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叩不开的心扉 > 第一章 聊聊吧

?    1

    我与小雅的关系,始于无形,终于无声。

    那天下午,闲来无事,新浪聊聊吧那个象燃烧的眼睛的标志吸引了我,便决定进去看看。我用“流云”的网名加了个叫月凝眉的mm: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你好。”

    “你的网名很有诗意,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枉凝眉》词。”

    “是吗?”

    “你也像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吗?”

    “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猜的。对吗?”

    “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我也说不清楚。”

    “那一定是个才女啦!”

    “又是猜的?”

    “人如其名,这回是看出来的。哈哈!”

    “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

    “虽然是代号,但选什么字做代号却能看出人的个性、情趣和素养。”

    “况且,江浙自古出才女。西湖边还有个‘天下第一才女墓’呢。”

    “你知道得挺多的。”

    “小姐芳名?”

    “李懿。”

    “好名字,‘懿’好像是美德的意思吧?”

    “是的,家人都叫我懿儿。我不喜欢这个名字。”

    “为什么?”

    “比较生僻,笔画太多,难认难写。”

    “名字寄托着父母对你的厚望,他们不仅希望你成为才女,还希望你是个淑女。你家是不是书香门第?”

    “也算是吧。”

    “小姐是杭州人?”

    “是。你也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姓苏,名符,字仲坤,号野鹤庄主。”

    “哪里人?”

    “屈原故里。”

    “湖北的?”

    “真聪明!连这个你也知道,呵呵!”

    “也在杭州吗?”

    “与你同顶一片蓝天。”

    “在杭州做哪行?”

    “策划。”

    “策划什么?”

    “什么都来,除了谋反。”

    “你还挺幽默的。怎么想到来杭州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谁不想来呀?”

    “不会如此简单吧。”

    “杭州还是休闲名城、爱情之都。杭州西湖令人陶醉,杭州美女让人心醉。”

    “这么说,你是来杭州寻找爱情的?找到了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目前为止,还一无所获,嘿嘿。”

    “不会吧?杭州美女如云,怎么没追到一个呢?”

    “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要讲缘份的。说不定今天我的缘份就来了,呵呵!”

    “什么意思?”

    “你不是美女吗?今天你我相识不是一种缘份吗?”

    “杭州美女确实多,可惜我不是。至于缘份嘛,现在还不好说。”

    “你想:每天有多少人上网?少说也有上百万吧?你我相识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这不是缘份是什么?我以前从没上过聊聊吧,今天第一次来就认识了你,不是缘份是什么?”

    “也许是吧,对不起,我要下了。”

    “很高兴和你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我也是,ByeBye!”

    这一天是2004年1月9日。

    2

    年关临近,人们都在忙碌着:有的忙着赶单,有的忙着讨债,有的忙着回家,有的忙着办年货。对于我这个异乡游子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家,除了偶尔加加班,没什么好忙的。

    百无聊赖中,时常想起那个叫懿儿的杭州女孩。连续几天去聊聊吧,都没有见到她上线,心里有些失落。

    随着日子的一天天流逝,我对懿儿的思念却愈来愈强烈。对这种感觉,我也觉得很奇怪,我的直觉告诉我:她决不是一般的女孩子,言谈之中的那份率真、那份内敛、那份涵养,还有那份淡淡的忧郁气质深深地打动了我。

    不知多久没有这种冲动了——我竟有了写诗的激情!

    久旱的心田已经荒芜

    久违的圣洁已然模糊

    一位美丽的仙女姗姗而来

    在这个注定不得安宁的季候

    鸟儿在密林啁啾

    风儿向白云低诉

    一颗四处漂泊的心儿

    何处是它的归宿

    这天晚上,我又在聊聊吧守了很久,仍然不见懿儿的影子。下线后,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合上眼,又被一场恶梦惊醒,半梦半醒中,赋诗一首:

    网

    午夜梦回

    悸动如湖水涟漪

    漫山雾岚

    将心跳淋湿

    一个寂寞的背影

    站成一尊化石

    习习熏风掀起袅袅仙袂

    伴着带刺的玫瑰飘逝

    伸出的手在空中凝固

    触摸到的只有呼吸

    情网抑或蛛网

    期待八月十八的澎湃荡涤

    不设防的心

    任凭雨打风吹去

    1月21日除夕夜,美丽的杭城灯火辉煌,鞭炮声声,烟花蔟蔟,家家户户欢聚一堂,热热闹闹过大年

    我独自守在聊聊吧,执着地等着懿儿出现。

    猴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在心底默默的祝福懿儿,给她留言:

    自从上次在这里与你相识,我就一直惦记着你,不知你是否也会偶然想起我?我在这里等了你许多天,却始终不见你的踪影。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人们常说的一见钟情?

    新的一年,祝你笑口常开,美丽长在!

    送你两首小诗,希望你喜欢。

    我把手机号码留给你,如果愿意,请联系我,别让一颗火热的心在寒风中流落太久!

    3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懿儿好象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讯。我的心情也跌落到了谷底:也许人家根本没把我当回事,看了留言也只不过一笑了之。

    1月27日,大年初六,我收到一条短信:“新年好!我是李懿,今天才看到你的留言,谢谢你的诗和祝福。”

    我的心狂跳不已:朝思暮想的懿儿终于现身了!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天助我也!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要再让她离开我的视线,不要再让她溜走了!

    我把短信反复看了n遍,有一种宝物失而复得的惊喜。

    对了!马上给她打电话,向她倾诉这些天来的思念、期待和孤独,还有很多很多……

    且慢!虽然有许多话对她说,可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心情过于激动,说起话来难免语无伦次的,给她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糟了。这是第一次给她打电话,一定要慎重,考虑周全,整理好思绪才行。还是冷静下来再打吧。

    经过再三酝酿,我终于拨通了懿儿的手机:

    “你好,懿儿,我是苏符。没想到你会给我回复。”

    “我也没想到,你会对一个初次相识的女孩倾注那么大的热情,又是留言,又是赠诗的。”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传入耳膜,清脆而充满活力,甜润而富有弹性,温温的,软软的,略带一些吴地口音。

    “喜欢我送你的诗吗?”

    “喜欢。尤其那句‘一个寂寞的背影/站成一尊化石’,写得很好。”

    “谢谢!你真是我的知音呐。”

    “‘八月十八的澎湃荡涤’是不是指钱塘潮?”

    “是啊,‘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我希望咱俩的关系能经得起风浪的洗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你就不怕我是一个老太婆吗?嘻嘻!”

    “我相信自己的直觉,嘿嘿!”

    “网上不是经常有虚报年龄、性别互换的情况吗?反正听不到声音也见不到面容。”

    “我运气好呗,遇到你这样纯真的女孩,我算是走桃花运啦!哈哈……”

    “你别高兴得太早,我可没答应你什么。”

    “你肯给我回短信,说明你对我有好感,而且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

    “有好感也不代表什么。”

    “还记得我说过咱俩有缘份吗?”

    “记得,那只是你的个人观点。”

    “其实,缘由天定,份在人为。”

    “怎么说?”

    “两人能不能相遇、相识是上天决定的,这就是缘;至于能不能进一步发展到相知、相爱、相亲、相惜,那就要看双方如何相处、如何经营了,这就是份。”

    “花言巧语。你是不是对所有的女孩子都这么说呀?”

    “女孩子我的确认识不少,但我从来没对任何女孩说过这话,我真是比窦娥还冤哪!”

    “好啦,不说这些了。你那首诗中‘美丽的仙女’是谁呀?”

    “就是你啊!你是人间天堂杭州的美女,不就是仙女吗?”

    “不敢当。”

    我与懿儿的第一次电话通了52分钟,不知不觉把手机电池耗光了。

    4

    打了第一个电话,一发而不可收,每天都要给懿儿打几个电话,发n条短信。我们之间好象有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懿儿始终是被动接受:我打电话,她接;我发短信,她回,从来没有主动过。不知道她的手机是否免费接听的?

    看着每天的电话费嗤嗤地上涨,心疼得紧。刚充值100元,没两天就完了,这样下去,肯定吃不消。

    这天,我给懿儿发短信:

    “我们上qq聊吧?”

    “也好。”懿儿真是善解人意。

    晚上,我让她加了我的qq号,从此,qq便取代了聊聊吧,成为我俩之间新的鹊桥。

    “你知道我为什么愿意与你继续交往吗?”懿儿在qq里突然问我。

    “为什么?”

    “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比较特别。”

    “怎么特别?愿闻其详。”

    “别人一上来,就问你叫什么、哪里人、多大了、干什么的,好象查户口似的。没聊几句,我就借口下线,马上把他的id给删了。”

    “好险!要是你把我也给删了,岂不是错过了一段金玉良缘?呵呵!”

    “说什么呢!你再油嘴滑舌的,我真把你删了。”

    “删我?你舍得吗?”

    “你就那么自信?”

    “人不自信,活着没劲!我相信你不会删我,永远不会!哈哈……”

    “为什么不会?”

    “因为删了我,就没有人陪你说俏皮话了,没有人给你献诗了。”

    “算你聪明,那就暂且留着你。”

    “你有很多网友吗?”

    “很少,没几个谈得来的。”

    “你家住哪里?”

    “城中。”

    “哪条路?”

    “问这么清楚干什么?”

    “我想测一下咱俩之间的距离。”

    “我住下城区,你呢?”

    “我住江干区四季青这边。”

    “听说那边挺乱的。”

    “还好。当然不能与你住的豪宅相比啦。”

    “你来杭州多长时间了?”

    “去年来的,那时候正闹**。”

    “是吗?”

    “我记得杭州是3月19日发现第一例**病人,第二天就爆发了伊拉克战争。到处抢购板蓝根,人人戴口罩,一听到有人咳嗽就吓得要死,出租车没人坐,办公室不敢开空调,搞得人心惶惶的。那时候你怎么过的?”

    “学校停课了,我呆在家里,很少出去,也没戴口罩。”

    “你还在上学?念大几?”

    “大四。”

    “学什么专业?”

    “英语。”

    “哇!那咱俩可是珠联璧合、天生一对呀!”

    “你说什么?”

    “我学的中文,你学的英语,咱俩不就是中西合璧吗?哈哈哈!”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651/953492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