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当官记 > 515 微服私访

?    将北侧的土地实行净地出售,拍卖北边200亩地,拿出政府可支配收益约1.6亿元,让利于民,补充南边群众的安置房建设,加上棚户区改造、安居房建设等政策性补助资金打捆投入,统筹使用这样,片区每位住户可以平均获得各项补偿及优惠8万元左右对特困群体一事一策,另行解决,达到原片区住户要求住房的,保证“户户有房住”

    在法律法规准许下,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

    对下岗职工出台和争取了多项优惠政策:其中,一个最普惠的政策是县财政分五年拿出一千四百万,解决化肥厂下岗职工每人每个工龄一年700元的工龄补偿积极向上级申请解决“老工伤”工伤保险政策;对于已在片区内居住而确定无房的下岗职工,经公示无异议的,可享受“优先购买60平方米左右的经济适用房”或“领取廉租住房补贴资金或居住廉租房”政策这就确保了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片区住户户户有房住

    应该说这个政策已经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在政府班子所有成员以及部门建议中筛选出来的一个相对完美的方案

    为了这个方案的推出,我对李冰冰食言了,星期六没有去莲花山,而是和江家涛悄悄溜进了棚户区和居民座谈,这次我没有要镇上的同志陪同,微服私访

    我们从北边进去,这里属于清流居委会管辖,原来的城郊村,县化肥厂所在地,这片的居民多是下岗职工,以筒子楼居多,一户三十四十平米,一家三口甚至五口六口挤在狭窄的空间里

    这里曾经闹出一条令人闻之心酸的冷笑话

    化肥厂破产后,许多老职工生活没有着落,儿女也大了,要结婚生子,一家人还是那么大一点房子共处

    婚夫妇**,夜夜**,刺激得隔壁的老两口老树芽,春情萌动,年龄大了,不好意思像儿子儿媳一样肆无忌惮,憋得没办法,就在附近的小旅馆开了房间做事,不曾想公安局扫黄,正好被逮个正着,女人急得差点跳楼,被警察一把抱住,才免遭悲剧生旁边一小警察冷笑道:“想死?没那么容易”上下看了看,讽刺道,“我说大娘,你现在还出来干这个,什么价码啊?”

    老爷子大吼一声,上前就抓住小警察扇了一耳光,周围的警察一拥而上,拳打脚踢,老头气息奄奄,被拖到派出所登记、教育、罚款

    女人开始怕羞,到这时候也不得不说实情了,警察当然不相信,打电话问居委会,居委会对化肥厂的职工不熟悉,后来闹得全厂工人都知道了,在原老工会主席的鼓动下,几百名工人拥进了派出所,差点闹出人命,最后由公安局出面调解,赔偿部分经济损失,派出所长亲自登门赔礼道歉,打人的警察被开除而告终

    我和江家涛刚刚走进楼区,就被一户居民老大爷认了出来,热情的拉我们进屋子摆谈

    “陆县长,你终于来了,我们盼你盼了很久了”老大爷白苍苍,一脸的热情

    我心里一暖,想不到这里的居民这么好,急忙说道:“大爷,我们政府工作没做好,让大家现在还住在这样的地方……”

    他一边叫老伴沏茶,一边回答:“不怪你啊,刚刚上任嘛,你在人代会上的报告我认真听了,实在啊把棚户区改造放在十件民生工程的位,我们老百姓有盼头了”他说着从旁边拿出一张先锋时报,说道,“我是一字一句认真看了,还给厂里的职工宣传了政府十件民生工程,政府的展思路,机关的作风建设……”

    大爷只管热情的说,我一直没机会问他,看他讲话的水平,估计是原化肥厂的一个领导,趁着他换气的空挡,我问道:“谢谢大爷啊,老人家今年高寿啊?”

    “七十二了”

    “呵呵,身体不错嘛,大爷贵姓啊,在化肥厂做过领导吗?”

    “乔还山,化肥厂的工会主席”

    果然是领导,我庆幸找对了人

    “失敬,是老领导了”我示意江家涛做好记录,问道,“我们今天来是了解这里的真实情况,化肥厂破产后,职工的生活状况、就业、子女、住房怎么样?对这次县委县政府改造棚户区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乔大爷,你是党的老干部了,我相信你反映的情况,越真实越好,情况了解越准确,工作就越顺利啊”

    “我知道,陆县长,你等等,我给你再找几个人来”他回头吩咐老伴好好接待,不可怠慢

    他老伴知道我是县长,手足无措,像第一次当小媳妇样站在一旁,等我吩咐,我立即站起来,招呼她坐下,拉了一会家常话

    不一会,乔还山就回来了,屁股后跟了三名和他差不多的老人

    我起身让座,乔还山把三人逐一介绍了,杨子容、邱继刚、董承锐,和中国三个英雄名字很贴近

    我看大家有些拘谨,笑道:“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剿匪英雄今天都到场了啊,我们这是群英聚会嘛”

    大家都笑了,乔还山说道:“陆县长是来了解真实情况的,你们都是老党员,党员就得实事求是,说你们心里想说的,把咱们平时了解的厂里的情况、这片居民的要求都提出来”

    “是啊,我们非常想听你们反映最真实的情况,下一步工作才好开展”我鼓励道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杨子容道:“我先说,政府改造棚户区这是给我们办的一件大好事,三代人都盼望着呢既然是好事就得把它办好了,关系着厂里还有周围几千人的福利问题我们化肥厂虽然破产了,倒闭了,但为国家作的贡献还是要认账的,如果没有那些年厂里支援农村建设,中国这么多人怎么能养活?……”

    乔还山提醒道:“老杨,别说陈谷子烂芝麻,说点实在的”

    “这些年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普遍好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却成了国家的负担,像我这样的家庭,儿子孙子老子三世同堂,现在仅有五十平米,如果改造后搬入居,还是只有五十平米,目前的现状实际上也得不到真正的改善……陆县长,我们希望政府能考虑这个问题,我家庭这种状况厂里的工人有三分之一都是这样,很有代表性”

    我点点头,回答道:“这问题我们政府会考虑的,根据政策享受安居房政策或者成本价购房……视情况而定,包括面积问题,我们也会充分考虑到每户人家的人口、收入状况的”

    这回答让他很满意,董承锐接着反映:“我家的情况和老杨家差不多,要求也一样,这个问题我就不重复反映了,说一个情况:当年化肥厂建设时,在城郊村征地,招收了一批村上的农民,厂里破产时,有部分工人又通过关系转回了农村户口,村里也划了承包地和宅基地,现在他们要求解决养老保险问题,政府对这种情况准备怎么答复?如果答应他们,对我们这些长期驻守在厂里的人不是又不公平了吗?而且他们现在两头占房,厂里有,自己也有自建房,职工希望他们把厂里的住房退出来,补贴那些真正希望改善住房的职工”

    “谢谢你给我们反映这个情况,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将专题研究解决”我回头吩咐江家涛,安排建设局就这个问题进行专题调查,摸清情况,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https://www.tbxsvv.cc/html/5/5350/161084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