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瑜,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公元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09年领南郡太守.公元210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周瑜为平虏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公元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人移居舒县.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公元191年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正好孙策入历阳,将要东渡,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我得到你,太好了."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公元195年,逼走刘繇.当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我已经有了平山越的兵力财力粮食.你还是回去镇守丹阳吧."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公元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因庐江一带,士民向来佩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不久,孙策要攻打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随军征讨.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庐陵.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
公元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时孙权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关键时刻,首先出面支持孙权的是张昭,周瑜,吕范,程普等人.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在公元202年,下书责令孙权,让孙权把儿子送到曹操这里来做人质.孙权不愿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孙权本意虽不想送人质,但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也有点举棋不定.于是,他只带周瑜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周瑜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人质,他给孙权分析利害说:"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遵守道义,拯救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玩火必**,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周瑜这番话,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的母亲也认为该这样做,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1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孙权便没给曹操送人质.对于孙氏,周瑜说得上忠贞不二.记载,曹操想使周瑜为自己所用,曾派善于辩说的蒋干前去游说周瑜,周瑜既十分坚决的回绝了蒋干.天下的士人,因此愈加佩服周瑜.公元206年,周瑜率孙瑜等讨伐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军反击,俘虏了邓龙.
公元208年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孙权又受到鲁肃,以及刘备属下诸葛亮的说词影响,正犹豫不决.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先是指出: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水土不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周瑜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孙权这才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就像这个桌子一样!"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相方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
周瑜又与程普进军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带吕蒙去救甘宁,解除了甘宁之围.周瑜率兵屯驻北岸,约定日期大战曹仁.周瑜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退兵回营.曹仁闻周瑜卧病在床,亲自督帅士兵上阵攻击吴兵.周瑜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杀敌,曹仁只好退走.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仁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州陵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但孙权不同意.公元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孙权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
〖
(https://www.tbxsvv.cc/html/42/42989/1131263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