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看朱成碧 > 第二十二章 不打不相识

?    七八个人,也就是看着壮实而已,当然经不起我和四阿哥几折腾,不过这里毕竟是京畿重地,没等架打完,顺天府的人就来了。

    我一脚踢开一个挡路的,拽了四阿哥就跑,“官兵来啦,快跑啊——”

    四阿哥被我突如其来的“疯癫”弄得愣愣的,不由自主的跟我跑出去好远,我拉着他左一穿又一穿,北京其他的不说,胡同倒是多得不得了,不多一会儿工夫,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穿到哪里来了。

    我才放开手,停下来喘气。

    半晌,才听到四阿哥的声音,“为什么要跑?”

    我呵呵直笑,“我老早就想玩一次官兵捉强盗了,四阿哥不觉得被官兵追着跑很好玩吗?”

    四阿哥因为剧烈的运动脸上有些泛红,眼神倒还是冷冷的,让我只想使劲管住自己的爪子,不一巴掌对着他的脸中间就啪过去。

    “不觉得。”硬邦邦的,他扔出一句话来。

    将被汗水沾在脸上的碎发压到耳后,我笑得更加灿烂,“但是很新鲜对不对,在街上打架,被官兵追着跑,四阿哥从来没做过吧。”

    “那有如何?”他口气虽然说不上温和,和胤禩比较起来绝对是天差地别,但是也说上不善,感觉上,有那么一点点别扭的可爱,呵呵,当然,这种话我也只敢在心里小小的胡思乱想一下而已。

    “四阿哥不觉得,有时候一些改变其实是好事吗?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来说。”如果,中国能在这个时候来一次工业革命的话,也不会在一百多年后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了,不过可惜,完全没有那个条件,而那样的条件想要创造的话,和清朝的统治理念完全不和。

    在心里暗暗叹口气,怎么突然想到这上面来了,以我的势力,让促成这样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但是,还是可以做一些努力,哎——如果有十三同志在就好了。

    “堇泓格格是什么意思?”四阿哥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才发现,我竟然走神得厉害。

    看看眼前的人逐渐深沉的眸子,我无奈得直想翻白眼,他想太多了吧,好笑的竖起一根手指来在他眼前晃了晃,“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别拿你朝堂上那一套来对付我,我说的话,没有任何附加意义,所以不需要你费尽心思去猜度,大多数时候对于我来说,该笑的时候,”我手指扯开嘴角,露出一个难看到极点的笑容,“就是因为高兴,而哭的时候,”我吊下眼睛,“不过是因为想哭。当然,也并不尽然,”我无奈的摊开手,“不过,人世间又岂能事事尽如人意。”

    是啊,人世间又岂能事事尽如人意,如果嫁这件事,我没做一定会后悔,我做了也有可能后悔,反正不做是一定后悔,我不如做了再来后悔,至少,不会遗憾。

    “堇泓格格说得有理,”四阿哥轻轻勾动唇角,淡淡的悲凉一泄而出,“这人世间,又岂能事事尽如人意。”

    “恩。”我使劲点点头,伸出两根手指,“那么,有两个办法。”

    “什么?”

    “第一,接受这不尽人意之处,第二,想办法改变它。”我呵呵的笑,一时间疑虑尽去,只觉得心情轻快无比,“人生如大海,不遇礁石,无法激起美丽的浪花。”

    下一刻,四阿哥看着我,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

    “我说错什么了吗?”我歪着头想了半天,应该没说错话啊。

    淡淡的,几乎不带任何颜色的,四阿哥漾出一点笑意,“没有,只是想不到堇泓格格会说这样的话而已。”

    我无辜的眨眨眼,“为什么?”

    四阿哥笑着指指自己的手腕,我低头看去,静静缠绕在我手腕上的,正是我许多年不曾离身的鞭子,我愣了愣,随即也噗嗤一下笑出声儿来,抬起手来晃了晃,“直接动手是比说话要简单多了,而且也有效多了,不然,大清的科举怕是要多考一科了。”

    “为何?”四阿哥一脸不解。

    “多考一科说话啊,因为大清的衙门给犯人准备的都不是水火棍,而是官老爷的一张嘴了。”

    四阿哥闻言,微微偏过头去,不经意间流露的笑意却渐渐深了,片刻之后,这笑意又逐渐隐没,整个人变的冷峭异常,他冷哼一声,“就算不考这一门,大清的官吏也是无师自通的多。官字两个口,还不是……”他顿了一下,没有说完。

    我怔愣了一下,是了,原来他是为了吏治这件事生气啊,怪不得觉得他整个人都有些反常,不过有什么办法,清朝官吏的**,哎——天下一绝啊。无奈的摇摇头,“没办法,本身法制就不完善,又缺乏足够的监督机制,再加上制度的问题……”我猛地收口,糟了,我竟在一个统治阶级的面前抨击他们的制度,小心翼翼的扫了一眼四阿哥逐渐凝重的颜色,我有些想苦笑,刚才那些话,你当没听到行不?

    “法制?监督?制度?”显然,四阿哥并不会当作没听见,刚一说完,他立刻接口问道。

    “啊,这个啊……”我扯扯自己的辫子,这个,该怎么解释给他听呢,“不知四阿哥想过没有,为什么吏治会败坏?”

    “为什么吏治会败坏?”四阿哥侧头略一思忖,冷冷的开口,“无非是因为官吏道德败坏,又没有足够的惩戒。”

    他这样想吗?难怪了,雍正时无清官,就是这样来的啊。

    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非也,非也,四阿哥想想,大清的官吏多是科举考试选拔而来,为何在未中之前,士子往往保持一份赤诚,为何后来却会道德败坏呢?”

    “有贪官污吏的影响?”

    “那最先的贪官又来自哪里呢?”

    四阿哥大约没想到我问这个问题,一时哑口。

    我笑了笑,“这个问题会陷入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所以暂不作讨论,其实四阿哥说没有足够的惩戒也很有道理,可以起到杀鸡警猴的作用,但是,真的有用吗?”

    其实,就算是现代,无论哪个社会形式,吏治问题也没有得到多大的解决,贪官始终在贪,除非,建立一套非常完善的监督管理和考评机制,依赖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或者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再或者是其他的方面。总之,太难,太难了。更何况是清朝还是人治而非法治的时代呢,没有制约的权利,往往引起**种种问题。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635/953430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