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蓝鹰师 > 玖拾陆、力敌六倍

?

    5月28日午后,敌人增援孟拱河谷的第二师团第四联队、第五十三师团一二八联队及一五一联队各一部以及在卡盟以北的第十八师团一一四联队一部,总共1万余人,并配属155mm重炮4门、野炮12门、速射炮15门、中型坦克5辆,自南北两端沿公路压向我一一二团阵地。

    在一阵炮击后,一个中队的日军或半蹲弓腰前进或直接在地上慢慢地趴着窸窸窣窣地前进。

    “连长,打了吧?”一名下士夏隅问身边的连长周有良。

    “再等等,再让这些畜生靠近点,我们的弹药不多了。”连长周有良道。

    当日军进入到五十公尺内的射程后,周有良暴喝一声道:“弟兄们,给我把这些畜生往死里打!”

    激烈的战斗响起。

    当时,一一二团官兵随身携带的弹药将近用完。27日早晨,空投的弹药只有很少一点,山炮连的炮弹更是少得可怜。孙将军数次请示总指挥部迅速空投弹药,总指挥部却总是以“密支那战况紧急,飞机不敷应用”为由,拖着不办。忧心如焚的孙将军只能用无线电话来勉励一一二团官兵英勇杀敌,同时催促一一四团和一一三团加速推进,从侧面支援一一二团。孙将军还命令一一二团二营把围困瓦兰(warong)之敌的任务移交给一一三团一部后,即沿一一二团主力走过的路线,火速增援一一二团主力。

    陈鸣人团长指挥的一一二团主力有1800余名官兵,从5月21日出发起,连续在苦蛮山区行进6天6夜,每天只是坐下来打一会儿盹;到了西通以后,又连续苦战,根本不可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只能在敌人进攻被暂时打退的间隙,打一会儿瞌睡,真可说疲惫到了极限。

    这些钢铁勇士抱着杀敌报国的必胜信念,怀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在西通又与一万多名日军血战了6天6夜。

    在此期间,战士们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构筑的工事与6倍于己的强敌周旋,沉着应战,毫无怯意。由于缺少弹药,战士们不得不等敌人进到五十公尺以内才开枪,以便节省每一颗子弹。

    6月1日拂晓,敌人整整一个联队集中火力向我一一二团一营三连连地猛攻,连续疯狂地冲锋13次,可13次都被抵挡住了。

    又是一阵疯狂的炮击过后,一排长周浩道:“连长,敌人又摸上来了。”

    连长周有良抖了抖头盔上的土块,道:“弟兄们,我们一定要顶住,只要顶住了,两个联队的日军就死定了,肯定被我们包饺子,一锅端了!”

    “好的,连长!”

    “连长,我们会干死他们的!”

    “我军必胜!”

    ……

    “杀啊!”周有良端一把大刀,迎上冲过来的日军,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杀死两名日军后,力竭的周有良被一名日军偷袭,从后背刺了一刀。

    周连长不幸受重伤,喃喃出一句:“冲锋!”然后阵亡,因而士兵们更加怒不可遏而奋勇杀敌,为连长报仇。在三连一排的阵地上,共落下的炮弹达3000多发,平均每个战士能摊上近90发。三连阵地前共有1000多敌军进攻,而一排的阵地又首当其冲,所以一排面对600多名敌军,敌我之比是二十比一,经过反复拼杀,一排长周浩和全排战士在击毙320名敌军以后,全部壮烈殉国;二排的战士又立即冲上去接替一排,守住了这块前哨阵地。

    就是靠着这种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一一二团抵抗着6倍于己之敌,10倍于己的火力,坚守我军的一寸阵地。战后清点敌军尸体,可以辨认出的有2700多具,其中,包括敌军大队长增永少佐等一批敌军军官,还有相当一部分敌军尸体被炮弹炸飞了,无法计数实际上毙命的敌人,估计不少于3000人,加上伤重死去的,此一战役敌军死亡人数差不多是一一二团参战人数的两倍。

    在后方医院,西通和卡盟之战中,身负重伤的一一二团和一一三团官兵谈论起“西通切路”之战,无不充满了自豪感。他们认为,敌军的失败,关键就在于面对我军战士的胆气豪情,敌人的战斗意志垮了下来,我们是越打越勇,他们则越战越心惊。

    从马拉高到卡盟之间的100多公里的范围内,全是敌人的坚固阵地。西通战役的成功,使该地区的敌军陷于弹尽粮绝的境地,军心动摇。这是孟拱河谷开战以来最激烈的一仗,陈鸣人团长也因此获得了“拦路虎”的绰号。

    密支那战斗是同时进行的,在那里,除麦支队两个营队,还有三个团的中华军队急需补给粮弹。总指挥部可能考虑到新三十八师的战斗力有以一当十的本领,比密支那的联军强得多,有限的空投能力多照顾了些密支那的联军,使得一一二团的弹药供给不足。假如当时总指挥部能多空投给一一二团一点弹药的话,那么一一二团在打退了敌人的反扑之后,还可能一鼓作气地拿下卡盟。对此,史迪威将军后来作过相当坦率的反省,但由此造成的损失却是无法弥补的。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919/95785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