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入城门后,曾炩就让吕布和张飞等人率领军队分几个方向攻击,但是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可能的多抓俘虏,不要杀太多的人张飞几人虽然心中不乐意,但是见曾炩吩咐下来,也不能当成了耳边风,纷纷领命而去
程远志见北城门已破,逃无可逃,也就不逃了,率领自己的亲兵拼死抵抗
张飞带着一队人马,正碰上程远志
看见程远志正在大肆屠杀自己这方面的士兵,张飞大怒:“呔,那贼将不要嚣张,你家张爷爷来会会你”说完,挺矛攻了上去
程远志被张飞的大嗓门吓了一跳,抬头望时,却看见一个骑着黑马的大家手持长矛杀到,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对象但是现在他退无可退,也只得挺枪迎了上来
不过,程远志由于心中惧怕,气势就低了一筹反观张飞,由于看见程远志在大肆杀戮自己的弟兄,非常生气,气势是高涨本来两人实力就非常悬殊,这气势再一次拉开,两人的实力差距是显得明显无比
张飞挺矛疾刺,加上兵刃比程远志的枪要长上不少,程远志抵挡不及,直接被张飞一矛刺死,摔于马下张飞驱马上前,直接枭了程远志的级
张飞举着程远志的头颅大呼:“尔等主将已死,还不快快投降”
炸雷般的声音差不多传遍了大半个涿城,再加上丈八蛇矛顶上的程远志的脑袋,让还在抵抗的黄巾军很快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纷纷投降了
很快的,战果就统计出来了此役,共斩杀黄巾军大约六千人,俘虏二万五千余人,也算是硕果累累了
由于有巷战,占领麾下的骑兵不占太多优势,在黄巾军前期的抵抗中,折损不少,最终统计,共阵亡一千二百余人,伤三千余人看见这样的结果,占领的心狠狠地抽了几抽,这还是一个小小的涿城,而且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攻城战,就已经出现了四千多的伤亡看来未来的路很是难走啊
曾炩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搞出好的战争利器来,不然,拿麾下士兵的生命填出来的战功,他是不能安心享受的
正当曾炩想着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的时候,刘备进来了
曾炩笑着问道:“不知玄德兄可有斩获?”
刘备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不满贤弟,收获寥寥啊”
曾炩并不清楚刘备进城后的情况,下面统计战果的也不可能统计到他那里去,毕竟,人家还不是你的下属
刘备道:“愚兄下面的军兵,都是近才组织起来的,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战斗力也不行进城之后,只抓到了三百来个俘虏,损伤倒是没有”
曾炩笑道:“玄德兄也不用苦恼,毕竟军队的战斗力是要在战争中才能训练出来的只要他们多打几场,情况肯定就好多了”
刘备道:“愚兄此来,是向贤弟告辞的”
曾炩一愣,问道:“为何啊?”
刘备道:“我手下的这些兄弟们,战斗力太差,帮不到贤弟什么,反倒会拖了贤弟的后腿所以,思虑再三,愚兄打算向贤弟告辞”
曾炩道:“小弟本来是希望玄德兄和小弟一起的,等到我们平定了这幽州的黄巾贼叛乱,还要南下冀州的卢植师叔现在正在巨鹿郡和张角对垒,要是能看见玄德兄和他回师,我想卢植师叔会非常高兴的”
刘备道:“谢谢贤弟的好意了,但是刘备清楚自己的能力,现在还做不到那么多所以,还是离开的好”
曾炩知道,刘备这样的人,是不习惯甘为人下的但是,要是他留在曾炩这里,他就没有了翻身的机会,还不如离开另寻机会的好
曾炩心想,我现在拐走了张飞和关羽,还把吴懿兄妹也拉到了自己的麾下,那么还是做一点补偿
曾炩说道:“兄长执意离去,小弟也不好强求这样,兄长离开前,可以在黄巾军的俘虏中挑选一些健卒,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刘备道:“那就谢谢贤弟了如果将来有机会,刘备必有所报”
曾炩笑道:“兄长客气了,这样,涿郡城中还有不少的粮草,兄长离开的时候,也不妨带走一些我知道,现在筹措军粮非常难”
刘备这次是真正的被感动了,差一点就说出不离开的话了不过,他最终还是抑制住了这种冲动,只是向曾炩行了一礼
刘备离开了,带走了两千黄巾军降卒,还有足够三千军队两个月之用的粮草,向涿城东南方的方城方向去了曾炩知道,刘备是希望自己能打下方城,也算是捞到一些功劳
张飞等人对曾炩的做法很是不解,既然知道刘备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对手,那么,此时就应该全力打压,为什么还要又送人又送粮草的?
曾炩没有对大家的疑惑解释什么,只是神秘的笑了笑
曾炩其实是很佩服刘备的,虽然觉得他很虚伪,但是这并不妨碍曾炩对他的欣赏再说,身为人上者,谁没有多多少少的虚伪之处?反正曾炩自己都不敢这样说
东汉时代大多数人的理想,不是积累了多少财富,不是出国移民、成为娱乐明星之类的,而是建功立业,博取功名东汉初年班立功西域、万里觅封侯的事迹,就如远处闪闪光的灯塔,吸引着大批有志青年向前进
我们知道,理想的实现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每一个男人都有抱负,实现抱负的却了了无几
以沙场建功来说,一将功成万古枯,即便打了胜仗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人们常说的马革裹尸还,那算是运气好的——运气差的连尸骨都找不到如果有人不但没死在战场上而且获得了封侯,那实在比今天买彩票中五百万巨奖的几率还小
就如今天的彩票还是有人买,当时的打仗也照样有人去不是不怕赔本不怕死,只是因为回报太大
依据吴思先生的“血酬定律”,当收益大于生命的价值时,就会有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回报
那么,沙场建功的回报在当时到底有多大?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需要谈一下东汉的用人取士制度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写一篇论文或一本专著,我只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东汉时期,实行的用人取士制度是察举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州、郡等高级地方长官,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考察,现人才后以“孝廉”、“茂才”等名目,举荐给中央政府,经过考核后任命为官所谓征辟,则是由皇帝或中央政府直接征聘有声望的人出来做官
察举和征辟,中心思想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理论上来说只要你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就能获得举荐或征辟,出仕为官这对于战国以前实行的贵族世袭制来说,是一大进步
政策是由人定的,也是要靠人来执行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
什么算孝廉?什么是茂才?就如同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矮胖瘦一样,没有可以量化的具体标准,基本是有资格举荐的官吏说了算:说你是孝廉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茂才你就不是,是也不是
望子成龙是父母的心愿,博取功名是儿子的**但儿子偏偏不争气不够举荐资格,这可怎么办?尤其是一些世代为官的干部家庭,儿子当不上干部后继无人是对不起祖宗的严重问题,但亲自举荐儿子又有点太不厚道,急得这些干部团团转
为解决这个难题,有人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举荐你儿子,你举荐我女婿
对啊,成交于是,一些国家干部为了自己的族人、亲戚、门生能够做官,维护既得利益,往往产生默契,采用这种方式
这看起来是一种双赢的交易,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潜规则在吏治**的时代愈演愈烈到东汉末年,已经极其败坏,当时就有一民谣痛斥这种现象:“举秀才,不知;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一个好端端的察举征辟制,就这样被废掉了,最终演变成为官僚贵族集团垄断的内部游戏,与平民无关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尤其是下层百姓
此路不通走别路因此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沙场建功就成为平民阶层博取功名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道路成功了,你就成为的贵族,抱负得以施展,青史可以留名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不只是你,你的家族也从此改变穷困潦倒受人欺压的命运,进入上流社会
当然,追求沙场建功大多数情况下是失败,失败的代价就是失去宝贵的生命用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来说比较恰当:一步天王,一步死亡
很残酷,但只有这一条路给你,你会怎么选?实现理想的代价太沉重,改变命运的几率太渺小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平淡,在平淡的生活中渐渐放弃了自己年少的理想,忘却了自己远大的抱负,甚至自我安慰说这是“成长”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在于他们不同于一般人
他们不是不知道实现理想的代价有多大,不是不知道实现抱负的几率有多小,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们还是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即使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到生命逝去的时候,依旧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也无怨无悔因为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而不是长度人,终究是要死的死,不足畏;生,不足惜重要的是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你做了什么
人活着除了生存,或多或少还是有所追求的很多人很多时候,是谋求生存与理想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对于普通人来说,为了生存利益向生活妥协多一些,甚至有些人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但对于伟人来说,坚持追求理想多一些,甚至有些人纯粹为了理想而活着,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甘愿放弃一切,乃至宝贵的生命
人生很多时候,是态度决定高度理想有没有实现是能力问题,自己有没有去努力是态度问题
刘备就是这样的人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还是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
此时的刘备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施展抱负的机会
黄巾起义爆,显然,刘备的机会来了那么,他就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曾炩明白刘备的心思,也知道刘备的不简单但是,他并不惧怕,没有对手的人生,是单调而枯燥的
(https://www.tbxsvv.cc/html/5/5048/151151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