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重回明朝当皇帝 > 第十八节 血战辽东 一

?    处理这样一个国家,即便是清平无事,天子每日也得阅览数十件公文,下数十个批示。何况现在大明正是多事之秋,万历又有心振作一翻,这大小事情就越发多了起来。好在万历还记得历史上诸葛武侯和崇祯的教训:一把手事必躬亲未必是好事。劳累就不说了,还有妨碍人才,容易出错,责任集中等等问题。万历最担心的是:君主一人独断不光不能集思广益,而且还让臣子变成摆设,长期下去就变成了唯唯诺诺﹑只知道阿附上意的奴才,就如后世的满清大臣,噢。他们算不上大臣,只能算是办具体事情的奴才。

    因此,一等到中央官制改革基本完成后,万历就有心放权,有心培养“内阁”和“督察院”的威望。改革有确立相权和独立监察权的措施,君主当然要带好头。王朝两百年习惯也许不是一天可以改掉的,但必须有一个开始,坚持下去,才有结果。

    增加相权,并不代表着君权的落空。万历一点儿也不担心相权的发展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在万历看来,即便有威胁,那也是十分遥远的。且不说皇帝掌握着军队,且不说监察权与相权的相互牵制,且不说锦衣卫和廉政司的监视,且不说文化舆论上的尊君传统,单是皇帝掌握的内阁人选任免权力和对政事的最终决定权,就足可以保障皇位的安稳了。

    相反,这一次改革官制,所增加的相权是来自于六部和地方政府,而不是削弱皇权换来的,这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而且,相权的增加,也意味着责任的加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说法叫着“天下治乱在宰相”,也就是说国家兴亡是宰相的责任,皇帝只有道德上的教化责任;在现在的情况下,恢复相权,就是在不损害皇权的同时,将责任转移了出去,让皇家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说,万历是很高兴“让权”的,他更喜欢当幕后的操着者,就像祖父嘉靖那样,多年不上朝而依然掌握着大权。不过,嘉靖用的是严嵩,万历用的是张居正。手下有大能人,不用岂不是浪费?而宫中之事就交给陈于陛处理,小心谨慎而又熟悉典章的陈于陛应付宫中那是绰绰有余。

    如此一来,万历就清静了许多。

    他才有时间听听戏,看看坊间流传的活色小说,和妃子娱乐娱乐,逗逗已经能满地乱跑的儿子常洛。

    才有时间考虑李天煜的航海计划,澳大利亚和夏威夷现在还没有被发现,在国家力量能够控制这些地区前,万历并不打算去“打扰它们”。考虑到自身情况,万历决定先让李天煜下南洋,穿过小西洋,绕好望角去欧洲,可能的话,才继续前进,经美洲环游世界。这是欧洲人已经做过的事,但对大明来说,仍然有重要的意义。百多年前郑和的荣光已经消失,现在需要一个活的例子来引领风潮。

    他才有时间接待朝鲜来的妃子。这位被封为谨妃的李会娘是朝鲜宗室子,容颜自然十分出色,性情也温良,一点也没有后世野蛮女友的架势,到让万历有几分愁怅。不过从朝鲜选来的歌舞饮食,到让万历感到有趣,临幸也就比较频繁。

    有时也请一些道士番僧说说法,讲一些无稽之谈,听一些房中养生之术。

    有时微服出宫,逛逛北京城,站在酒楼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各色各样的吆喝。

    甚至还化名沈觉非和秦枭踢过一场鞠蹴,不过向他们传播现代足球的试图没有成功。

    这样的日子悠闲而又绵长,是真正的帝王人生。

    ——帝国当前的处境,万历心中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万历就一定要卧薪尝胆,忙得腿毛都掉光。

    ——君主不光要知道自己的责任,还要知道什么是真正该做的事情,要知道怎么去做。这或许更重要。

    正如人们只知道嘉靖不视朝而不知道他半夜批阅奏折,人们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看来休闲的万历却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问题。

    这一点,锦衣卫指挥使安歧绝对同意。因为每一天皇帝陛下都要向锦衣问调用大量的关于蒙古和女真的原始情报。原本情报是三天一报也改成了每天一报,而且还需要附交情报的原件,供天子参考。

    草原雄鹰俺答汗似乎已经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在这个秋天越来越衰弱,像北风中的树叶,随时都有殒落的可能。诸子黄台吉﹑青台吉﹑满五大,还有有名的三娘子都在秘密筹划。而在东边,早些年被俺答汉逼迫的察哈尔正摩拳擦掌。窥视着西边的肥肉。

    万历知道,俺答一死,蒙古的局势就会大变。俺答部会不会分裂内哄?将由何人继任?察哈尔是否会趁机进攻俺答?大明当如何应对?

    这是关系着大明国运的事。长远来看,不征服蒙古,大明兴盛只是一句空话。控制蒙古高原,才能向西向北扩张,抵挡住北极熊的脚步。北极熊即将进入西伯利亚,然后极其迅速的占领那些地方。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俄国人从西向东扩张的速度极为快速和顺利,而且他们还有向南扩张的强烈愿望。这让万历感到必须抢在他们之前控制北方大片领土。

    蒙古人的内乱无疑是一个机会,但是要怎样利用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是万历一直考虑的问题。

    将其它事都放下,专心思考这一件事。

    在去年即万历八年的科举中,就有一道策论是关于如何控制蒙古的,当时的考生没有给出让万历满意的答案。去年的状元张懋修也仅仅是从修武备和文德这两方面给出了答案。到是李化龙李谪凡在辽东的做法给了他一些启示。

    山西总督郑洛每天都会发来关于俺答部落的最新动向,大明的内阁阁臣也每天都在商议此事。不过除了张居正意外,其余的人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北方的局势就这样一天天的紧张下去。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九月二十日,万历视察禁卫军北军大营,与戚继光密谈。十月初三日,圣驾驾临蓟镇,巡视边关;十五日,巡视宣化镇,检阅边军。

    天子的举动引起了文臣的骚动。英宗和武宗已经让朝臣对皇帝亲征感到害怕。谏院的言官,督察院的御史,六部的科道,地方的督巡都已经准备好了奏折,要阻止皇帝的冒险举动。

    就在朝廷众臣以为将要大兴征伐的时候,万历回到京师,却丝毫不提此事,连山西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情报也不再那么关注了,锦衣卫上交给情报又改成了三日一报。

    朝臣们松了一口气。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辽东硝烟又起,不过这一次不是李谪凡挑起的,而是叶赫部和努尔哈赤发动的。

    再一次从奏报中看到努尔哈赤的名字,万历感到高兴。他知道李谪凡会怎么做,漏网之鱼不会总是那么幸运。

(https://www.tbxsvv.cc/html/38/38166/961440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