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观世音菩萨传奇 > 第十二章 冥冥有天定 缘法何须禁

?    且说李元看见小蛇跪拜自己,又称呼自己为师父,万分惊讶,等到小蛇将前因后果细说一遍,才知道了此中原委,心中甚是感激菩萨的恩泽。看小说最快更新)因笑道:“既然观音大士教你认我做师父,可曾有名姓无?”那小蛇摇摇头道:“并未赐号!”

    李元再细看她一回,方才发现这个小姑娘一身翠绿衣裳,裹着白皙娇嫩的肌肤,眼珠子乌黑发亮,身段楚楚动人,寻思片刻方道“既然这样,我就叫你小翠吧,希望你以后诚心修炼,日后方能有所成就!”那小蛇欣然应允,自此师徒乃成。小翠又将观音所赠之物献给李元。

    李元看那物件时,方才知道是观音所赐经书一本,名曰“婆娑无量大无相神功”又有一件法器,形如弯月,通体碧绿,灼灼生辉,铮铮悦耳,李元大喜。忙接过来,往南海方向拜谢一回!又细细端详了一遍,方才收好。

    等一切妥善毕,李元心道:“如今就只差施药救人这一件事了,等这件事完结了,我便去静静修养,以待成就无量功德!”心中一念,就同小翠、药灵儿等出了葫芦,凌空而视。

    原来葫芦挂在悬崖边上的一棵小荆棘树上。底下依旧是呼呼寒风的无底深渊,那条天桥已经被风吹的七零八散。

    李元心道:“等回来之后,一定要将此桥修缮一番,以利此处居民出行之便!”同时忙将葫芦收了,挂好,便同那小翠、药灵儿,随云彩之势,渐渐飞到金相国京城上空。

    彼时,街上亦有不少行人焚香祷告,希望瘟疫快过,病情好转。正拜着,就看见天空云端处现出两个人影,还有一只猴子。有认识的大喊道:“是那位世外高人,准是求得仙药,回来救我等了!”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的百姓乌压压挤了一大街,捣头如蒜。连那君王等也都惊动,出宫跪拜。

    李元降下云头,来到君王面前。那君王猛一抬头,就看一个小姑娘,细一看,吓得亡魂皆冒。李元忙安慰道:“陛下不用害怕,此妖已为我收服,名唤小翠,绝不会再害你!”

    那君王战战兢兢道:“果然如仙长所言,便好了!”又上前忐忐忑忑朝小翠施礼道:“寡人自知罪有应得,实因糊涂才害死汝母,今已受天灾,万勿再怪责,请饶恕寡人吧”说着就要下跪。

    小翠一见,心中虽然愤恨,然想起母亲已被观音点化,未尝不是好事,因此冷冷道:“罢了,日后你好自为之吧”也不扶他。

    旁边众大臣将那君王扶起,大家又说笑了一回,一场干戈化为玉帛。李元道:“时下紧急,陛下只需按照此方配药,将那药散发下去,即刻就能痊愈”

    遂将那红颜真人所赠的药方拿出,递给君王。君王大喜,连同众百姓等,都下地跪拜。李元口称不敢当,扶起那君王。那君王忙将御医叫来,命其立刻配药。彼时,李元和小翠,也帮着众人,将药配好,又一一发放。

    街上排队领药的人,何止万千。李元在一旁观看良久,心中感叹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若是家家妻贤子孝,人人宅心仁厚、取舍适度,焉何有这水生火热、灾死病痛之报?”

    因此,习法救度世人之心愈发弥坚。等到众人已无大碍,李元又用葫芦将那瘴气吹散,也没和众人道别,领着小翠和那药灵儿,一起回往后山洞府,与红颜真人畅谈一番,又在其帮助下将那天桥修好。遂隐遁起来,潜心修炼。

    过了数年,那洞庭湖的水麒麟因和小翠常来玩耍,被李元感化,遂作了李元的坐下神兽。自此,李元一日甚似一日,那道行与日俱增,神通渐渐广大,遂自称为元空上人,这且不提。

    且说观音,渡完李元,因想起慧岸等去往门收那十日幡,必有劫难,因此金身返回天庭众仙汇聚之所。

    彼时,众仙不过饮完一盏茶的功夫而已。原来天上片刻,人间数年,观音菩萨早就算好了时间,及时得以返回。因见进去的众仙有十之**的返了回来,面露惭愧之色,便知此非易事。旁边众仙看观音去了又来,因问何往,观音只笑答道:“随缘而去,随缘而来!”

    众仙又有人喊道:“敢问大士,神仙也分能者不能者,可闻其详呼?”

    观音道:“仙人,亦分三六九等也,此修为深浅、用心之度所致!”

    又有人道:“成仙者无外乎天地生灵,依大士看,进得去的那些大仙,可比其余众仙强呼?”

    观音道:“福者出,晦者进,此该是能者之劫,强者之难!”

    众仙百思不得其解,都寻思道:这观音说话古里古怪,故弄玄虚罢了,不见得有什么真本事!分明进去的都是大罗金仙,怎么反说他们无福是难?即使收幡不成,自可返回,焉能受困于区区洪荒之界?”

    观音早知众人心想,乃道:“自古神仙,亦分三六九等。有那山海精灵,化炼千年,不畏磨难,修身为仙,得享飘渺自由之状者,为次等;有那日月星辰、南北帝君下凡,借凡人肉胎,经历冷暖春秋,严寒酷暑,得百年修炼而成仙者,此为中等;有那肉胎出身,凡夫俗子,经历万世劫难,求真之心持之以恒,向道之心矢志不移,又超脱生死,远离七情六欲者,此为上等;凡此上等成仙者,修行并未停歇,而是成仙愈久,仙法欲高,不为名誉高低之争,不为上下优略之扰,不为口舌诋毁乱心,不以私利薄厚为念,日趋圆满,得道欲高,不受天灾,跳出五行。而今日进去众仙,乃中等者也,敢不受天灾呼?法力虽高,燥心弥增,不若肉身凡夫尔!”

    众仙听罢,有那资质高者,心中惭愧,有那修为浅的,不以为是,更有那轻傲狂妄者,心中讥笑道:“一派胡言!我等修仙数千年之久,什么仙法不知?需要你来教导我等?”

    正议论着,就见那门金光乱闪,从里面相继飞出南冥老祖、北冥真人、混元真君、道法天尊、紫徽上人、太虚仙子、慧岸行者等人。众仙大惊,忙起身相迎,问长问短,只见这些人并未搭理众人,而是径直走到莲花座下,齐齐跪拜,口内说道:“多谢观音尊者救命之恩!”

    众人大惑不解,连那天帝亦纳罕万分。等各自归位,详谈此番经历,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此去取幡,反而被困,幸亏观音大士相救,才得以存活。可是众仙依旧迷惑不解,观音一直在此地莲台上与众位说法,谈论神仙之道,未曾见她离开半步,如何进的门救得众人?

    原来观音有千手千眼,自然有千万化身,每个金身都能独立行事,并不受时间、空间、地点之妨碍,其神通广大,连释迦牟尼亦曾赞叹,岂能是一般神仙所能理解的!再看观音手中,果然一把蓝丝丝三尺灵幡,在那里滴溜溜旋转,通体的蓝光分外柔和绚丽。

    原来观音早已将此幡用玉瓶中南海海底水之精髓裹住,因此那灼热气息只能朝内,不能朝外,是故不见炽热之感尔!此时,众仙才明白,观音果然神通,不得不服!因此齐齐叩拜,请求说法,只见观音唤起慧岸,升上云层,头顶五彩祥光环绕,身后朵朵宝莲护驾,白衣漂浮九霄外,双眸凝注万里云,四大奇兽伴左右,万千手脚项中生,天籁中传出般若心经,越飘越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bō)若(rě)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且说观音领着慧岸,一路南行,途径九华山山顶。忽然那手中的十日幡蠢蠢欲动,颇有下凡之意。观音慧光一闪,已知千年之事。于是落下云头,细细观看。

    只见这九华山高耸入云、暮霭重重,山石犹如鬼斧神劈,异常险峻,山上尽是古松、老柏,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其顶部有一洞府,名曰“清风洞”,乃是道君渺渺真人的府邸。

    观音嘱咐慧岸道:“三教本一家,后世劫难当从此发,你去传那渺渺真人前来见我!”

    慧岸尊法旨,往那清风洞唤来渺渺真人。渺渺真人因为资格较低,并未参加神仙聚会,及见观音传唤,受宠若惊,忙整齐衣冠出来拜谒。观音道:“今日我途径此山,发现一劫数,今唤你来自有缘故。我手中现有一宝,名唤十日幡,乃女娲补天时所炼,威力无穷,今交由你看管,可将其压于此山山魂幽泉之所,日后自有用处。”

    渺渺真人领命。观音又传其封印之法和使用之法,以备不时之用。那渺渺真人一一记下。交代完毕,观音方才带着慧岸,缓缓离去。

    那渺渺真人回到洞府,依照观音所托,将此幡封印完毕,因自己时常出游,府邸由采药童子看守,便叫来自己唯一的徒儿,嘱咐其好生看管。

    当时,渺渺真人并不知道十日幡如何厉害,只是听观音所言谨慎细微,料到必有来历,未及深究。后来,遇到金鼎大仙,闲谈之间才闻得十日幡的威力、观音菩萨的神通,因此十分忐忑敬重。后又经历数百年时光,也没见有什么灾害发生,况且自己亦能推算百年之内的吉凶,并无什么大碍,便放下心来。

    一日,因一时高兴,忍不住爱徒采药童子的一再恳请,便解了封印,又说了些使用之法,那采药童子听的神魂颠倒,十分羡慕。正聊着,忽然元始天尊传音道:“速来听音阁商议大事!”那渺渺真人距离听音阁十分遥远,元始天尊又向来十分严谨,说风就是雨,雷厉风行,兼之封印十日幡还需要半个时辰之久,因此顺手将十日幡放在石矶上,嘱托童子一回,便灵魂出窍,匆匆忙忙驾云去了!

    那童子谨遵师命,正在洞内看守真身和宝物。还不到一盏茶工夫,忽然听到洞外有鹿儿的嘶鸣,异常凄惨,便忙出来看视,只见一个道人,害死了自己的鹿儿,不由勃然大怒,方演出这旷古神话,因果报应之演义!

    这个童子,正是天赐前世之原身!需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870/956888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