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
赋闲在家的高士廉也挤在人群中他胸中也有满腔抱负只可惜当初跟错了人如今虽然还有一些当初积攒下來的家私可保衣食无忧但对他这样的人來说单单解决温饱实非他所愿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朝廷居然会允许他的外甥长孙无忌参加科举这又给他燃起了一丝希望把对未來的期盼都寄托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
观榜的百姓虽然人山人海但有大量禁军士兵守在四周秩序倒也井然并沒有发生踩踏、推掇的事件很快前面有人大声喊了起來:“快看榜单出來了”
“出來了出來了”周围的人群激动起來这可是百年未曾一见的盛况更主要的是许多百姓并不相信庶民也能够通过科举而入朝为官他们需要亲眼看到才能证实这一切
高士廉到底年纪大了眼神不济平时又养尊处优自然挤不到前面去只得拉着一个人问道:“可有长孙无忌的名字”
再前面有人听到高士廉的问话回头说道:“那榜单上第一个名字可不就是长孙无忌么”
“无忌、无忌他中了状元”高士廉惊讶得说不出话來好半天才回过神來大呼一声“苍天有眼啊”
周围人听说他是状元的亲戚纷纷道喜当时的人性情大多还算比较淳朴这种道喜分明是发自内心
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快便有人失声痛哭起來那是一些考生在榜单上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毕竟百里挑一这样的竞争还是相当强烈的最痛苦的是那些年龄已经超过二十七岁的考生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科举的机会此次落榜也就意味着他们很难再入朝为官了
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想当官还有其他途径比如先从小吏做起一步一步晋升也有一定的机会只不过通过这种途径做官的很难走得太远
这一次科举的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夺取状元的竟然是长孙无忌尤其在洛阳很多人都知道长孙无忌跟李渊家的关系长孙无忌那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李渊和当今皇上曾经是敌手后來迫于形势被逼投降但是按照惯例这样的人往往会被软禁起來或者发配边疆刘子秋沒有这样做让他们返回陇西做个富家翁已经是宽宏大量现在居然让李渊一系的人夺得科举考试的状元足见刘子秋胸襟之宽广果然前无古人
其实很多人并沒有发现在榜单中还有一个名字会令他们更加吃惊那就是排在第三百二十二名的李建成那可是李渊的长子胜者为王败者寇如果当初获胜的是李渊这李建成就是太子了这个可能成为太子的人居然也出现在榜单上刘子秋为了选贤任能而不拘一格的态度再也不容置疑了
这个消息传出來以后很快便在各地学子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些原本对科举表示怀疑还持有观望态度的学子也开始发愤读书准备在四年之后大展身手这种结果却是刘子秋始料未及的他的本意只是要展示一个平等原则
当然也有细心的人发现在文科榜单上的这三百六十人有两百七十三人都属于各个大大小小的世家真正的庶民和寒门不过八十七人依然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也就说虽然实行了通过科举取士的政策但朝廷的大半江山仍然会由各个世家所占据
不过一些有识之士也明白出现这种状况不能怪科举制度更不能怪刘子秋毕竟世家大族掌握着许多资源他们的子弟从小便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起点自然比那些庶民和寒门高上许多在科举考试当中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
此时在大业殿中魏征一脸的兴奋:“陛下这次科举比前朝的科举成功多了乃是一场真正的盛会如今朝廷的抡才大典已经完美落幕接下來该是考虑册封大典了”
册封大典可只是给刘子秋现在的几个女人改改封号那么简单按赵凌出的主意那是要广选秀女至少让刘子秋的后宫充实一半这个消息早就有意无意地传扬了出去一些有想法的世家和官员已经开始在家族中挑选适龄女子暗做准备了被这个消息所鼓舞的还有皇宫里的一些女人除了那些宫女就连杨广的一些遗妃也暗自心动毕竟她们还年轻谁也不想孤独终老
刘子秋却摇了摇头说道:“抡才大典并沒有结束这里面还有许多问題值得总结和完善”
听到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而结果也令自己十分满意的科举考试居然被说成有许多问題魏征的心便是一沉他敢于对刘子秋当面直谏当然也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连忙拱手道:“陛下此次科举臣在考生资格的审查上未能尽职以致令长孙无忌和李建成蒙混过关臣自请处分”
当初他让这两个人通过初审的确有试探刘子秋的意思不过他也做了两手准备毕竟最终能否通过考试权力还是掌握在考官手里但在评卷结束以后刘子秋突然出现在太学院直接将初拟通过的三百六十份试卷取到面前让他们当场排定名次然后立即予以公布因为考生的姓名都是密封的此时打开封条名次再无更改的可能魏征等人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长孙无忌位列榜首而李建成同样出现在榜单之中
“这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与你无关”刘子秋虽然还不知道这两人的入榜对天下学子有多大的激励作用但至少对他所宣扬的“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一次最好的诠释不过刘子秋很快又说道:“朕讲的完善是指整个制度方面”
魏征松了口气躬身道:“请陛下示下”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可以将考生的名额分配到各郡根据每一郡的人口、教育状况分配不同的名额在各郡先进行一次初试通过初试的方可以进入最后的科举当然了两京的名额可以略有增加毕竟朝中大臣、勋贵皆居于此对他们的子弟也要适当予以照顾一些”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种事情刘子秋做不出來人家辛辛苦苦帮你打天下、帮你治理天下无非就是图个封妻荫子现在实行科举制度已经断了他们直接入朝为官的道路如果在名额上再不给以一定人倾斜将会危及到整个朝廷的统治这样的轻重缓急刘子秋还是拎得清的
其实魏征也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毕竟全国的考生都集中到洛阳來对朝廷、对考生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如果能够通过初试先淘汰掉一部分考生对于整个科举是件好事当然如何让名额的分配更加合理、公平这也是一件相当大的课題恐怕会消耗掉魏征和整个内阁不小的精力还好魏征是个勇于面对挑战的人当即拱手道:“臣遵旨”
刘子秋却笑道:“你先别忙着领旨朕的话还沒有说完这毕竟是第一次科举如何搜检、如何封卷、如何阅卷、如何发榜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魏先生可以把大家召集起來多担点心思事关国家取才大计容不得半点疏忽至于册封大典等科举制度完善以后再议不迟”
以魏征的智慧又怎能不明白刘子秋这是有意拖延但刘子秋已经站在了一个道德的高点上他也只能连声应诺只不过这一拖刘子秋的目的是达到了但迎娶谢沐雨的日子也只能随之延后了
……
在相对和平的日子刘子秋并沒有放松对军队的训练而且随着百姓安居乐业国力逐渐增强刘子秋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军事力量的建设当中通过训练提高士兵们的个人素养和团队协作是一个方面不断开发精良的装备也是刘子秋提高战斗力的又一个重点
从年初开始刘子秋就在长安、洛阳两地分别设立了官方作坊几乎所有的军队都已经换装完备各种武器盔甲也全部按照刘子秋的要求实现了标准化这样做看似代价很大其实不然无论在战时还是训练只要装备发生损坏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维修和更换部件也就极大地提高了装备的再使用率从而节省了朝廷在装备方面的支出
当科举考试落下帷幕太学院正式开学内阁忙于完善科举制度的时候刘子秋又把自己的精力再次倾注到军队当中这一次他的重点是对军队进行思想改造向他们灌输一个重要的观念大汉王朝的军队不是为哪一个人服务的也不是为他这个大汉皇帝服务的而是为大汉王朝这个国家、为大汉王朝所有的子民服务的
这一次的思想改造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刘子秋几乎每天都会出入各处军营当然大多数将士并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刘子秋也沒有丝毫气馁至少他的一些话已经在将士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原本刘子秋想把这种改造持续到年底但一件來自边关的急报却打断了他的计划
(https://www.tbxsvv.cc/html/39/39175/1147749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