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血战挫天骄,
&nb)
再接从今还再厉,
会须入海斩鲸鳌。
----(民国元老)李根源
蓝鹰师第112团就和胡康河谷的日军对持着,时间到了1943年10月初。此时,筑路大军已将公路快要推进到了胡康河谷,坦克和大炮第一次开进了野人山,新平洋的飞机场快要修建完工,当地的雨季也结束了,各种补给源源不断地供给到最前线。
天时、人和和部分地利具备了,勇士们再次对日军发动反攻的时机到了。
而勇士们所要面对的胡康河谷的地并不比野人山好多少,胡康原名“户拱”,在缅北克钦族语中的意思是“死亡”之意,故称“死亡溪谷”,在雨季的时候,洪水肆掠,而旱季时又瘴疟严重,恶性疟疾和虎烈拉(霍乱)两种致命性传染病频发。(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
胡康原为清朝滇西孟养宣慰司管辖,到晚清时候**,被英国划成了中印缅未定界地区。河谷内多为原始森林,河流纵横,在上游中主要有大龙、大奈、大宛、大臂四大河流,其中有三条河流注入到大奈河中,流经新平洋折向西南,穿过大洛盆地,构成亲敦江上游。
在如此恶劣及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向以逸待劳的日军发动进攻,对第112团来说,绝对是一根难堪的硬骨头。
发动进攻前,美军掌握了错误的情报:据情报,驻守胡康河谷的日军只有一个中队和不堪一击的四百多名投降日军的缅甸兵。
屋漏偏逢阴雨,当准备进攻就绪时,史迪威被召到了重庆开会,孙立人将军也被叫回重庆去述职。
于是,反攻将由一位对作战不太在行的中华驻印军总指挥部总参谋长柏特纳指挥。
柏特纳是一名快五十岁的美军军官,老柏以前学的是炮兵,让他指挥炮兵,应该是一名出色的炮兵指挥官,可指挥步兵作战,那就只能求上帝保佑啦。
老柏岁数也不小了,才是一名准将,自然想着要以战功升到少将或中将才最好。情报分析胡康河谷的日军并不多,老柏想着这可是一个大好机会,第114团以一个团的兵力打进了野人山,那么曾经扬威仁安羌的第112团更是应该能轻而易举地消灭掉胡康河谷中的敌军,建立战功。
10月10日,柏特纳下令第112团由驻防地转向进攻,占领大洛至大龙河及大奈河的交汇点及下老家一线,掩护工兵部队继续在前进基地修筑新机场,以便大部队兵团继续推进到野人山。对胡康河谷的进攻就此展开。
憋闷了近半年的第112团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一开打的半个月,勇士们出击得很快,日军在胡康河谷最前沿的几个哨所被拔掉了。
10月24日,被小胜利冲昏头脑的柏特纳命令第112团兵分三路推进:左路以第一营及团特务排向大龙河右岸推进;中路由陈鸣人亲率第二营前往占领于邦及大龙河和大奈河的交汇处;右路由第三营前往进攻、占领大洛的拉加苏。
10月30日,左路第一营攻占了于邦以西的临干萨坎。11月1日,右路的第三营攻占了拉家苏。
似乎只要中路再达到既定目标,又一个作战任务就顺利完成了。
柏特纳三路并进的计划好像让左、中、右三支部队得到了相互掩护,不会存在侧翼危险,看上去很美,可这是将一个团的兵力分散在了150公里长的战线上,摆了一个百里长蛇阵。如果敌人的兵力确实只是有几百人,那么这是没有过错的。可惜就因为老柏的狂妄自信和骄傲自大,第112团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919/957852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