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蓝鹰师 > 伍拾捌、美方练兵

?

    解落三秋叶,

    &nb)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李峤

    “哒哒哒,哒哒哒,……”美国陆军上士詹姆斯-厄尔-哈定一边双手操纵着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在欢快地、尽情地倾泻着子弹,一边还哼唱着《我的肯塔基故乡》,他身边的助手沃伦-甘梅利尔-卡特中士在忙着摆正弹链使进弹更顺畅和装子弹。

    子弹从一列列搭建好的铁丝网上空飞过,铁丝网下是一队队新38师的官兵们在匍匐前进。

    其中,一名叫作郭廷亮的大学生是刚在昆明参军,就被空运到了印度,编入了新38师第113团的步兵排。

    小郭的梦想是当一名著名的音乐家,日寇的铁蹄摧毁了他的梦想,使他毅然投笔从戎。

    今天是小郭参军后第一次经历枪林弹雨的洗礼,子弹“嗖,嗖,嗖”地从小郭的头上经过,让他越来越是害怕,郭廷亮只觉得手脚不听使唤,而且裤子好像湿了。

    跟在小郭后面的是在江苏海州时就加入税警第四团的流浪儿童豆飞,近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豆飞已经从一名瘦弱的小乞丐成长为了二十一岁的青年壮小伙。豆飞亲身经历了数次和日军真刀实枪的战斗,眼前面对这只会在头上飞,不咬人的子弹,豆飞丝毫不怕。

    可前面的这位大学生怎么爬不洞了,伸手摸到的地面好像还都湿了。

    郭廷亮觉得实在受不了了,从支撑铁丝网的木桩的间隙中钻了出去,一跃而去,想逃离开去。

    “别,大学生,不要啊。”豆飞边喊着,边一把抓去,却抓了个空。

    两颗子弹飞来,正咬中了郭廷亮的右肩,小郭重重地跌倒在了地上。

    以上一幕是美**官在训练中华驻印军的一个场景。

    史迪威从美国本土调来大量美**官后,就要求驻印军的各部队士兵必须轮流接受美国教官的训练。

    美军训练士兵和中华军队的传统训练法很不相同,美军往往把训练场当“工厂”,士兵当“原料”,分工很细,力图将通过训练的士兵“出厂”后都是一块硬邦邦的“钢铁”。

    头两周,主要是武器构造学习,用模型、黑板、幻灯片等讲解原理、构造、性能,通过学习、训练,让士兵能达到熟悉各种武器构造,并能熟练地拆分、组合各种步兵常用武器。

    第三、四、五周主要为射击训练,由美军军官示范后,再让中华士兵上手。本节开头提到的一幕,正是射击训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让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亲自迎着枪林弹雨前进,这样以后,士兵碰到实战时,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慌张心理。

    第六、七周为战术训练,考虑到在一线连、排长阵亡,班长、老兵接替指挥的情况下,每个士兵都要参加,主要为沙盘教育和连、排、班的实兵指挥。

    第八周休息第九周开始进行丛林作战训练。

    热带山岳丛林地复杂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作战而言是把“双刃剑”:既给部队生存、行军、战斗和保障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又有利于隐蔽部署和作战、有利于凭险扼守和借助地形作战、有利于就地取材生存等。这种利弊因素,既作用于我方,又作用于敌方,就看谁能更好、更深地认识和掌握其特点规律,从而趋利避害,克敌制胜。

    史迪威觉得中华远征军在缅甸的失败,除了蒋介石、司令部、军部等军令不一的指挥原因外,缺乏丛林作战的经验和技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没有败给日军,而是败在了残酷的野人山区。所以,老史决心要将驻印军训练成为“森林之虎。”

    如何在丛林中找到食物:野果、芭蕉、鸟蛋及各种动物;如何利用好生活、战斗的工具:一根枪支通条,在美**官的手中,如同变魔术一样,可以用来做电台的天线、探雷器的铁杆、锥子、弓箭、烤肉的铁杆等,一面镜子,可以用反光来通讯,指示位置,摔碎后的棱角可做小刀,一根缝衣针,可以做小手术,挑刺,鱼钩;如何通过突然停止的蝉鸣、惊飞的鸟儿等来判断敌人的行踪。

    热带山岳丛林地山高坡陡、谷深沟窄,林密草深、荆棘丛生,溪流纵横、湍急弯曲,部队在这一地区作战,不仅要逢山过山、逢林穿林、逢水过水,还要处置复杂敌情,对单兵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因地制宜开展武装泅渡、溜索、牵引横越、攀岩等特种技能训练,提高官兵的生存和作战能力。

    中华士兵多数都是朴实的农家子弟,训练之初普遍缺乏翻译人员,虽然办了几期英、印、缅语训练班,但因为时间太短,效果不太好。

    日常训练主要靠美军官示范后,**官兵模仿进行。美军军官惊奇地发现中华士兵是最聪明的模仿者,他们能在教官的几次示范后,就相当快地学会掌握战斗技能、技巧,学得很快,效果很好。美国“老师”一再称赞中国“学生们”孺子可教。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919/957851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