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抗元攻略 > 第三十四章 救援洪都

?    果然陈友谅在派人安抚完张士诚和常遇秋之后,集结大军向朱元璋移动,他准备彻底夺去朱元璋手里的地盘,虽然张士诚和常遇秋不会出兵帮自己,但是也不能出兵帮朱元璋。陈友谅首先要集中兵力将朱元璋赶出江西,所以他率领二十万大军向江西洪都逼近。

    朱元璋得知陈友谅要攻打他,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朱元璋问:“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陈友谅的兵锋已经直指洪都城。”

    手下有人说:“陈友谅携二十万大军压境,可是我们现在根本抽不出这么多的兵力,因为我们还要提防北面的朝廷以及东面的张士诚。”

    “的确我们现在可调动的人马只有十万,但是绝对不能让陈友谅从我们手中拿去一寸土地。”朱元璋斩钉截铁地说道。

    “可是我们就用这十万人去对抗陈友谅的二十万人吗?”手下人显然是心理没底。

    “当然不行!我们必须借兵。”朱元璋思考着说道。

    “从哪里借呢?这年月谁会借兵呢?都巴不得别人死呢。”

    “张士诚肯定不行,自从解盟以来,我俩一直为了领土的问题不停地打仗,他才不会借给我兵呢,现在也只有湖北的常遇秋最有可能。”

    “我可听说陈友谅给常遇秋送去几大箱金银珠宝让他少管闲事,常遇秋都收下陈友谅的钱了,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他还能趟这个浑水吗?”

    “不就是送了几箱钱吗?张士诚每年都送常遇秋好几船的金银呢,也不见他帮张士诚,我告诉你们张士诚和常遇秋只是靠金钱在维持着关系,而虽然咱们没给常遇秋送过钱财,但是我了解常遇秋,我知道这个人最看重什么。”朱元璋立即派使者只携带一封信前去见常遇秋。

    使者来到和州城面见常遇秋并呈上了朱元璋的书信,常遇秋看完书信后没有表态而是将书信传给了军师杜文亮,书信的大意是说:遇秋老弟自从风华城一别已有三载,想起当年我们在一起攻打耶律洪基仿佛就在昨日一样,本想去湖北拜望你,可是一直由于公务繁忙而脱不开身。如今愚兄有难了,还得来求你帮忙,真是惭愧。就是那个曾经扣押我们的陈友谅现在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洪都,愚兄由于兵力不足特来向你求援,朱元璋。

    使者看常遇秋没说话便询问:“请问常大帅意下如何?”

    军师杜文亮起身回禀:“大帅,我们目前的人马都调往北边了,而和州城的卫队也只有一万人,恐怕一时难以凑齐人马给朱将军解围。”

    “那就把这一万卫队派去吧。”常遇秋对杜文良说道。

    “那可是我们和州城的看家队伍啊,怎么能随随便便调动呢?要是我们和州城遭到元兵攻击怎么办呢?”杜文亮反问道。

    “这个嘛,也是啊,看来这一万卫队还不能随便调动,否则我们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了。”常遇秋看看来使,说,“你看,我们现在确实没有兵可借给你们,我也是爱莫能助啊,请你回去转告你家主公就说我常遇秋凑够人马一定出兵相救,可是现在我也没有办法。”

    使者本身就没抱多大希望,你想想哪个将军只拿一封信就四处去搬兵的,只凭我这一张嘴能把兵借来才怪呢,我又不是诸葛孔明,现在听常遇秋委婉的拒绝,他也只好说:“大帅有这份心就已经很是难能可贵了,既然大帅手中也没有兵马,那我就告辞了,我还得回去回禀朱将军,让他另做打算。告辞!”

    “来人,送客!”

    使者回去告诉朱元璋人家给我演了一场戏,最后说手头没有兵可以借给我们。朱元璋手下将官骂常遇秋:“真是见风使舵的小人,当初和我们显得那么亲近啊,可现在转脸就不认人,不借就不借,还演戏装好人,真是费尽心机啊。”

    “这有什么,如今天下有谁会拿自己的血本去帮助别人,要是此事搁在咱们头上恐怕也不会借兵的,现在都希望别人互相残杀,然后好坐收渔翁之利。”

    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这时说话了:“既然借不到兵,我们就只能靠自己了,我愿前往洪都去迎战陈友谅。”

    朱元璋看看既是自己同乡又是心腹爱将的徐达说:“现在也只好如此,徐达你马上率领着十万人马前去洪都救援,我随后押运粮草就到。”

    “遵令!”

    徐达率领十万人马赶到江西洪都,镇守洪都的白宁将军可高兴坏了,拉着徐达说:“徐大哥你可来了,我都快顶不住了,主公再不派兵前来,洪都怕是就要姓陈了。”

    “白将军这段时间辛苦了,我奉主公之命提十万大军前来救援,主公随后就到。”

    “主公要亲自来指挥,太好了,这样军心就不会动荡了。”

    陈友谅看到朱元璋派来了援兵,对手下人说:“朱元璋派兵十万救援洪都,大家有何良策破敌?”

    手下一名谋士出来说:“主公,朱元璋他们肯定是固守洪都,我们远道而来,没法和他们打持久战,等我们粮草用完时自然会军心不稳,我看现在我们必须派出一支人马去截断洪都的后路以阻止朱元璋对洪都的供给。”

    “嗯,此计点到了关键之处,与其等我们粮尽,倒不如先让洪都城内粮绝。就以此计办。”然后对手下大将许飞说,“许将军我给你五万人马绕到应天府通往洪都城的半路上专门截击粮草车,一定不能让朱元璋给洪都城送进一粒粮食。”

    “是!”

    徐达带领十万之众在洪都城坚守,有这十万人陈友谅就很难攻破洪都,可是最近陈友谅不再进攻而是将洪都城围了起来,徐达率兵已在此处坚守十几天了,白宁问徐达:“徐将军,主公怎么还没来?您随军带来的粮草也快没有了。”

    “主公肯定是粮草耽误了,我想马上就会来的,我们在等等吧。”

    其实朱元璋五天前就备好了两万担粮草亲自押送救援洪都,可是那成想被埋伏在半路的许飞尽数夺去,只不过许飞并不知道朱元璋就是押粮官,只顾得抢夺粮车,朱元璋这才得以逃脱,退回了应天府。朱元璋这回可真没办法了,没有救兵可派,粮草也运不进去,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就眼巴巴地看着徐达这十万人被活活困死在洪都?早知如此,何必派徐达去送死呢,干脆就把洪都让给陈友谅就完了嘛,这时手下军兵来报:“主公,坏消息,常遇秋派人和陈友谅联络,他将率领五万人马就帮助陈友谅夺取洪都,条件是陈友谅给他一万担种子。”

    “种子?他就为了一万担种子就要出兵帮助陈友谅打我吗?”

    “主公,您有所不知,去年陈友谅的两广大丰收,用的就是常遇秋索要的这种粮食种子,陈友谅如果不是粮草充足怎么会进攻我们呢?”

    “噢,看来我们就是没有在这粮草上下功夫啊……”朱元璋若有所悟。

    “主公怎么办?”

    “现在也只好派人通知徐达将军让他弃守洪都撤回来吧。”

    “主公,洪都城我们不要了?”

    “形势所逼啊,我总不能再把徐达这十万人也搭进去吧,现在只好忍下这口气,待我调集好大军再将洪都城夺回来。”朱元璋咬牙说道。

    徐达接到了朱元璋的撤退命令,他也没有办法,现在洪都城内粮草将尽,只够维持一天的了,陈友谅日夜围困,听说常遇秋的五万人马也在洪都城西门外十里扎营,真是人善被人欺,现在所有的人都来洪都抢肉来了,罢罢罢,三十六计走为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和白宁商议:“白将军看来我们要准备突围了。”

    “现在也只好如此,向哪个方向突围呢?”

    “当然是向北突围了,南门外都是陈友谅的大军,可是北门也被许飞的五万人封死了。”

    “那我们就从西门杀出去!”

    “那里可有常遇秋的五万人马啊?”白宁提醒徐达说。

    “我知道,我就是要看看常遇秋能把我如之奈何?废话少说就从西门突围!今夜将所有的粮食全部拿出来,让弟兄们饱餐一顿,然后突围!”徐达不容别人争辩地说道。

    三更时分,徐达、白宁率领军兵打开西门向外突围,陈友谅在西门外布置了大约一万人马,因为此处群山环抱,放不下更多的人马,何况还有常遇秋的军队驻扎在山后面的沈家村,所以陈友谅对西门很放心。徐达、白宁率领军兵拼命向外冲,这十万人为了逃命,向洪水一样往外涌,西门外陈友谅的士兵依靠高山对突围的徐达他们放箭阻击,徐达在战马上边用大刀拨开射向他的弓箭边指挥军兵突围,虽然有很多军兵中箭倒下了,但是仍然有**万人冲了出去,徐达在战马上远远地望见沈家村灯火明亮,心想这肯定就是常遇秋他们在这里驻扎。白宁对徐达说:“我们要想撤回安徽境内,必须从离沈家村一里地的官道走,那是唯一的退路。”

    徐达顺着白宁指的方向看看,又听见后面追兵的喊杀声,命令道:“将所有的马蹄用布匹包裹起来,将所有的铃铛扔掉,全军谁也不准说话,快速通过沈家村!”

    军兵为了活命,也看清了当前的形势,所以都照徐达的军令仔细的准备,生怕漏掉一个能发出响声的东西。

    徐达率领军兵大气不敢喘得顺着官道撤退,而常遇秋的军兵竟然没有一丝察觉,徐达他们很快便远离了沈家村,白宁长出一口气说:“徐将军真是紧张死我了,不过还好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赶快撤吧。”

    陈友谅听说徐达从西门冲出去了,大怒,率领手下人马立刻追击,他们来到沈家村看见常遇秋的军队正在宿营,陈友谅愤怒地对卫兵说:“通禀你们的大帅就说陈友谅在门外等候。”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常遇秋披着战袍来到营门处,陈友谅强压着怒火说:“常兄弟你是怎么搞得?”

    “怎么了?我怎么了?”常遇秋依然睡眼惺忪,听陈友谅责怪自己,一脸无辜地问道。

    “怎么了?徐达带领人马从你眼皮子底下溜过去了!”陈友谅狠狠地说道。

    “陈大帅您开什么玩笑,这怎么可能呢?您当我这几万人马是聋子吗?徐达那么多人从我这沈家村过,我们会听不到?”常遇秋根本不相信。

    “你以为陈某半夜睡不着觉跑这里来和你开这个玩笑?”陈友谅忍无可忍,愤怒地说道。

    常遇秋也意识到了陈友谅不像是在开玩笑,说:“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赶快集合你的人马随我追去呀!”

    “噢,陈大帅你先走一步,我马上整队出发!”常遇秋赶紧传令集合队伍。

    陈友谅看着磨磨蹭蹭的常遇秋,心想许诺给他的一万担种子真是亏了,这家伙根本不干事,说是来帮我,可怎么看也不像帮忙的样子,陈友谅也不好发作,他又怕徐达真得逃走了,便率领手下先追徐达去了。

    徐达率领手下直奔安徽,可是防守北门的许飞发现徐达突围,他马上率领军兵向北迂回前去劫杀徐达,并在离北门三十里地的赵庄和徐达相遇,徐达立刻率领杀向许飞,两军混战在一起,徐达心急如焚,若是陈友谅率兵追来,他这几万人马就要葬送在这赵庄了。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飞人马的后面杀来一支人马为首的正是常遇秋,徐达一看心说我命休矣,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许飞看见援兵来了,大喊:“常大帅,徐达在这儿,我们两手将其杀死!”

    常遇秋听见了许飞的声音,一马当先来到了许飞马前,说:“哦,是吗?看我的,徐达拿命来!”说罢举起丈八蛇毛枪就刺。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634/953426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