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逸羽风流 > 第 150 章

??

    【这是防盗章,这是防盗章,这是防盗章】

    gPtVayRqfdwww.Xunshuba.com寻*书*吧

    【逸羽风流,澹台扶风在且只在jj独家发表】

    a70ltdXgMrrwww.Xunshuba.com寻*书*吧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谈几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等。

    MqLivZF0D62ThF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一中央官制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知的例子。《荀子王霸》说相是\\\\\\\"百官之长\\\\\\\",所以《战国策齐策》说:\\\\\\\"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楚国最高的长官称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和其他各国不同。

    i5IFfCGQzfhdaw42l2Cbwww.Xunshuba.com寻*书*吧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禀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尊,权力却逐渐缩小。例如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势就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1],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但到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YWWMTdSgmWGEKRdPU62dwww.Xunshuba.com寻*书*吧

    自秦以至于清,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直未曾停止,大体而言,是向着皇权兴而相权弱的方向发展,台阁、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都是皇帝为了限制相权、削弱相权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总的做法是先让一些地位低下的小官吏充当皇帝的秘书,然后逐渐令其权力加大,直至把原来宰相架空,成为实际上的宰相,这时便又会对皇权形成威胁,皇帝便再设一机构,让另一些地位低下的小官吏充当其秘书……一来一往的循环之中,相权便日渐微弱,而皇权日渐加强了。

    JZlXjVMR39pwww.Xunshuba.com寻*书*吧

    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台说的,后世逐渐称为尚书省[3],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魏文帝鉴于东汉尚书台的权势太大,把它改为外围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以中书监、令为首长的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南北朝时皇帝鉴于中书省权势日大,又设置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这样,就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4],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wIOxTYUEegb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唐代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以后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唐高宗以后左右仆射不再参决大政。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轻易授人,常用他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掌宰相之职,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简称为\\\\\\\"同平章事\\\\\\\",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IgC4ITke1p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枢密院类似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长是枢密使、副使。

    6HNc67bcBxd3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5],但是正式定为官号是在辽代。辽代中枢机构是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明代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土衔草拟诏谕。后来大学士逐渐参与大政,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清沿明制,到雍正时成立军机处,大学士就没有什么职权了。

    MJAHT17MnaD4ed7jwww.Xunshuba.com寻*书*吧

    现在一般认为皇帝辅臣并非宰相,理由有三:一、首辅、辅臣有议政之权,而无监督百官之权,更不能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工作。

    OS26E0CtjloSCzqUf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二、辅臣们草拟的诏谕(即所谓\\\\\\\"票拟\\\\\\\")能否生效,完全取决于皇帝\\\\\\\"批红\\\\\\\"签字。

    fPiTCDVYPvj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皇帝让司礼太监代行\\\\\\\"批红\\\\\\\"之权,辅臣不光要揣度皇帝之意而行事,更要处处受太监的制约。

    CgXxZPgrrDpOIwww.Xunshuba.com寻*书*吧

    这都是承担秘书、顾问工作的辅臣们与百官之首的\\\\\\\"宰相\\\\\\\"的巨大区别。所以说,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

    IBzuw8tkNhveya2www.Xunshuba.com寻*书*吧

    秦汉时中央的行政长官有:(一)奉常,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

    krcVyTHI0r6E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二)郎中令,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

    wuvWSODOV62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三)卫尉,汉景帝初一度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

    oq05JuXLvc8Tk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四)太仆,管皇帝车马。

    AXs6ypnRhl4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五)廷尉,汉代有时又称为大理,是最高的法官。

    ncrFEX2DYYkx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六)典客,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

    aWVKf20p0B6E4WvfF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7oGydwXpGMvnZNN2V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八)治粟内史,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

    wPWnbwgpHWq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九)少府,管宫廷总务。以上诸官,后来称为九卿。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务。

    jzqWh5TGT5b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九卿所司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越早期的时候,皇帝家的内侍官与朝廷的职事官的区分越不清楚,越到后期,区分也越为明晰,魏晋以后,基本上不再有内外廷官吏区别不开的事情了。

    bvAA0geFZHiWj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九卿之外,还有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后来称为执金吾),以及掌管营建宫室的将作少府(后来称为将作大匠),等等。

    ilI3bxsxlRwww.Xunshuba.com寻*书*吧

    诸卿各有属官,这里不都列举,只就郎中令(光禄勋)的属官大夫和郎稍加说明如下:汉代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汉武帝改称光禄大夫)等。大夫\\\\\\\"掌论议\\\\\\\",\\\\\\\"无常事,唯诏命所使\\\\\\\",是后世散官的性质(后详)。

    aMRayeM2WYu5OaiXtwww.Xunshuba.com寻*书*吧

    郎是皇帝侍卫官的通称,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议郎掌顾问应对,比较特殊。其他诸郎皆\\\\\\\"掌守门户,出充车骑\\\\\\\"。

    GqOyjmiHS9JTc2B3XIwww.Xunshuba.com寻*书*吧

    此外汉武帝又置期门、羽林作为光禄勋的属官,期门是汉武帝微行时的侍从[6],羽林是宿卫之官[7],都是郎的一类,所以有期门郎、羽林郎之称。

    CnzmhR8cUO0CCnSOIwww.Xunshuba.com寻*书*吧

    附带说一说汉代的加官,这是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职。

    yPQGgnVdWYzl5eF6uwww.Xunshuba.com寻*书*吧

    汉代的加官有侍中、给事中、诸吏等。加侍中就能出入宫禁,成为皇帝的亲信。加给事中就能掌顾问应对。加诸吏就能对宫廷官员进行监察和弹劾。后世侍中成为门下省的首长(见前),给事中成为门下省的属官。

    5XMy11rUS9OaW6Yatswww.Xunshuba.com寻*书*吧

    汉代的加官还有中常侍和散骑等。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东汉改用宦者),散骑是皇帝的骑从,掌\\\\\\\"献可替否\\\\\\\"。曹魏时合称散骑常侍,备皇帝顾问并掌规谏。南北朝散骑常侍是集书省(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的首长,后世并入门下省。

    VdmNHR3ctjTMqqc7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下面说到六部。

    rRiGX14UqZE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尚书是九卿中少府的属官,发展为尚书台后,事务增多,于是分曹治事,每曹设尚书一人,这是后世中央各部的前身。从东汉到南北朝,部曹尚无定制,隋代始定为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属于尚书省。唐避太宗讳,改民部为户部。此后历代相承,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制基本未变。

    J7MgyybG7CpJ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六部的职掌大致是:(一)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二)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四)兵部,掌全**政。(五)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六)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vkLPEBPXNKbl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各部的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部下设司[8],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属官有都事、主事等。

    i5fUJarJtnWs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六部仿《周礼》六官,列表对照如下:后世以《周礼》六官作为六部尚书的代称,如户部尚书称为大司徒;礼部尚书称为大宗伯等[11]。

    zjJukI51F1I6HjLnhJ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六部成立,诸卿的职权变小,有的卿由于职务并入有关的部司,后来就裁撤了。

    vfuNido1GaCi90w9xwww.Xunshuba.com寻*书*吧

    现在说到中央的监察官和谏官。监察官对百官进行纠弹,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下面分别叙述。

    3pVG4mUcDln9wwww.Xunshuba.com寻*书*吧

    我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御史是记事之官兼纠察之职,秦汉称为侍御史,秦以御史大夫为侍御史之长。西汉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由其助手御史中丞领导监察弹劾工作。后来成立监察机构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首长。御史台又称宪台,后世或称肃政台等,所以习惯上把监察官称为台官。历代监察官的首长或为御史大夫,或为御史中丞等。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历代管监察的属官除侍御史外,还有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12]。

    0fyC698AYu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前人把台官和谏官合称为台谏。西汉有谏大夫,东汉称为谏议大夫,是属于光禄勋的专职谏官。唐代除谏议大夫外,又增设补阙、拾遗,三者各分左右,分属门下、中书二省。宋代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后来并入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首长。隋唐以来,和谏官同居门下省的有给事中,负责审阅各部奏章和封驳中书省所拟的诏旨(有不合者封还驳回),明代给事中负责稽查六部,并兼任前代谏议、补阙、拾遗之职,所以后来俗称给事中为给谏。清雍正时给事中和御史同属都察院,这样,御史也就称为台谏了。

    wGILXPX5ACA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台谏之分,一查百官,一谏皇帝。但是宋代以后,台谏合流,都是枪口对准百官,对皇帝的制约几乎不存在了。

    NpHl4SAPLflof0CxU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宋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王朝。此前总是强势皇帝手中权力便很强,弱势皇帝手中权力便相对较弱。自宋以后,几乎不再有弱势皇帝的存在。皇帝权力达到了绝对的高度。

    eRsE2SUPNqg7bvTjFwww.Xunshuba.com寻*书*吧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13]。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特定的官号。唐初设翰林院,这是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不是中央机关。唐玄宗以翰林待诏(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被认为是\\\\\\\"清要显美\\\\\\\"之官。宋代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明清称为翰林院,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OFv3275zAovowww.Xunshuba.com寻*书*吧

    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唐代有集贤院侍读学士等;宋代有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宋元以来,皇帝和侍读、侍讲学士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定期在内廷讲论经史,称为经筵。清代主讲经筵者称为经筵讲官。

    www.xunshuba.com寻书吧小说网

(https://www.tbxsvv.cc/html/46/46008/1498637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