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重回明朝当皇帝 > 第二十四节 清平乐 三

?    万历搬到西内后,让人打扫了勤政殿,小小修饰一翻,作为接见大臣将帅的地方。出了如然斋,过一条竹木桥,穿过雕花蔷薇走廊,就到勤政殿的后院。再往里面走,转过屏风,便是正殿。

    殿中,内阁首辅张居正,申时行王赐爵方逢时等人都已经到了。适才安宁前去传话之时,已经将辽东大捷的消息透露出来,因此众臣行过君臣大礼后,便称贺起这事来。

    万历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才道:“这也是上天保佑,诸位先生同心协力的结果。今日召见诸位先生,就是为了商议后事的。”一面说,一面让安宁将李化龙李谪凡二人的折子交给内阁诸臣传阅。

    照例是由张居正首先发言:“陛下,李化龙李谪凡折中所言三事,第一是战死军人之抚恤,以及伤残将士的安置;第二是,新开辽东疆土的管理问题;第三是对女真遗民的处理。老臣看来,这三事看来简单,其实甚为复杂。记得永乐皇帝时候,朝廷诏讨越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但由于种种原因,二十年后就被迫撤销。此事可以为今日辽东之事的殷鉴,万万不可重蹈覆辙。”

    万历让内阁大臣议论此事,就是考虑到这一点。虽然心中有定计,也还是要听听大臣们的意见。“首辅大人说的是,朝廷花费多少钱粮,多少心血,有多少将士血洒边关,才平定女真,恢复祖宗疆土。如果不能守,不光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战死沙场的将士。诸位先生,有什么设想,还请仔细道来。”

    王赐爵在内阁中居于第三位,是可上可下的位置,当即说道:“臣观李化龙折子中说言的移民和设立郡县二策可以采用。辽东汉民少,而夷人多,只有迁徙汉人充实辽东,同化夷人,使其与中原风俗习惯相同,然后再设立郡县,可以永保辽东为我大明所有。”

    次辅申时行马上反驳道:“陛下,女真新降,如果大量迁徙汉人进入辽东,与女真人争地,必然引发诸多问题。而且,同化夷人,非数十年之功不行。不如仍然封赏其首领,以互市为手段羁縻之。相信以陛下之圣德,大明军队之神威,女真人必然诚心归顺,不敢有二心。”

    万历心中一叹,申时行申时行啊,奈何未老而志气已衰!不过他反对移民同化女真的见解,却也在点子上。

    “陛下,如用申阁老之策,今年辽东将士数十血战岂不白费?!”兵部尚书方逢时厉声说道,他知道自己的官位也到了极限,再没有上升的空间,因此对申时行等人也不再假以颜色。做出一个正直敢言的姿态,希望留给天子一个好印象,以遗泽后人。

    申时行冷冷地说道:“方大人又有何高见啊?”

    方实行道:“女真易叛难降,非大军镇之不可。臣请在女真地面设立一镇,立总兵镇守,同时在险要地方修筑城池,设兵戍守,监视女真。”

    万历点点头,方逢时的建议虽没有新意,但却不失为也可行的计划。转问张居正道:“先生以为呢?”

    张居正捻须一笑,道:“陛下心中已有决策,何须老臣唠叨。”

    万历也是一笑,道:“诸位先生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但也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巩固辽东移民﹑羁縻﹑镇守三策都是不可少的。移民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诚如申先生所言,非一朝一夕可见效;设立军镇,又职权太小。因此朕决定在女真撤销建州诏讨司,设立安东都护府,与省级平行,兼有民事军政监察大权,待局势稍为稳定之后,再设立郡县。”

    “陛下,安东都护府为唐代所有,管理边疆之事务。今日陛下重设,赋予军民大权,其距离中土又远,恐尾大不掉。”申实行小心劝诫道。

    “正是因为距离京师太远,才不得不如此。若事事请示朝廷,多半贻误军机。”万历说道,“都护府设立都护一人,校尉一人,参军一人,书记官一人,各有职责,协同办公,就如各省一样。”

    如此说,众人明白了,虽然兼有民事军政监察大权,但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模式并没有改变。

    “关于都护府的职责,申先生,劳驾你记录一下。”

    “遵旨。”

    “都护府职责如下:第一,镇守地方,保卫疆土,平定叛乱,剪灭盗匪。第二,怀柔异族,招揽远人,选拔俊才,教化蛮异。第三,屯田戍守,修建要塞,探测疆土,绘制地图。第四,安抚移民,鼓励垦荒,保障商旅,传播三教。第五,公平断狱,惩治凶顽,纠察不法,明辨是非。”万历将想好的事情一一说来。第一是军事要求,第二是同化异族,第三是开拓疆土,第四是巩固疆土,第五是维持秩序。如果真能一一实行,在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一齐用力,没有巩固不了的疆土。

    申实行全记下来了,问道:“陛下,还有么?”

    “诸位先生还有什么补充的呢?”万历问道。

    张居正见众人不语,方才说道:“陛下之法虽善,但也需要真才实干,懂虚实,识变化的人方能实行陛下的计划。不然,使用一庸才,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沐氏镇守云南两百多年,未有闪失;中山王一门两公,世代对掌两京兵权,也甚称职。乃是因将门世家,家学源渊,才干优长。如果陛下用勋臣为都护,世代镇守一方,加以朝廷大吏的辅佐,应该无事。”

    这到是一个好点子,万历随口问道:“先生以为何人可当此人?”

    “李谪凡新近平定女真,威望正高,自然再合适不过。”张居正笑道。

    本来准备反驳张居正的人听到举荐的名字是“李谪凡”后,都很识相的闭了嘴。李谪凡打了胜仗,明摆着是要加官进爵的。张居正明面是举荐李谪凡,实际上是讨好万历帝,真是“大大的狡猾”。

    万历也明白了其中的关巧窍。细想一下,用勋臣镇守边关也不是什么好计划,将门是有虎子,可更多的是鼠子,张居正所举的两个例子不过是例外,侥幸未败罢了。退一步说,即便有才干,也不宜留在留在边疆掌握兵权,那就真有可能尾大不掉了。张居正不会想不到这一层吧?万历猜想,张居正看准了自己不会用勋臣镇守边疆,才举荐李谪凡;这样一来讨好了万历,而且也不会带来不好后果。真是老奸巨猾。莞尔一笑,道:“李谪凡这一次立功东北,朕有赏赐;安东都护一职就让李化龙但任吧,他也懂兵事,又熟悉东北,才德皆备。安东校尉的位置,朕看薛论道可以,老成宿将,果敢坚毅。诸位先生可有意见?”

    “陛下圣明。”

    东北大体已经平定,调回李谪凡,留下李化龙薛论道二人,应该能够胜任。但是要将这一块土地永久纳入中华版图,却还需要数十年之功,难点就是移民问题。早在万历二年,朝廷就放松了户籍制度,后来废除人丁税,更增加了人口流动的自由。几年下来,台湾海南岛移民较多外,辽东新移民就很少了。原因一来是人民安土重迁,不是迫不得已是不愿意离开故乡的,而辽东又是苦寒战乱之地,吸引力也不如东南,移民就更少了。

    一块国土没有一定数量的国人,是很难保住的。想晚清俄国之所以能割掉清朝东北大片领土,原因之一就是那些地方人民太少,朝廷控制力弱,向心力也小。等到俄国人统治几十年后,就完全俄化了。

    在历史上大规模移民的动力一是政府强制迁徙,二是民间自发。强制移民,民怨太大为万历所不取。而自发移民又缺少必要的诱因,正是让人头疼啊。

    “陛下,太祖高皇帝设立卫所,屯田戍边,收效巨大。现在在安东都护地面也可以如此,设立卫所。”兵部尚书方逢时建议道,“卫所一可以从关内迁徙,二可以将征服之蛮夷编排成卫所,由都护府统领,保卫边疆。”

    民代是军民分制,卫所由军户兵丁组成,是可以整体迁徙的。万历也有这个打算。而将蛮夷编成卫所,也不失于一种控制同化蛮夷的手段,但说来容易做来难,说道:“迁徙一些卫所到东北镇守紧要地方,朕同意。但编拍蛮夷,朕以为当谨慎行事,彼此性情不同,强制编排,容易引发乱子,可让都护试行,看看效果再说。”

    王赐爵也道:“陛下,东北苦寒,与中原气候大不一样,故而中原之民不愿意北迁。但古人云‘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若以利诱之,也许有效。臣见李化龙折子上说‘东北旷野千里,黑土肥沃,鱼满江河,是大有为之地’,可诏告天下东北之地方‘谁开垦谁有,十年不征’,以诱惑中原少地的农民移民东北,同时朝廷也应设立专员,负责移民事宜,该移民提供帮助,提供种子牛马,保障其安全和最初的生活。”

    万历笑笑,法子是老法子,但却有了新意。第一女真平定,辽东安静,吸引力上升;第二,免税年限延长到了十年;第三是朝廷会主动提供种子牛马,保障其生活生产。

    对张居正申时行等人道:“先生们以为如何?”

    张居正道:“老臣以为可行。”

(https://www.tbxsvv.cc/html/38/38166/961441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