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古宇
中国早前寒武纪太古宙—古元古代地层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是华北陆块结晶基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出露所有的岩层都经历了不同类型的区域变质及其他地质作用,形成不易辨认和划分的复杂变质岩系或杂岩
中国早前寒武纪地层业已进行了地层划分,建立了岩石地层单位和构造-岩石地层位,累积了大量的同位素年龄数据,确认或论述了众多地层单位的地质年代和对比关系但由于这些地层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在成因、时代归属等认识上还存在不少的分歧
中国的太古宇分为古太古界、中太古界和太古界,主要出露于华北地层区(图2-2)近年,在华南地区北缘、西南缘,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等地也有现详见表2-1至表2-11
华北地层区的太古宇
华北地层区的太古宇详见表2-3至表2-7
1古太古界
我国目前已确认的古太古界,仅见于河北省迁安县的曹庄-黄柏峪-杏山一带和辽宁省鞍山市以东的陈台沟一带前者称为曹庄岩组,后者称为前台岩组陈台沟表壳岩此外,时代尚有争议的桑干岩群亦暂置于古太古界
2中太古界
中太古界分为下亚界和上亚界
3太古界
太古界主要为一套绿岩组合,以五台山区的五台群为代表下亚界石嘴亚群,由黑云变粒岩、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铁英岩等组成;中亚界台怀亚群,由绢云英片岩、绿泥钠长片岩、绢云-绿泥片岩等组成;上亚界高繁亚群,为绢云千枚岩、变粉砂岩、石英岩、绿泥片岩等互层其原岩,下、中部主要为基Xing夹酸Xing火山岩类及少量沉积岩,上部为泥砂质沉积岩变质作用显示了多相递进变质
其他地区的太古宇
1塔里木-南疆地区
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太古宇,仅见两处一为库鲁克塔格山中段辛格尔一带的托格拉格布拉克杂岩,主要由片麻岩类、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和各种片岩不均匀互层组成,其上部被早元古界兴地塔格群不整合覆盖另一处见于阿尔金山东段的米兰岩群,由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紫苏麻粒岩、浅粒岩等组成详见表2-2
2中天山-北山地区
阿尔金山西段-中段和北山地区的敦煌杂岩和鸣沙山岩群,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变粒岩、浅粒岩、石英岩、含石墨透闪大理岩等,夹铁英岩见表2-2
3华北陆块西缘的阿拉善地区
主要为阿拉善群,岩Xing为角闪岩-麻粒岩相变质岩系见表2-4
4秦祁昆地区
该区变质岩系主要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地层,如湟源群、白沙河岩组等其年龄值大多在1800Ma~2400Ma,故一般归属于古元古代见表2-3
5张广才岭-完达山区
主要指分布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一带的麻山岩群,为紫苏、二辉麻粒岩,黑云变粒岩、石墨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等详见表2-1
6华南区
华南区北缘
太古宇包括鄂西的东冲河岩群、略阳一带的鱼洞子杂岩,主要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变质岩层,岩Xing组合大多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和各种片岩、大理岩等原岩为泥质碎屑岩-火山岩组合见表2-9,表2-10
华南区西缘
见于四川南部,为康定杂岩岩群,为一套混合岩化的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变粒岩等表2-8
下扬子及东南沿海地区
出露于闽西北、鄂、赣及皖中等地的天井坪岩组、星子岩群和阚集杂岩;分布于闽西北的天井坪岩组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片岩、石英岩见表2-10
大别—苏鲁地区
变质岩系亦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地层见表2-9
(https://www.tbxsvv.cc/html/4/4083/104254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