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幼孜点了点头,道:“方孝孺被诛十族后,嫡系没有血脉,倒是有个亲戚。“
朱高炽道:“是么, 快给朕说说?“
群臣将皇帝如此高兴,各自望了一眼,隐约觉得皇帝怕是又要做大事了。
金幼孜躬身道:“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有个弟弟叫方克家,这位方克家有个儿子叫方孝复(方孝孺的堂兄),当时也被罚充军戍边,并没有被杀?“
朱高炽默默的听完,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重重吐了一口气,似乎下定了某种重大的决心一般,扫视了一下群臣:“靖难一战,父王杀了不少文武大臣,他们有许多是该杀的,但也有不少是被父王冤杀的,像方孝孺这一类人,都是忠臣啊!”
群臣目瞪口呆,一脸不相信的看着高高在上的朱高炽。
唯独进杨士奇、杨荣、杨溥、黄淮 、蹇义、金幼孜、夏的吉望着朱高炽双目含泪,皇帝真乃仁义之君也。
在群臣惊愕的情绪下,朱高炽再一次下达了指令,喻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所,余放还。“
一连串的大动作,让群臣有些摸不着头脑,待反应过来,才明白皇帝这是要否定成祖皇帝的措施啊。
其实,在朱高炽登基不久,不少人就闻到了这股气息,先是命自西洋回国的太监郑和率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于内则与王景弘、朱卜花、唐观保协同管事;遇外有事同襄城伯李隆、驸马都尉沐昕商议的当,然后施行。
如今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还给平反冤狱,这就足以说明一切,皇帝又要办大事了!
朱高炽眼里闪过一丝笑意,群臣吃惊的摸样他很高兴,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若不然接下来的大事就不好办了。
但眼下,他可不敢说,今日丢出的事情,足够这帮群臣去捉摸,去猜测,等他们回过神来,又是无休止的争吵了,到那时候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多年的监国经验告诉他们,对付这些群臣,最好的法子,就是在他们还没触及自己的意图之时,趁早离开,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朱高炽个身旁的太监丢了个眼神,贴身太监海涛会意,一甩佛尘,尖着嗓音喊道:“退朝!“
朱高炽迅速站了起来,不待群臣高呼万岁,便转身离去。
“告诉三位杨阁老,说朕有事与他们相商,让他们去东暖阁等候?“临转身时,朱高炽对海涛吩咐道。
海涛躬身道:“奴才明白!“
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明初文华殿作皇帝常御之便殿,皇帝常在此地办公。
整座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
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
此时文华殿的东暖阁里,杨士奇、杨荣、杨溥、黄淮 、蹇义、金幼孜、夏的吉等一干群臣都坐在暖阁里,耐心等待着。
众人尚未从刚才的惊愕之中回过神来,尤其是户部侍金幼孜更是如此,皇帝竟给靖难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平反,还说他们是忠义之臣,这不是打自己老爹的脸么?
对于当年的那场叔侄大战,谁是谁非的确不好说,毕竟这是皇帝的家事,容不得外人评说,但就个人情感来说,金幼孜是比较倾向与朱棣的,一个藩王而已,实行推恩令便可以了,偏偏建文帝不肯,听信了黄子澄的建议削藩,削就削了,可偏偏弄得满朝风雨,一干皇子皇孙,杀的杀,囚的囚,流放的流放的,这样的对待,不反抗才怪呢?当然了,仅这一点不足以让金幼孜对朱高炽的今日所做有所不满,更多的是朱棣做了皇帝后一系列大手笔,
^^^^^^^^^^^^^^^^^^^^^^^^^^^^^^^^^^^
靖难削藩,迁都修典,七下南洋、五征漠北,八十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短短数十年,使得大明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这样的功绩,比唐宗宋祖都不为过,甚至比当朝tai祖皇帝都要好得多,正是从国家的大局来看,金幼孜对朱棣有着旁人没有的尊敬和拥护。
“圣上仁慈宽厚,赦免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后人之罪,倒也没什么,只是圣上承认方孝孺乃忠义之臣,这,这岂不是在说成祖皇帝当年杀错了人么,如今成祖刚刚驾崩,圣上这么做,岂不是坏了成祖皇帝声名?“金幼孜扫了一眼众人,轻叹了声道。
“是啊,方孝孺大书四字“燕贼篡位”,还绝命赋道:“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可求?呜呼哀哉,庶我不尤!这才让成祖皇帝忍无可忍,不得不下令灭他十族,说起来成祖皇帝也是无可奈何?“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黄淮也轻叹了声,附和道。
黄淮洪是武二十九年中应天府举人,翌年丁丑登春榜二甲第五名进士,授官中书舍人(从七品)。朱棣与南京登基为帝后,任黄淮为翰林院侍书;七月初三,复黄淮为中书舍人。成祖于奉天门左室召见黄淮,询以政事,黄淮据“靖难之役”后的形势和政局,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对答如流,很合成祖旨意。八月初一,黄淮与解缙、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六人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黄淮专掌制敕。对于朱棣赏识,也心生好感。对于朱高炽为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平反,他没什么意见,当年的杀戮,未免太大的些了,虽说方孝孺等一帮臭穷酸不知变通,但说到底也是为了建文帝,为了朱家王朝,诛十族未免太过了些,但纵然如此,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动了这场叔侄之争的大战,如今尸骨未寒,作为他的儿子,却全盘否决,这未免太快了些,按照他的心思,皇帝有意平反,也不是不可,可以往后放一放,这样对于刚刚死去的成祖皇帝的声名多少有些好处,故而金幼孜话音一落,便率先附和起来。
“怕只怕圣上的目的,并不在此啊?“坐在左侧上首的蹇义皱着眉头轻轻叹了声。
蹇义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官中书舍人。 “因奏事称旨,语言诚实,朱元璋又喜其诚笃,为之更名义”,并亲笔御书“义”字颁赐。惠帝即位,蹇义为吏部右侍郎。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入继大统,蹇义官迁左侍郎,不久,进尚书,成祖永乐二年兼领太子詹事,深得皇帝、太子倚重,任太子少保、太子少师,位高权重,为人谙熟朝廷典章制度,通达礼仪,军国要务处置皆称上意,故国家军政大事均倚办于他,朱高炽对他极为倚重以其为国朝元老,所以他的话,极有分量,众人中,除三杨外,其余众人各自相视一望,心头各自一惊:“难道皇帝还有更大的目的?”
杨士奇、杨荣、杨溥相视一望,各自淡然一笑:“当然有更大的目的,先是撤兵安南、后是禁止郑和下西洋、再后来释放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家奴,以及族人,到如今平反方孝孺等人,凡是当年成祖皇帝所做的都一一反了过来,唯独剩下迁都了,皇帝的用意,不用多说便可猜测得出。“
黄淮一听蹇义的话,再细细一想圣上最近的种种举动,也猜出了皇帝一些心思,想到这种可能,黄淮心头就有些紧张,若皇帝当真是要迁都的话,这将是本朝来最大的一件大事了,必然引起悍然大波,父子两人,都行迁都大举,如何不让人惊讶。
黄淮细细想了一番,一时也不知真假,心中有些害怕,迁都可不是孩子过家家的,那是要钱,要人的,稍有不慎,怕是引起人心不稳啊,酿成大变的,斜眼看了一眼三杨,见三人一言不发,终究忍不住道:“三位杨大人,皇上此举,你们怎么看?“
杨士奇微微笑道:“皇帝能如此对待方孝孺等人,足见当今圣上你仁义之君,我等应感欣慰,而不是过多的指责,成祖皇帝一代雄主,开疆扩土,便是我朝tai祖皇帝也难以比拟,但成祖皇帝便没有错么,妄引株连,如瓜蔓之伸延,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这些杀戮,本不该有,是成祖皇帝愤怒之下,枉杀 了不少好人,如今圣上这么做,不过是做了一个仁德君王该做的事情而已,我杨士奇自然是全力支持!
(https://www.tbxsvv.cc/html/47/47197/1243886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