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蓝鹰师 > 一百一十七、八莫攻坚

?

    驻印军攻克孟拱、密支那后,就意味着中印公路的开通为期不远,中国被与世隔绝的状态即将结束。但对日军阀如牟田口廉也曾发誓“无论二年、三年或牺牲五万、十万日军在所不情”这样敌酋来说,当然绝不会甘心失败、俯首认输的。

    八莫守敌主要是原好三指挥的第二师团的搜索联队(原支队),纠集八莫地区队和庙堤地区队,辅以十六联队第二大队全部、炮兵一大队、工兵一中队、机枪一中队以及战车10辆,组成的一个混合支队。原好三原来是率其所部奉命去支援密支那的,不料行至中途,密支那已被攻克,城池易手。日军三十三军团长本多中将遂命其迅速去八莫占领阵地,希望他能确保八莫,以利于该军的攻势和以后作战容易。原好三的作战方针非常明确,即利用地形,加固原有阵地,阻抑我军的推进,停滞中印公路的修通,以待其援军的到达,并计划设置庙堤(myothit)、莫马克(momauk)、飞机场等外围三道防线,妄图阻滞我军三个半月。(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

    从密支那到八莫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密(支那)八(莫)公路,跨越太平江(TapingR.),直达莫马克向西一拐,即达八莫;另一条是在公路以东,大体上与公路平行,沿高黎贡山西侧,蜿蜒在山岭之间的古驿道。发源于高黎贡山的太平江在庙堤和那龙(Tanalong)之间有两个急转弯,先是向西流去的太平江,在那龙附近突然急转向北,至庙堤(myothit)附近,又折向西南方向流去,汇入伊洛瓦底江,所以,太平江在这里与八莫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地带。

    敌军的主要外围阵地是在太平江南岸那龙一带。敌人守在“三角”地带内,可以用较少的兵力和炮火封锁住很长一段江面。同时限于兵力不足,原好三只能派小部队去据守古驿道上的几个据点(包括铁索桥头)。

    接到总指挥部命令后,孙将军综合各方面的情报,仔细研究并制定了具体作战方案。

    担任正面攻击的一一三团分为左、右两翼,以夹击的态势,于10月29日包围了据守庙堤之敌,并于当晚攻克了庙堤,然后沿江北岸向下游搜索,30日攻占了海萨、可新诸据点,肃清了太平江北岸的全部敌军。

    11月初,孙将军曾不止一次亲临高堤视察,听取师、团部队长及侦察员侦察的结果汇报。孙将军深感高堤南岸太平江与八莫夹成的三角地带,地势平坦,沿江工事密布,其间的八○七高地明碉暗堡工事极强,如由高堤进攻,必会蒙受重大伤亡。最后他决定变更部队部署,以新三十八师主力改从大利以北地区,秘密向东侧的山地和古驿道转移,对八莫以东的莫马克和曼西作远道迂回。

    八莫东侧的古驿道,整个路程全是在海拔1800多公尺上下连绵起伏的高峰中穿行,新龙卡巴一喧地形尤为险要,站在古驿道铁索桥上,俯瞰奔腾而下的太平江水,惊涛拍岸,不禁顿生怀古的幽情。

    3日中午,一一二团奉命秘密向左侧山地循古驿道向前推进;同时,在太平江上游渡江的一一四团,更以迅雷之势向莫马克猛进;一一三团则在正面佯动,牵制敌人。

    一一三团赵团长眼看一一二团和一一四团都沿左翼山区古驿道迂回过去,自己老是隔江与敌对峙,心中非常着急。他先后几次组织偷渡,都被敌人发现,用猛烈炮火封锁,未能成功。所以,他决定再派曾经渡河侦察过的七勇士偷渡过江,找到敌人阵地上的薄弱点,并秘密守住滩头阵地,以便掩护先头部队偷渡。计划既定,故于8日夜间,七勇士奉命再次泅水偷渡过江,经过侦察,他们在敌军左翼阵地发现了一处破绽,立即发出信号,在北岸早已整装待发的三连,见到信号就马上向信号方向武装泅渡过去,乘敌不备,毫不费力地就占领了敌军的大块滩头阵地,并反而封锁了敌军的多处工事,接着全团安然过江,当晚就攻占了八○七高地。一一三团过江之后,即向八莫东郊挺进。17日,敌军向我发起疯狂反扑,坦克带着步兵拼命冲击我阵地,我军一连两个昼夜击溃敌多次反扑,并以小部队包抄敌后,打得日军丢盔弃甲,死伤累累,走投无路,迫使200余敌军在阵地前集体切腹自杀。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919/959959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