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5章福王朱常洵下
一进入京城,福王朱常洵就闻到丝不对可不等他反应过来,来自各个藩王世系的宗室子弟就将他围了个团团转朱常洵知道,这些在京读的宗室多是各王府的世子,不好得罪,便按下性子一一接待可内心之处,却早就把召了这些宗室在京的天启皇帝骂了个狗血喷头
另一方面,朱常洵一进入京城,朱由校便得到了消息而朱常洵随后的一举一动,是在厂卫的层层监督之下朱由校知道那些宗室去拜访福王的目的,却故示大方,一直等到在京的宗室都去拜访了一遍后,才将福王召进宫中
经过这些天来不停的会见客人,朱常洵终于明白了京城内生的一切,也明白了宗室们的担忧可明白了是一回事,是否为宗室出头又是另外一回事朱常洵心里清楚,皇帝对自己防范甚深,要是自己强出头,必定会招来祸患,便打定主意,要三缄其口
可福王爷打定主意是一回事,皇帝的谋算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不,方一见面,天启皇帝便开口问道:“福王叔,这些天你也听了、也看了,对京城中生的事情也都知道了”朱由校身体前倾,将胳膊支在案几上,“王叔是否可以教教朕,朕如何处理才好?”
“臣无异议,全凭陛下做主”朱常洵死活不肯上当
“这么说,王叔是同意户部和礼部的议案了?”朱由校拉长了声音,问道
朱常洵的脸顿时就黑了,这几年不见,自己的这个侄子怎么变化这么大?心中有有点郁闷,自己和他有这么大的仇怨吗?以至于这样明目张胆的栽赃陷害?
仔细看了看四周,朱常洵却出了声哀叹,自己原本在朝廷上的势力就不大,要不然也不会在皇位竞争中失败而几年不曾进京,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是荡然无存侥幸留下的那几个,朱常洵也不舍得将他们曝露出来
稍微沉吟了下,朱常洵回道:“启奏皇上,臣不同意户部的议案”稍微停顿了下,见皇帝笑吟吟的看着自己,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朱常洵是气结,“臣无能,只能靠朝廷俸禄养家若是按照户部的提议,臣的俸禄必定会大幅度削减,臣自然要反对至于礼部的提议,臣之国尚短,还没有孙子,也就没考虑这么多不过臣想,要是按照礼部的提议,一些封国时间长的宗室支系,必定会哭声一片……”
“这么说,王叔是反对了?”朱由校不喜不怒,只是盯着福王爷笑道
朱常洵被笑得心中毛,索性一狠心,跪下磕了个头,奏道:“臣也知道朝廷用度不足,难以维持宗室生计但若是按照户部和礼部的提议,宗室生计是难以维持,臣请皇上降恩,护的宗室安宁”
朱由校听得直点头,“王叔所说倒也有着几分道理,朝廷改革宗藩制度,却也不能不顾骨肉之情这一点,”朱由校用手一指信王朱由检,“皇后和五弟早就劝过朕,王叔和他们倒也是想到一块了”
信王爷朱由检听得直纳闷,我什么时候给皇兄提议过了?哦,明白了,皇兄这是偏爱我,给我提高声誉的当然,顺便分王叔点功劳,免得他声望太高也是正理
福王爷朱常洵却不知道这点听皇帝说完,他便又磕了个头,奏道:“臣只是为了一己之利,才有了这个念想,实在不能和皇后娘娘、信王侄的仁德相比,还请皇上明鉴”
朱由校听得直摇头,这个福王,也不知是真的吓怕了,还是想避过风头,竟然如此滑溜,一点责任都不想担,这样可不行
“王叔过谦了,对于王叔的品行,朕还是知道的”朱由校一副我相信你的模样,口中却开始诉说起其他藩王的罪行,“像这些混账东西,他们鱼肉百姓、目无法纪不说,还不仁不义,弃宗亲不顾,以至于多数宗室的生活都陷入顿困有甚者,”朱由校将御案拍的山响,“像汾州的那两个混账王爷,庆成王和永和王,竟然眼睁睁看着宗室女沦为奴婢,还为虎作伥,帮着外人欺压本宗兄弟王叔你说,这样的混账该不该杀?”
“陛下息怒,”福王爷的脸黑了,“庆成王和永和王同居一城,又是开国后便加封的郡王,支脉繁衍甚多,两位王爷一时照应不周,怕也是有的况且国家承平日久,朝廷法纪松弛,一些宗室子弟出生后不能记入玉牒,这也是有的”
对于皇帝的步步紧逼,朱常洵有点不耐烦了虽打定主意做软蛋,可也忍不住刺了皇帝一下
“王叔所言太过荒谬庆成王和永和王俱是本宗之长,本应照顾好本宗宗亲据实上报本宗繁衍人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一旁的朱由检听出了点味道,急忙出来驳斥福王,“可他们却玩忽职守,坐视本宗宗亲沦为贫贱当本宗兄弟受到侮辱时,是麻木不仁,还和外人共同欺压本宗兄弟像这样不仁不义的人,王叔怎能为他们开脱呢?”
朱常洵听得两眼黑,我这是招谁惹谁了?用的着这样针对我吗?一气之下,索性一言不,站在那里呆
可朱常洵不说话,朱由校的话却还没有说完
“呯”朱由校又用力拍了下桌子
“提起这件事情来,朕就觉得可恨”朱由校铁青着脸,大肆泄着自己的不满,“朝廷对宗室不可谓不宽厚给亲王、给郡王,给宗室的俸禄远远在官员之上朝廷为什么做?还不是想着宗亲们生活不容易,想让他们免于穷困可朝廷的目的达到了吗?那些王爷们忘记了,朕给他们俸禄,并不是让他们花天酒地,而是要让他们帮朕照顾宗亲……”
福王爷愣住了
信王爷愣住了
参与朝会的大臣们也都愣住了
原来,中下层宗室生活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各地藩王照顾不周啊?
原来,朝廷给各地藩王放俸禄,是想让他们帮皇帝照顾宗亲啊?
嗯,很有道理不过,大家伙却都是第一次听说……
朱由校才不管别人是怎么想呢,他还在泄着自己的不满,“朕看到汾州朱大疙瘩案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大臣们无语的摇摇头
“是耻辱,是耻辱,”朱由校咆哮道:“堂堂宗室,竟然连个名字都没有嘿,朱大疙瘩,”朱由校狞笑道,“这要是传出去,我看你们满朝文武如何出去见人还有,堂堂宗室,连个字都不认识,尽然误打误撞的将女儿卖了出去你们说,朕丢不丢人?你,你,还有你们,”朱由校的手指在福王、信王、文武大臣身上一一划过,“觉得自己丢人不?”
“臣等无能,致使圣上受此大辱,还请圣上降罪”刹那间,大殿内的人都矮了一截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等候皇帝落
朱由校稳了稳心神,收敛了怒气,却还是用冷冰冰的语气问福王爷,“王叔,你是朕的长辈,可谓见多识广不如你来说说,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如何解决?”
福王爷朱常洵一阵无语,有心给皇帝来个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将所有的罪名推到礼部上去谁让礼部从中作梗,不痛痛快快的给宗室登记名册呢?可仔细想想,朱常洵还是觉得惹不起礼部
“臣愚钝,实在想不出缘由来”朱常洵推辞道
“不妨,王叔可以慢慢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朕不急,这下朝还早着呢”朱由校淡淡的笑道
朱常洵只觉的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地上,幸亏是跪在哪的,手扶得快
朱由校怜惜的看了众人一眼,却没有让大臣们起身,而是端起了茶杯,慢慢的品尝起来
朱常洵本来就胖,足足有三百多斤,又一贯养尊处优,在洛阳就藩时是不曾受过半点苦头因此,跪了不到半盏茶功夫,朱常洵就觉得双腿麻,头上、脸上、身上的汗水不停的向下淌
不行,再跪一会儿,怕是要跪死了,朱常洵心中有点苦
可如何才能回答皇帝的问题呢?朱常洵有些作难
有了,朱常洵突然眼前一亮,自己上朝之前,一个亲信幕僚好像说过,“王爷此次上朝,怕是皇帝会问起汾州一案若皇帝问起才能防止朱大疙瘩这样的事情再次生,王爷可以办宗学相回应”
想到这里,朱常洵急忙喊道,“皇上,臣有了,可以办宗学办宗学可以教宗室子弟认字,认识了字,就可以杜绝同样事情”
“办宗学?”朱由校嘴角噙着丝微笑,“王叔倒是出了个好主意不过,宗学的费用又从何而来?王叔不妨说道说道”
“每个王府办一个宗学,费用自然让王府承担”朱常洵只觉得浑身沉,双腿再也支撑不住了,“上学的宗室子弟不用掏半点费用……”
朱常洵的双腿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一个侧歪,便栽倒在地,引起了一阵惊呼……
(https://www.tbxsvv.cc/html/5/5066/151722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