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抗元攻略 > 第四十六章 平江之战

?    半个月后,徐达和常遇秋指挥大军进一步围困平江城,逼迫张士诚投降,但是张士诚并没有被朱元璋对平江城的层层围困所吓倒,反而拿出了自己多年积蓄的金银珠宝奖给有功之臣,大部分将领也都为了报答张士诚对他们的重用与厚爱积极地参与城防,平江城墙被一再的加宽加厚,城墙上面摆满了滚木雷石,护城河内也撒上了胡椒面和辣椒粉防止敌人趁着夜色泅渡,从高邮城逃回来的彭勃向张士诚说道:“大王,敌军善于挖掘地道,他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攻破高邮城的,我应该防止他们故技重施。”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张士诚对手下提得每一条收城建议都认真对待,所以他追问彭勃应对地道的办法。

    “大王,他们挖得地道一般在地面下三尺处,只有这样的深度他们在挖掘的时候才能不被地面上的守军所发现,所以我们只需在平江四面城墙的根部挖一条深五到六尺的壕沟就能阻止他们。”

    “行,只要能阻止朱元璋的大军进入平江,别说挖条壕沟就是把平江城翻过来也行。”张士诚完全支持彭勃这么干。

    总之一句话,城外朱元璋的大军是积极准备攻城,城内张士诚的军队是积极准备守城,双方人马都在充分利用时间加紧准备。

    徐达和常遇秋在大军准备充分之后向平江城发起了进攻,驻扎在各门的军兵奋勇地向平江城内冲锋,利用云梯、钩梯向城墙上攀登,利用楯车和铁裹车撞击城门,利用铁炮轰击城墙,弓箭兵向城墙上的守军不停地放箭,操控火器的军兵不停地向平江城内发射神火飞鸦,但是就这样整整打了三天三夜,平江城依然牢牢地掌握在张士诚的手中。

    徐达和常遇秋的军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却没有任何成效,于是他们传令停止了攻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张兴祖满身尘土不满地说:“二位将军为何下令停止攻城?若是再给我半天的时间,我定然能拿下胥门。”

    李文忠也说:“不错,我们是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你们看看张士诚的军队损失更大,他们已经在疲于奔命地应付了。”

    常飞龙低声说道:“二位将军确实应该再给我们些时间,说不定就可以攻破城门。”

    徐达站起身说道:“你们干什么?你们以为我和常将军不想攻破平江城吗?你们以为我们不知道敌人也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吗?但是你们别忘了,我们的人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若是我们的主力军队在这一战中受到了重创,即使打下了平江城,对我们来说也是不利的,因为还有半个江山在元朝手中呢,你们不能只看到一时之需,只顾着当时痛快,而忽略了整个大局!”

    徐达一番话说得众将哑口无言,常遇秋站起身也说道:“是啊,这就是我们的初衷,不过平江城我们还是要打的,但是决不能在像这三天一样付出这么大的牺牲,这种打法太愚蠢,鉴于此,我和徐达大将军才召集大家来商议商议如何改变战术,尽量减少伤亡,也就说用最小的牺牲换来平江城,大家现在就说说各自的办法吧,不过不要再说刚才那些废话。”

    康茂才说:“我们应该针对张士诚军队的防守特点改变进攻策略。”

    “对。”周名赞成地说,“康将军说得对,比如说平江的城墙被张士诚的军兵修建的又高又厚,我们很难攀上城头。”

    “那么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常遇秋问周名。

    “我们在攻城的时候,由于没有自己人的掩护,很容易被敌人攻击,我们应该将弓箭兵调到较高之处以便能攻击隐藏在城墙上的敌军。”周名埋怨弓箭兵不作掩护。

    一直掌管弓箭兵的吴方反驳周名说:“四哥你不能这么说,我们怎么会不掩护你们呢?”

    “那我们攻城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朝城头上的敌军放箭?”这弟兄俩吵了起来。

    “我们放箭了。”吴方争辩道。

    “你们放箭也就是一阵的功夫,后来都去后面歇着去了,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周名其实在为那些失去的军兵争辩。

    “四哥,你说的不错,我们到后来却是就没有再放箭,但是那不是我们在偷懒,那是因为我们看不到敌军在城墙上的位置,而且敌军直到你们沿着钩梯爬到一大半的时候才从城墙上露出头来攻击你们,而这时候我们放箭的话容易伤到自己人,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吴方也急得说出了原因。

    “所以我才说让你们调集到比较高的地方,攻击城墙上的敌军……”

    “啊,四哥,有了。”吴方打断了周名的话,说,“各位将军有了,我知道该怎么对付敌军了,哈哈哈……”吴方高兴地大笑起来。

    “你到底想到了什么?”常遇秋让吴方赶快说。

    “平江的城墙不是很高吗?好,我们在城外就修木塔、筑敌楼,木塔和敌楼容易修建,而平江的城墙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再加高多少,这样一来,我们修建高于平江城墙的木塔和敌楼,然后我的弓箭兵就能站在木塔和敌楼上面向城墙上的敌军进行攻击。”

    “嗯,好啊,这样你们就能掩护我们攻城了。”周名拍拍吴方的肩膀说道,“看来咱们弟兄没有白吵这一架啊。”

    徐达听后也非常同意,说:“这个办法再好不过了,我们应该马上修建,而且要秘密修建才行。”

    “那就在两架云梯车之间搭上席子,然后以此来遮挡敌军的视线,我们派军兵在后面修建木塔和敌楼。”郭英建议道。

    “这样也行,不过我们还要派人去劝张士诚投降以此来拖延时间修建木塔和敌楼,如果张士诚同意投降,那我们就省事了,若是不同意,木塔和敌楼那时也就差不多修好了,到时候一举攻破平江城活捉张士诚。”常遇秋出了个更完美的注意。

    “还是你的法子多啊。”徐达赞许地说道,“不过我们排谁去劝降呢?他会买谁的账呢?”

    “你忘了那个张括太子了吗?”常遇秋提醒徐达。

    “噢,对对对!”徐达拍拍自己的脑袋说道,“我怎么把这张王牌给忘了?可是现在张括在应天府吧?”

    “不,他现在就在我们大营,我已经在两天前把他提到这里来了。”

    “哈,看来你是早有准备啊。”徐达指着常遇秋说道。

    会议结束之后,徐达和常遇秋派人带来了东吴太子张括,徐达对张括说:“你知道我们请你来做什么吗?”

    张括摇摇头说道:“不知道,二位将军用兵一直是诡异的很,我猜不出。”

    “呵呵。”徐达笑笑接着说,“你也看到了我们已经将平江城层层包围,你的父王就是插翅也别想飞出去,如果你不想你的父王死的话,你就应该劝他放弃抵抗出城投降。”

    “这也是你作为一个儿子此时最应该尽的孝道。”常遇秋也在试图说服张括,“希望你能认真考虑我们的良苦用心,而如果你不去劝说你的父王,不出十天半个月我们也能攻破平江城,到那时你的父王只有死路一条。”

    “好吧,我试试看。”张括痛苦地说道,“不过我不敢保证能说服我父王,因为我太了解他了,他是比较固执的一个人。”

    徐达脸色一变,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你千万别和我们耍花招,如果我发现你骗了我们,那么你的儿子和女儿将会当着你的面死去!”

    “这个我自然知道,我是真心实意地投降你们的。”

    “好,我们就马上安排你进平江城。”

    看着突然回来的太子,张士诚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拉住张括问道:“他们没有为难你吧?我的孙儿和孙女呢?你是怎么回来的?好了,不管怎么说回来就好啊,咱们父子俩就齐心协力共同坚守平江城。”

    “父王!”张括“扑通”跪倒在地说道,“请恕孩儿不孝,我这次回来是劝您投降的,他们把您的孙子和孙女扣作人质要挟我呀,如果我不回去的话……”说到此处,张括使劲忍了忍眼中的泪水,然后接着说,“如果我不会的话,他们就会杀了他们呀,他们都还小啊。”

    张士诚听到此处,大骂朱元璋:“秃和尚,你有什么本事冲我来啊,欺负我那可怜的孙儿你算什么英雄好汉!”

    “父王!”张括继续说道,“不过现在的形势对您实在是不利啊,我们已经被他们团团围住,如果现在投降的话,或许您还可以安度晚年,你戎马一生,应该好好享享清福的呀。我们一家子在一起您还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张士诚被张括说得思绪万千,可是他还是比较理智的,突然喝住了张括:“别说了!别说了,我是绝对不会投降的,我与朱元璋势不两立!”

    “父王您就听我一句,投降吧。”张括继续劝道。

    “行了,不要再说了。”张士诚看看周围的将领,然后对张括说,“你回去吧,你不要在这里涣散军心了,我们发誓要与平江城共存亡!”

    “来人!送太子出城。”张士诚吩咐军兵送张括出城,接着他又说道,“照顾好我的孙儿和孙女。”说完后张士诚头也不回得向后宫去了。

    “父王!父王……”张括看着张士诚的背影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厮声力竭地喊道,因为他非常清楚这可能就是他和父王的最后一面。

    张括满面泪痕地回到了徐达的大营,徐达和常遇秋依然在听信,看到张括回来了,常遇秋发现张括眼睛通红,心想八成是不行。徐达问张括:“怎么样?你父王同意了吗?”

    “没有,他根本不听劝。”张括哭着说。

    “好了,你回去和你的家人团聚吧。来人把他带下去。”常遇秋命令道。

    “我就知道是这样。”徐达见张括果然没能说服张士诚,没好气地说道。

    “别泄气嘛。”常遇秋拍拍徐达说道,“至少还让张括回去涣散了一下他们的军心嘛,你想像那些看见太子都投降了的将领会是什么感觉?他们会认为张士诚已经将后事都安排好了,他张士诚已经毫无牵挂地准备随时赴死,可是那些将军的身家性命全都押在了平江城啊。”

    “倒也是啊。”徐达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现在咱们对张士诚也算仁至义尽了。”常遇秋其实像是在对自己,接着说道,“明日准备攻城吧。”

    次日,吴方率领弓箭兵登上木塔和敌楼向平江城发起攻击,修建好的木塔和敌楼分别有三层,每层都配备了弓弩和大铁炮,而且木塔和敌楼远远高于平江城墙,站在木塔和敌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平江城,所以攻击的成效颇大,经过三天的激战之后,徐达带人攻入了葑门,常遇秋带人攻入了闾门,东吴的部分守将投降,东吴全线崩溃,但是张士诚仍然拒不服输,率领残兵败将企图利用巷战进行负隅顽抗,但是徐达和常遇秋的手下个个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张士诚只好退入了内城之中。

    徐达和常遇秋根本不给张士诚喘息之机,命令三军将士登城而入,将残敌全部歼灭,并活捉了张士诚。

    徐达和常遇秋使用“锁城法”长期围困使得已成孤城的平江城陷于粮尽兵疲,束手待毙的困境,最后终于一战攻破城池大获全胜。平江的失陷意味着张士诚的垮台,顷刻之间,张士诚手下残存的分散在各地的二十五久经战阵的军兵彻底投降,使得朱元璋的兵力在经过平江一战之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强。

    张士诚被押往应天府,朱元璋原本想让张士诚在应天府的一所宅院中终老的,但是张士诚不甘心做阶下囚,在一天夜里自缢身亡。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634/953427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