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从整个的南北局势来看,这一次进攻山东的失利,对大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三月,大顺军攻克太原后,姜瓖投降了大顺军,李自成仍然让他镇守大同。同年五月,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之后、姜瓖又发动叛乱,杀害大顺军守将张天琳,归附了清朝。姜瓖降清之后,仍然还是继续充当大同总兵,并且曾随英亲王阿济格西征,在镇压陕北大顺军高一功等部时,表现颇为卖力。
不过在姜瓖降清之前,因为并不了解清廷有入主中原的意图,因此在大同拥立了一个名叫朱鼎珊的明朝宗室为王,以号招人心,而这一事件也使清廷对姜瓖始终难以放心,对他多方质疑,并且还命姜瓖将长子送到北京入朝侍卫,实际就是充当人质。
姜瓖自以为不费清朝一兵一卒,把大同地区拱手献给了清廷,接着又在陕西榆林击败大顺军,不仅功高无赏,反而备受猜疑,因此也憋了一肚子怨气。
在北京暴乱发生之后,清廷虽然最终决定对百姓以安抚为主,但对手握军权的汉族将领猜忌益深,而大同地区的清朝官员又奉命征集粮草,急如星火,使百姓怨声载道,对姜瓖也多有指质其征催钱粮不力,怀有异心等等。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的水军袭击大沽口,山东地区又发动对清的进攻,姜瓖本来就对清廷十分不满,这时也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乘宣大总督耿焞等人出城验草的机会,突然关闭城门,下令易冠服,并自称大将军,公开揭起了反清的旗帜。
姜瓖在大同举义反正之后,山西各地的汉族官绅纷纷响应,原明大学士山西曲沃人李建泰,原明宁夏巡抚李虞夔等人也都在家乡积极策动乡绅共襄义举反正。
另外还有原明将领刘迁、万练等人也起兵响应,速度占领了宁武、岢岚、保德州、代州、繁峙、五台等州县之地。在山西东南,有胡国鼎、陈杜、张斗光等人起响应,攻克泽州、平顺等地。而在山西西南,蒲州到陕西韩城一带,也有虞胤、韩昭宣、李企晟等闻风响应,克陷蒲州及蒲属临晋等县。
结果在在很短的时间里,山西全省除了省首府太原和少数城池外,差不多都被反正的义军占领,同时姜瓖还派人潜入南方,和商毅联络,希望能够得到商毅的影响和支持。
在这一糸列的起义反正中,最大的特点是,并不是像一般的农民起义一样,只有农民参与,或是以农民为主体。而且在农民起义爆发之后,很快就有大量的原明官员和将领广泛的参与其中,由于他们都居有相当的军政经验和能力,因此在短时间內,也将起义反正的声势造得非常大。
另外这一糸列的起义反正表面上看来,还是北京爆乱的余波,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北方的汉族人对清廷统制不满的一次集体大爆发。
本来在明朝灭亡之后,由于大顺政权的施政不当,对占领地区的官绅地主实行的追赃助饷政策,黄河流域一带的汉族官绅一度受到大顺政权的沉重打击。因此在清廷入关,击败了大顺军之后,也公开表示,维护当地官绅的既得利益,北方的许多地区的官绅地主,也把清廷看成维护自身利益的新靠山。同时清廷打出的“代明剿贼”,“吊民伐罪”等旗号,也起到了一些收垄人心的效果。
因此在清廷刚建立时,在北方反抗清廷的基本是以农民起义为主,而汉族官绅基本都选择投靠清廷,并且积极帮助清廷攻击大顺军,以及镇压反抗清廷统治的农民起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廷才能够迅速的平定北方,连续击败大顺军,并逼迫大顺军南下。
如果清廷在这个时候能够抓住这一时机,稳定人心,完全可以使自己在北方的统治稳定下来,就算南征失利,也可以立足北方,形成南北对持的局面,但可惜随着清廷在北方统治稳定之后,错误的推行了一糸列的错误政策,如剃发令,圈地令,逃人法,投充法等,而在政治上又推行民族歧视政策,重满轻汉,而在汉人之中,又重辽人而轻新附汉人。使北方官绅地主的尊严和利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他们在政治态度上随之发生分化。
尽管还是一部分官绅忍气吞声的乞怜于清廷;但有相当一部分官绅在由依附清廷转变为公开、秘密反清活动,或者是反清的想法,包括有许多一开始公开投降清廷的原明官员。而在这时,南京政权也随之成立,也成为不少北方的汉族官绅的希望。
北京爆乱的发生只是第一根导火索,使许多在清廷并不得意的原明官员、武将,也都认为清廷实力有限,自己大可一试身手。也不少人由此而开始有了起事反正想法;而中华军攻破大沽口是第二根导火索,让人们见识到中华军完全有能力向清廷发动进攻;而中华军在山东发动对清廷的进攻以后,也让北方的汉人明白,中华军准备大举北伐了,因此反正举事起义的爆发也成为推倒的多米若骨牌,一爆而不可收拾。
当然从地理位置来看,山西紧靠京师,因此姜瓖在大同举义反正,对清廷的威胁极大。毅虽然知道,姜瓖本身不过是一个反复无常之辈,这次举兵反正,也并不是出于什么民族大义,纯粹是出于对清廷的崇满歧汉政策不满,自己在清廷不受重用,再加上现在南北局势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廷的统治并不那么稳定,因此才起兵反正,在这乱世中再投机一把。
但无论姜瓖举义反正的动机会如何,在客观上是有利用中华军对清廷的进攻,因此商毅和南京政府内阁、统战部经过商议之后也决定,向清廷发动全面进攻,于是统战部也正式下令,湖广军区的司令部,立刻出兵进取南阳,进而收取洛阳;淮南军区也马上出兵,向宿州、毫州一线平推,然后进取徐州;而南京军区做为预备兵力。
而山东军区,仍然继续岀兵,进取兖州、济南,配合另外两路的进攻。同时商毅又下令,让驻守海州的郑成功部,率军进入山东,增加山东战区的兵力,协助山东军区作战。
~看无广告请到《》 .
请分享
第二十章 北方大变
(https://www.tbxsvv.cc/html/5/5489/340593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