥最安全的做法并且,大同已经被谢慕华拿下来了,这个计划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接下来的三分之二,就要看朝廷是不是配合了

    这个时候,若是赵德昭说不配合,那就会被天下人取笑,现在的谢慕华没有造反?创造了一片大好形势,朝廷非但不采用他的计划,还要一意孤行去攻打幽州这岂不是闹成了笑话?再说了,赵德昭对于是不是能够把幽州一鼓而下,心里也没有底当年韩德让的殊死抵抗,耶律休哥的神兵天降,实在是让赵德昭心里狠狠的捏了一把汗若是自己攻打幽州输了,等若是给谢慕华制造声望啊这样的事,赵德昭做不出来

    “你们看看”赵德昭无奈的说道:“谢慕华说了,如今大同已经攻下,他手下兵力不足,要求朝廷增派五万援军到大同谢慕华还说,大同为了抵御辽国人的反扑,至少需要常备驻军三万人以上,这样的话,封闭桑干河的兵力就略显不足要是朝廷支持他的建议,就还要再派五万人马前去支援五万又五万,开封府的三十万禁军,他转眼就给朕要去了十万你们说,朕是给他还是不给他?”

    其实,每一位大臣都知道,应该给谢慕华提出的办法,的确是好办法可是谁也担当不起这个责任十万大军去了雁门关,十有**,被谢慕华那厮一顿蛊惑,最后就姓了谢了到时候,谢慕华手握十八万精锐,面对开封府的二十万禁军手下又有杨家虎将,呼延家的虎子坐镇,这场仗,谁都知道是什么结果这个“给”字,哪里有人敢说得出口?

    可是不说也不行,皇帝都已经问出来了李崇矩想了想说道:“官家,不若派一得力干将,带领十万大军前去雁门关若是谢慕华有何异动,至少可以稍为震慑”

    “李大人此言差矣”高铭虽然是三司的头儿,可在这儿,他也是仅次于赵普宋琪等数人的高官了,忍不住表意见道:“李大人,朝中武将,论官职论爵位,现在还有几个压得住谢慕华?且不说谢慕华已经官封少保,位列三孤能压得住他的,不过是潘太师,曹枢相等寥寥数人而已潘太师之前在雁门关败绩,无论如何也无颜回去而曹枢相加不会前去李大人,你可知道曹枢相那小儿子曹琮,每日来我三司吵闹,一会儿要封赏雁门关的军队,一会儿要钱犒赏,隔三差五就来三司呱噪如今的三司官员,看到曹琮来了,便吓得面无人色他还敢动手,上次,一个主事,只不过说了句,封赏可以等北伐之后再说,便被曹琮一拳打了个跟头,门牙都打落两个,到现在时不时还要流鼻血那厮在我三司叫嚣,说前方战士舍生忘死,辛辛苦苦将大同打了下来,现在三司还要省这点钱,实在是让人心寒……”

    宋琪急忙过来打圆场:“其实李大人也是为了朝廷着想谢慕华虽然立了功劳,可是他没有皇命,擅自出兵大宋是有律例的,他若是动用兵马过五十人,就要先朝枢密院和兵部申报……”

    李崇矩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边关将领有便宜行事之权,他又不是开封府里的禁军将领宋大人是不是气糊涂了?”

    宋琪顿时哑口无言,一肚子火气无处泄,心道,老子本来是给你们打圆场,好么,现在矛头一转,还对着我来了什么玩意啊于是便闭上了嘴巴,不再言语没想到赵德昭也过来凑热闹,这位忧郁的皇帝叹息道:“这也怪朕,允他在河东路,若是有可乘之机,可先斩后奏,无需禀告兵部……”

    李崇矩和赵德昭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深感无奈,不约而同的长叹了一口气赵普半天没有说话,此时眼前一亮,插口道:“官家,上次宋偓不愿去雁门关监军,是因为他手中无兵这次给宋偓十万大军带着,他一定敢去雁门关论资历,宋偓是开国元勋,三朝元老论亲疏,宋偓是太后的亲爹皇上不如就让宋偓去走这一遭好了”

    赵德昭也是眼前一亮,一拍大腿道:“朕怎么把宋老将军给忘记了”

    君臣几人顿时其乐也融融,似乎宋偓只要一带兵去了雁门关,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可他们若是知道宋偓和他的女儿,早就已经决定投靠谢慕华那边的话一定会为自己今天的决定把肠子给悔青了

    赵德昭想了想接着问道:“不过,谢慕华提出封锁桑干河,连克燕山五关若是这样的话将来他还会伸手跟朝廷要兵要粮这次给了他,开了先例,下次他就要的加理直气壮不若,朕亲自领军去河东路坐镇将他攻下的地方都占据了……”

    赵德昭还没说完话,赵普、宋琪、李崇矩、高铭四人齐声叫道:“万万不可啊官家”

    赵德昭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心腹,问道:“为何朕就不能去呢?”

    李崇矩急忙解释道:“皇上,御驾亲征非同小可去河东路,开封府禁军就要尽数全去而谢慕华若是故意让出大同和桑干河一线的话,朝廷的禁军就必须要接受这些地方不然的话,朝廷就会被那些生和老百姓给骂死说大宋将士拿命换来的土地,朝廷连眼都不眨,就全给送了出去而禁军接手这些地方之后,以雁门关为界谢慕华的八万人马刚好把朝廷禁军分割开来,到时候在河东路,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官家,谁来救驾?”

    李崇矩索性把话给挑明了,赵德昭一听这话,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这一点倒是他没有考虑过的现在立储的事情还悬而未决开封府里的舆论,目前是支持赵德芳的比较多毕竟,金匮之盟这一说,已经深入人心了兄终弟及,也说得过去一旦要是在河东路,谢慕华暴起难,自己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岂不是便宜了在开封府的赵德芳?不行,这个风险绝对不能冒

    “官家也无需过分担心”赵普低头说道:“谢慕华说要攻克燕山五关,那也不是好攻的契丹人也不都是傻子,大同被谢慕华占了一次便宜,下次就应该谨慎的多了咱们这边可以钝刀子割肉,慢慢的来最好是能让谢慕华先吃个暗亏这件事,吩咐宋偓去做就是了只要雁门关不丢,在河东路,宋偓的十万大军,对谢慕华的八万人马,还能吃多大的亏?”

    “这也是个办法”赵德昭点点头,转过脸来看着高铭:“你们三司要尽数运作起来,河东路那里很快就有十八万人,三司要和兵部配合好这十八万人将来姓什么就看谁家把他们养的肥了”

    高铭一阵叫苦连天,可是他怎么说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强忍着没有叫出声来什么都是跟他要钱,谁知道管钱的苦啊

    “宋爱卿,待会儿就替朕拟一道圣旨,传宋偓来宫中觐见”赵德昭朗声吩咐道这群君臣似乎解决了眼前的难题,一个劲的高兴了起来

    ……………………………………………………

    “这都是你的小男人惹出来的事情”萧太后看着自己的侄女,哀怨的说道:“他要是把大同给拿下了,就是逼着你姑妈寻短见么唉”

    萧月影微微一笑,将手中的茶杯放下,走到萧燕燕的身后,捏起两个小拳头,在萧太后的身上轻轻的敲着,笑道:“太后,这几天你忙着批阅军情奏章,实在是太累了军务的事情,不是有北院大王来处理吗?太后就别担心了”

    萧燕燕知道这个“小男人”,不用说,肯定是耶律休哥回来之后出卖了萧月影不过她也不介意,契丹女子就是这样的风俗,爱上谁就是谁管他是汉人是契丹人是渤海人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萧太后也知道自己的侄女在大事上能分得清楚轻重断不会为了男人而出卖国家的利益

    “不是我担心的问题”萧太后叹息一声这时候正好太监来报,说是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已经回到上京,求见萧太后萧太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急忙召见

    一脸风尘仆仆的耶律休哥快步走进了太后的寝宫,他确实是从大同前线一路赶了回来,连身上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如今脸上还有许多尘土,往日里英俊潇洒,挺拔伟岸的模样,几乎都要看不出来了

    “说,大同那边怎么样了?”萧太后不跟自己的心腹爱将啰嗦,直奔主题

    耶律休哥单膝下跪,抱拳道:“请太后责罚,大同,丢了”

    萧太后手上一个哆嗦,一直在手中把玩的一个玉扳指跌落在地上,咕噜噜的滚出老远萧月影轻手轻脚的走了过去,将那个玉扳指捡了起来只听耶律休哥低声说道:“宋军攻城的第四天,已经有一只军前去支援,约有万人可是没想到的是,在半路之上,险要之地,因为走得太急,犯了兵家大忌,不曾派人探路被一支埋伏的宋军伏击宋军用强弓硬弩,火器袭击那一支军随即用骑兵冲锋,万余兵马支持了不到小半个时辰就全军崩溃,被那一支宋军追击了一百多里,损失惨重,回到营地的不过千余人”

    “是哪一支宋军?”萧太后沉着脸问道

    “这个末将猜测是杨家五郎带的兵马”耶律休哥面有惭色,接着说道:“末将接到大同军报之后,知道大同不容有失,便向太后告命自带本部三万人马前去支援不想,前两日行军颇为顺畅,第三日遭遇宋军杨延彬部,他部下的人马不过数千人而已,可是都是精锐士卒,配备的好马,来去如风,不断沿途骚扰末将末将第三日一共才前行了三十里而已”

    萧太后的眼光渐渐转冷:“杨家这些第二代将领果然不凡,若不是在雁门关杀了四个杨家七子还不知道要厉害成什么样子你接着说,杨延彬怎么样?”

    休哥大声说道:“杨延彬倒是没什么了不得末将不远耽误时间,吩咐副将带领两万人马火朝大同继续前进末将亲自带了一万精兵,要和杨延彬决战不想,杨延彬居然率领他那几千名部下与末将硬撼……”

    “那是自然”萧太后抚弄着有些寒意的手掌,若有所思的说道:“休哥,你将他的四位兄长杀死,并且让杨继业几乎身亡杨延彬怎能不恨你?”

    “这次是末将疏忽了”耶律休哥面色凄惨:“末将也是这么判断的没想到的是,杨延彬摆出与末将硬撼的架势,可是战不一会儿,就拔马退走末将不想让杨延彬继续骚扰援军南下便追赶,没想到杨五郎也在半路埋伏,这两个兄弟,一伏击,一返身再战末将的一万人马,险些崩溃而之前赶去大同的兵马,听说末将遇险,连大同也没去便回军来救末将……太后,末将,真不如死了的好”

    萧太后安抚道:“北院大王,你莫要这般说话,若是真的让我来选的话我宁可把上京给丢了,也不愿折损你这位大将明白吗?”

    耶律休哥感激涕零,顿道:“末将敢不肝脑涂地,以报太后”

    萧太后没有说话,她说的是真的,城池丢了可以打回来,但是休哥这样的名将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那就是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且,从一次,可以看得出来,杨家的三个最小的儿子已经真正成长起来了杨延彬在面对击败自己父兄的生死仇敌的时候,还能冷静的下来能和自己的兄弟一起,把大辽国的名将耶律休哥给算计了并且,他们诱敌深入,迫敌决战,伏击反攻的打法,一向是休哥最为擅长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对手最擅长的战术击败对手,比什么样的战法都让对手沮丧

    萧太后感觉到一丝寒意,以前的大宋,不管怎么说,都缺乏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杨继业不行,他不识字,打仗全凭直觉和天赋曹彬也不行,过于谨慎,潘美不是名将之风年轻一代的将领一直没有成长起来就算是谢慕华好了,他是一个战略上的“天才”,眼光毒得让大家害怕可是他依然不是一个细节上的战术大师而这一次,杨家儿子的成长,让萧太后感觉到了压力

    以前,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这两位不世名将对宋军的将领,是压倒性的优势而如今,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宋将,已经真正具备了和契丹名将一较高下的实力

    这是一种让萧燕燕觉得恐怖的压力一旦她引以为豪的优势,现即将荡然无存的时候,人都会有这种恐惧的感觉

    “宋人不会去攻打幽燕了”萧燕燕马上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他们已经得到了大同就一定会沿桑干河北上契丹不容有失,马上将斜轸也调回来休哥,你和斜轸,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大同给我夺回来”

    休哥看着萧太后的眼神,坚定的点了点头

    萧燕燕想了想,又接着说道:“若是有机会,你们便调动兵马,将雁门关打破谢慕华那人,能杀,还是先杀了的好他,始终是我们契丹的心腹大患”

    萧月影手一抖,捡起来的那个玉扳指,又掉在了地上

    ————————————————

    今天晚上还要加班加点的写大纲啊,先5000字看官们记得赏票赏收藏

(https://www.tbxsvv.cc/html/5/5511/166621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